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第六次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2020年2月刊。和之前不同的是,這次封面並非採用他的歷史照片,而是通過虛擬人技術創作完成的數字肖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數字人?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三星虛擬人項目

在 2020 CES展出的創新項目中,三星虛擬人項目 NEON 吸引了全球的目光。NEON虛擬人在對人物原始面部、聲音等數據進行捕捉並學習之後,可以自主創建未錄入過的新表情、新動作、新對話,甚至能說其他語言。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與之前的人工智能不同的是,NEON項目的機器人更像普通人,他們並沒有非常特別的特長,儘管 NEON 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TA的締造者們已經開始展望其商業化前景,“NEON可以擴展角色,變身為虛擬新聞主播、虛擬接待員,甚至是AI製作的電影明星。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人類對於數字人的執念

人造人可以說是人類的執念,那麼,為什麼科技公司都希望“造人”?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數字人不會疲勞、不會厭倦,永遠能保持精力充沛。而要到可以算得上人,有兩個條件是一定要達到的,那就是感知與認知。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AI能力分為兩大類:一是感知類的AI能力,比如我們的耳朵能聽,我們的眼睛能看,這屬於感知類的AI能力;二是認知類的AI能力,比如我們的大腦能思考、能運算。而現在這兩個方面都能落地,只是有能做到多優秀的區別。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國內的數字人發展

在 Baidu Create 2019 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聯合浦發銀行、原力動畫推出了數字虛擬人“小浦”。還有B站春晚上的“親閨女”洛天依。還有騰訊的AI Lab“虛擬人”項目。可以說國內的科技公司都在做著這一類的嘗試。

為什麼科技公司熱衷於人造人?僅僅是因為人工智能不累不倦嗎?

整個數字世界還是黑色,而科技公司所做的就是在這世界混沌之時,先把數字化的人點亮。大家關於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