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執拗不聽話,我動手打她後發現她想打我,今天早上又發生衝突她掐住我的脖子,我該怎麼辦?

ASUKA_TSOU


實不相瞞,我家娃算是很快度過了叛逆期,其實現在想來 ,沒有叛逆期,真的沒有,只有不會妥協和不願意想辦法的父母。12歲的某一天,我以為可以像7、8歲時候對孩子事無鉅細地管教,拿起癢癢撓就可以抽到他哭哭啼啼求饒……那天晚上,我心無畏懼地抽了一下、兩下、三下……奇怪的是他沒有哭,沒有狡辯,沒有解釋,沒有任何表情,抽到第四下,他突然大吼一聲,低下頭撅起屁股像老牛一樣向我肚子頂過來[捂臉]講真,那一刻我竟然作為一個母親,害怕極了,差點嚇尿了[流淚][流淚]我立刻見風使舵,死死抓住他的肩膀,害怕他一頭將我頂翻[捂臉][捂臉][捂臉]立刻求饒:兒子,媽不打了,你別衝動別衝動[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兒子隨即立刻停下了,哇地一聲哭出來,那個委屈勁兒把我也嚇壞了,第一次明確知道:這個小人兒來了血性了,要成為小男人了,脾氣和力氣都蠻了,個子高過我了,我估計我打不過他了[大笑][大笑][大笑]我內心盡然還有一絲竊喜:我生的小爺們初長成啦!他不是逆來順受的主兒,他有血性,是個小爺!哈哈哈 ,從那以後,別說和他吵架,我簡直是投其所好,討好他,事事以他立場想明白了,揣摩透了才去和他商量,磕磕絆絆一年後,兒子說:媽,你只是不要著急就可以。我在努力學習,我也不會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現在14歲,1.75米,活潑陽光,學習也還不錯,情緒很穩定。算是相互磨合分歧高峰點慢慢回落,安全著陸。不說了,他上網課,我得幫他去打王者榮耀[酷拽][酷拽][酷拽][大笑][大笑][大笑]


蘭羽123


我想你在教育孩子的成長之路上,也是以暴力教育為主吧?甚至你的父母也是如此,這就是原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傳承。

我從來沒有打過我兒子,兩個兒子都一樣,從胎教開始,讓愛流轉,從他生出來不會講話開始,就跟他聊天。

比如每次去打預防針,我都會一邊整理一邊告訴寶寶,等下我們要去打預防針,可能會有一點點疼,但是沒關係,不要怕,媽媽會陪著你。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打預防針,就不會哭了。

小時候為了讓他對食物產生興趣不挑食,他會拿勺子那一刻起,就讓他自己參與吃飯,雖然弄得到處都是,但是他很開心,雖然髒兮兮的,但是他成長了,我整理乾淨就好了。

大一點,他想要玩具,我說可以,待會帶你去,但是一次只能選一個。有一次寶寶拿了兩個玩具,我蹲下來告訴他,媽媽從來不會騙你,答應你的事情都會做到,對嗎?他懵懂的點點頭,我說,你答應媽媽的也要做到。他就選擇了一個,放回去一個。

真的從來沒有因為要買東西,吃東西,大鬧天宮。

其實我從小寄養在奶奶家,叔叔經常打我,所以我也有暴力傾向,以為暴力才能解決問題。我看的第一本早教書是《七田真天才早教法》,並且讀過《非暴力溝通》。言傳身教,甚為重要,多學習用愛,用尊重的心態去跟孩子溝通,相信一定會有成效。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孩子可以吐露心聲的父母!希望所有家庭親子關係和諧幸福!


就要樂呵呵


我的前幾年也是,你說啥他都和你對著幹,感覺可憋屈了,後來我把他帶到外面去幹活,不讓他和他的那些同學在一起,慢慢的就把他給訓過來了,中間也有兩次我想打他,後來他認錯了,感覺還是帶在身邊好,起碼他有安全感,也會聽話些。


梧桐心語6851613


一是自己做的不好,孩子小時候身為父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二是碰到不聽話的孩子,小時候沒打服,小時候打到他基因裡,長大了也會有所忌憚的。如果小時候沒管好長大了打不過了就不要動手了,孩子做錯事了提醒一下就可以了,聽不聽的由他吧。


拾有八玖


  • 我是bean,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 一、孩子成了這樣,你首先應該自己進行反思。

  • 每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是天使,她之所以成為這樣,和你們家長的後天教育分不開的。作為父母首先應該自我反思,你自己的脾氣是不是特別暴躁,是不是從孩子懂事起,她一有不對,你就容易發脾氣。孩子犯了錯,不管她是有意的,無意的,你總是不聽她的解釋,粗暴對批評教育。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首先你自己應該改變原有的態度。不是說龍生龍,鳳生鳳嘛,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大都會在家長身上找到。所以要想改變孩子這樣的個性,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們自身開始轉變。

  • 二、孩子是否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教育要尊重為先。

  •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權威高,我們可以讓她絕對的服從。但是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個子不斷長高,身體機能逐漸發育成熟,他們自己感覺已經長大,也懂得了許多父母不瞭解的知識,對父母的權威不斷地產生懷疑,並會不時對父母的權威進行試探性挑戰。這個時候,再用暴力鎮壓往往適得其反,需要和他們鬥智鬥勇。需要先肯定他們的努力,他們的知識,他們的聰明,承認父母的不足,在此之基礎上,提出建議,供他們參考。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作為父母必須把她當成人來看待,所有的事情要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並學會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把他們放在平等的地位,附下身來和孩子說話,及時調整處理的方式,絕對不能硬碰硬地進行。

