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方方老師打過的“美好的仗”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昨天方方老師的日記迎來了最後一稿,方方老師寫下了這樣的一個句子在日記的開頭作為整片日記的點睛之語,同時也作為日記的總結與回顧,放在了日記的最後。

也許方方之前說過一句:這場戰鬥沒有勝利,只有結束。為了不打自己的臉,所以方方忍住了沒有再加上諸如“勝利”這樣的字眼,估計怕刺激到我們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脆弱的心靈,真是體貼極了。

說實話,作品差點難產,這對於一個作者來說,確實是一件很悲慟的事情,這我理解。而後在眾多人士的幫助之下,能夠柳暗花明,也確實一件幸事,我也明白。

但是,方方的日記卻有不一樣的地方。

這本日記,如果真的有那些方方的支持者們所賦予的意義。

那麼這本日記最終的曲折現世,讓眾人應該感到的情緒是壓抑的,是沉重的,雖嚮往光明,但仍身陷困頓,何來美好之說?

這本日記,如果真的有方方等人重視的、被掩埋的、個體的時代悲情包含在內。

那麼這本日記最終的曲折現世,是讓時代背景之下個體的悲劇留下了一個繼續訴說的窗口,雖能如泣如訴,但逝者已矣,生者尚在,又何來美好之說?

在全國人民都在進行抗疫戰爭的時候,方方也在進行一場戰爭。

抗疫戰爭中,我們的醫生,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巨大精力,甚至付出了生命與健康;我們志願者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支撐起了無數家庭的生活;我們社區的基層工作人員,每天檢測體溫上億次,構築起了第二道抗疫防線。然而這一切,只是獲得了一場沒有勝利,只有結束的抗疫戰爭。


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醫護人員的付出,我們中個體遭遇的不幸,被另一個人竊去,並做成了她的子彈,她用這些子彈,打了一場讓她有著“美好”體驗的仗。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她收穫了無數的粉絲,讓她從一個狹義的知名作家,成了一個廣義的知名作家,背後有了千萬的大山成為了她的票房保障。

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她還收穫了外籍友人的友情,讓她找到了新的渠道,讓她的文字打通了進軍號外的通道。

看看,這一切的體驗,多麼美好。


抗疫沒有勝利,只有結束,但是方方在這次抗疫中,贏得了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