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在包頭市檔案館名人檔案庫裡,陸家羲的檔案有14盒,內容最多最完整的是他的數學手稿。這位包九中普普通通的中學物理老師,從1957年開始潛心鑽研組合數學26年,解開了“柯克曼女生問題”、“斯坦納系列”這個世界組合數學設計中130多年未曾解決的難題。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陸家羲1935年出生於上海。5歲開始讀小學,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苦輟學。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期間,他自學了高中全部課程,1957年考入吉林師範大學。大學畢業時,他已完全解決了世界上一百多年未解決的“柯克曼女生問題”,即看似簡單卻饒有趣味的數學問題:一女教師每天下午都要帶領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她把學生分成5組,每組3人,問怎樣安排,才能使在一週內,每兩名學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組。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 托馬斯·柯克曼(寇克曼)

1961年10月,陸家羲被分配到包頭鋼鐵學院任助教,同年12月30日,他把自認為是精神上的“第一個孩子”的論文“柯克曼系列與斯坦納系列的構造方法”寄給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從1962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陸家羲先後在市教育局研究室、包八中、包五中、包頭市教育行政幹校、包二十四中任教,調動頻繁,卻一直堅持潛心鑽研組合數學。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 陸家羲(右)與連襟劉子愈

1973年3月,陸家羲調到包九中當物理老師。1978年、1979年,他不斷將之前關於柯克曼的論文加入新的發現修改整理並寄出。不久後,他才得知他的研究成果國外已經在1971年和1972年解決。半生心血付之東流,晴天霹靂後,陸家羲以更加頑強的意志向新的世界數學高峰--“斯坦納系列”努力攀登。

1981年上半年開始,陸家羲陸續給在美國的關於組合數學的國際權威雜誌《組合論》寄去他的“論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六篇論文後,該雜誌稱:中國的一名中學教師完全證明了“斯坦納系列”。

1983年10月30日晚,48歲的陸家羲猝死。醫生診斷,久積的疲勞和長期潛伏的疾病,已遠遠超出他生理能夠承受的極限。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12月21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以及《內蒙古日報》等幾家報紙,同時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條新華社發自呼和浩特的消息:拼搏20年,耗盡畢生心血,中學教師陸家羲攻克世界數學難題“斯坦納系列”。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1989年,陸家羲的“關於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的研究獲得我國自然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