  • 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和孩子好好溝通。

  • 孩子變成這樣了,是他自己也不願意的。父母應該在各自心平氣和,氣氛融洽的時候,好好交流談心一下。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道歉。和孩子一起約定,從現在開始,大家都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真的控制不住時,找一個代替的方式。比如聽個歌,跑個步,要學會自我調整情緒。我想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互相約定控制各自的脾氣,找到合理的發洩方式,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的。

寒塘鶴影bean


孩子多大了?可以說孩子有今天都是你夫妻倆一手造成的。對孩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寵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現實情況。現在打不得了,也不敢打了,因為孩子已經大了到了你管不了的年齡了。教育孩子一定要讓他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讓孩子從小吃苦,讓他懂得父母為生活不容易,他以後才能對父母有感恩之心,一味地寵溺,小時候看不出來,到了一定的年齡你就會後悔莫及。[大笑][大笑][大笑]


用溫暖讚美你


媽呀!孩子都多大了?你還採取打罵教育?要知道,這是最笨的教育方法了,沒有之一。前幾天四川不是剛剛發生了一個13歲的男孩子弒母的慘劇嗎!你是不是想成為下一個人選?孩子大了,就要以說服教育為主,因為終有一天,你也有打不過她的時候噻!另外,孩子大了,你說的話她願意聽就聽,不願意聽就拉倒,你要學會適可而止。她不願意聽,以後上了當,那下一次她不就學乖囉?就像一棵樹一樣,你發現它長歪了的時候就稍微掰一掰,其餘時間就讓它自由生長唄!也就是大方向把握把握就行了,用不著事無鉅細地樣樣都要干涉孩子。


鳳146983974


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像一把攥緊的拳頭,孩子越小要攥得越緊,然後慢慢放開,直到完全撒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嘗試掙脫家長的約束和管理,像一場持久的戰鬥一點不為過。最忌諱的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總認為孩子還小而疏於教育,等覺得必須要好好教育孩子的時候已經遲了,很多壞習慣都已經形成,這時候忽然攥緊拳頭,那反抗就特別激烈。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又心急火燎操之過急,強硬的甚至暴力的手段也屢見不鮮,這恰恰會激起更大的反抗。仔細想想,你是不是有這樣的問題。


老樹書法


我覺得撫養孩子應該理性,提供正常的生活,學習條件,不要竭盡全力付出所有,鞠躬盡瘁為他生為他死,等我們老了,大部分人都有退休金,一輩子的積攢也會有些備用金,孩子能正常的過來探望,生病了能夠噓寒問暖就可以了。生個孩子,需要幾輩人精心照顧,幾輩人的經濟支持。,把所有的精力金錢,都傾注在他身上,還容易把他培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不知感恩,樂享其成的人。所以對孩子就不要看的那麼重,還是接近於散養最好。


柳如眉12


我看到太多這樣的家庭悲劇。這樣的悲劇多數是產生在一個不好好說話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溝通的模式經常是“控制”,也就是說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經常不是說說服對方,而是使用各種力量來壓制,比如說小時候使用父母的權威來壓制,使用呵斥或者恐嚇來壓制,說“警察來了!”多屬於此,有的使用道德來威脅,你不聽我的話就是不孝順,如果矇騙還不行,就只好憑藉武力來解決,孩子在小的時候,你可以憑藉力量大來震懾住孩子,但是一個家庭不是鬥獸場,你這樣做給孩子一個印象,人和人處理不同的分歧可以使用暴力的形式來解決。現在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一般可以說是來自家庭教育的結果。

父母長期使用 這種簡單的暴力行為會導致父母溝通能力得不到發展,因為暴利是最簡單的溝通手段,實際上不算溝通,因為溝通還是雙向的,這樣的溝通經常是我打你通,孩子除了服從之外還有其他的方式嗎?

孩子不僅學到暴力溝通方式,而且還從父母那兒學到了“我的情緒你負責”,也就是孩子意識到自己情緒問題不是自己解決而是別人來解決,把解決自己情緒問題的責任推給別人。

一般說來,毆打父母要克服恐懼(因為孩子眼裡父母是強大的)還有道德上的約束,所以一般孩子是不會毆打父母,如果沒到被逼急了,孩子不會採取這樣極端的行為,可見,平常孩子應該是承受了太多的情緒和被攻擊。現在已經開始動手了,而且還打了勝仗,所以這種行為以後再次發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了。所以我忠告你,你必須要發展更好的溝通方式,否則你的苦日子開始了。

如何和孩子溝通,這不是在這個網站裡問一下可以解決,因為不同的人個性不一樣,他們所擅長的溝通模式也不一樣,不同的孩子溝通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你沒有更好的路可走了,你只能去學習,買幾本和孩子溝通的書好好系統地去學習,而不是譴責孩子的不對,等待孩子和你好好溝通,越早做的話你付出的成本越低,如果不好好學習,再過一兩年,孩子獨立的力量越來越大,不說毆打你,她可能會不斷地切斷和你的聯繫,以後不再想回到這個家庭過煩心的生活,因為你是她煩心的根源,我看到有些女孩子結婚之後,十多年都沒有和自己的母親聯繫,那個時候也許你會想,即使你回來和我打一架也好,就是你不要不和我聯繫。可是,那個時候這樣想都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