湖裡區禾緣社區主任潘偉江候選福建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昨日,2020年度福建省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候選名單公佈,湖里區禾緣社區主任潘偉江候選“福建省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讓們一起走進這位學雷鋒標兵的動人故事。

湖里區禾緣社區主任潘偉江候選福建省崗位學雷鋒標兵

疫情來臨時潘偉江第一時間回到社區開展群防群控工作,其愛人陳春紅則第一個報名到新冠病毒肺炎救治的重症病房,兩個人自大年初一以來就未曾見面,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寄養於南安老家。兩個“戰場”,他們在共同“戰疫”。一個在防控疫情的“一線”,一個在抗擊疫情的“高壓線”,一個多月沒見上面的他們,只能在微信裡留言互相加油、報平安。

  疫情就是命令,嚴防死守“疫情”傳播。1月23日,潘偉江就取消休假,堅守社區,發動各小區黨支部立即行動起來,全面進入防疫狀態。他帶領鑫海灣小區成立湖里區第一個以小區為單位的防疫工作小組,其相關經驗馬上被複制到各小區。

  防疫期間,他不是在巡查的路上,就是在查看各小區的統計數據、梳理各小區的防疫工作或參加各種防疫會議。在他的帶領下,社區還創新提出了符合疫情防控的“十個一”工作法:一個展板,掛圖作戰;一小區一小組,分級指揮;一組二維碼,高效摸排;一個小喇叭,深入宣傳;一支愛心幫扶隊,體貼互助;一支志願服務隊,助力防控;一套應急處置流程,有序應對;一支退役軍人定點突擊隊,靈活機動;一份文明用語,暖心防控;一張出入通行證,密而不疏,有力築牢社區防控疫情戰線。

  防控就是責任,擔當奉獻“戰鬥”並肩。從年前到年後,作為社區主任的潘偉江始終帶頭堅守在防護一線,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每天上班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他總說自己是“特殊材料做的,以前在部隊習慣了,能扛事”,只要不是硬性安排,工作人員中能照顧的他都要照顧到,晚上值班,他總是優先照顧女同事,自己永遠是墊後的那個,而“泡麵+泡菜”則是他加班工作餐的標配,偶爾他還會開玩笑說“有泡麵吃已經不錯了,現在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福分”。

  他的愛人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忙碌在杏林醫院ICU病房裡,負責最危險的氣管插管者護理等工作,由於工作特殊,下班後也不能回家,只能住在醫院指定的酒店裡,兩人只能通過視頻遠程跟孩子見面。在每日緊張、忙碌的防疫抗疫工作中,他們並肩作戰,堅守在各自崗位,彼此默默鼓勁,做對方堅強的後盾。

  面對緊迫的疫情,他們迎難而上,舍小家為大家,用熱血和汗水書寫著動人心絃的故事。他們勇於擔當作為,展現出戰“疫”一線的最美“夫妻檔”風采。潘偉江說“平凡的我們做著平凡的工作,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大家能平安度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轉自:廈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