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祕訣”是什麼?秀洲種糧大戶受省政府表彰

產能“秘訣”是什麼?秀洲種糧大戶受省政府表彰

“河姆渡杯”是浙江省政府為了激勵各地進一步重農抓糧,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批覆同意,於2013年開始開展的糧食生產創建活動,代表了全省糧食生產的最高榮譽,獎項每三年評選一次。

在前兩屆評選中,嘉興市都獲得了“銀獎”的好成績,在2019年第三屆評選中又一舉奪魁,榮獲“金獎”,同時海鹽縣獲得“銀獎”;嘉興市農漁技術推廣站俞慧明、平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徐軍,獲得“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秀洲區新塍鎮南洋村凌建新獲得“優秀種糧大戶”。

含金量極高的“河姆渡杯”為什麼頒給凌建新?優秀種糧大戶的產能“秘訣”是什麼?跟記者一起來看。

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溝,將上百畝稻田分割成一塊塊小稻田,秧苗鬱鬱蔥蔥、長勢良好;水溝裡,大大小小的甲魚、螃蟹爬上爬下,覓食嬉戲……在新塍鎮秀新生態農場,基地負責人凌建新在稻田裡查看甲魚生長情況。“我這裡的甲魚主要吃稻田裡的蟲,肉質比一般的甲魚要鮮美,價錢也賣得更好,收入比以前多多了!”凌建新笑著說。

产能“秘诀”是什么?秀洲种粮大户受省政府表彰

2019年,凌建新承包土地面積335畝,糧食播種面積630畝,糧食總產393.5噸,糧食單產623公斤/畝,種糧年收入45萬元。

凌建新有著20多年的甲魚養殖經驗,以前,他的甲魚都是池塘養殖。5年前,他流轉了90畝地,搞起了稻鱉混養,這種稻鱉共生的模式,給他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益,也讓不少農戶豔羨不已,於是凌建新牽頭成立了秀洲區種養產業協會,主動帶頭,免費傳授稻鱉共生經驗,帶領周邊的農戶共同致富。

作為浙北糧倉的主產地之一,秀洲區積極實施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行動。2019年,秀洲區建成省市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千畝示範片4個,重點抓好稻鱉、稻蝦等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提高農業效益。

重點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高效模式

重點推進稻鱉共生稻漁共生示範、提升,稻鱉共生基地實現少施化肥和不施農藥除草劑,實現了“千斤糧萬元錢”的目標;2019年全區各種稻漁共生面積累計達到1.275萬畝,應用農戶達112戶,農業農村廳專家評價秀洲區“稻鱉共生示範工作已處於全省領先水平”。

示範推廣其它種養結合、糧經輪作、水旱輪作、蝦糧輪作、藕稻輪作等高效種養模式,穩步擴大水稻制種繁種面積,全區2019年制繁種面積近6345.5畝,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产能“秘诀”是什么?秀洲种粮大户受省政府表彰

主推水稻綠色主導品種和技術

全區水稻綠色主導品種覆蓋率達94.4%以上,主推包括嘉58、嘉67、中嘉8號、秀水14、秀水134、秀水121、祥湖13等7個綠色主導品種。

示範片主推稻漁綜合種養、水稻“兩壯兩高”栽培技術、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機插秧基質育秧技術、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集成技術。

開展高產示範競賽活動

全區水稻高產創建常規晚粳稻測產驗收示範方7個,市區兩級核心示範方平均畝產達706.42公斤以上,最高畝產達756.87公斤以上,高產田塊畝產達700公斤以上,最高田塊單產達763.67公斤/畝,高產創建示範戶水稻畝產比非示範戶增產達到10%以上。

產業興則農村興,農業強則百業強。秀洲區大力推進“綠秀洲”區域公用品牌建設。2019年秀洲區不斷豐富“綠秀洲”產品系列,構建“綠秀洲”區域公用品牌授權儲備庫,逐步培育稻香鱉、秀水漁米等產品,授權准入“綠秀洲”品牌。

产能“秘诀”是什么?秀洲种粮大户受省政府表彰

組建秀洲區“稻漁共生”農業品牌標準化推廣服務團隊,開展“稻漁共生”農業品牌標準化推廣服務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單位產品特性的數據化評價、生態種養模式的可視化宣傳、產品包裝的精品化設計、產品特點的多層次推介,開展產品的品牌培育、產業融合鏈構建以及產品形象挖掘塑造等,打造並推廣“秀水漁米”“稻香鱉”品牌農產品。

近年來,秀洲區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助力傳統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同時,強力推進特色農業,築牢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格局,真正把農民增收鑲嵌在三產融合的鏈條上。

(原標題《奏響新時代“田園牧歌”!咱秀洲的種糧大戶受省政府表彰!》。編輯肖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