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字為什麼有田?

勤儉持家345


“富”字裡面有田,很多人以為這個“田”是表示土地、田地,是“家裡有田種地、收租就是富有”意思,其實呀,這個“富”字跟“田地、土地”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只是一些人望文生義罷了!那究竟是表示什麼呢?下面麓風軒來給您解答——

一、先看“富”字造字法

查閱《漢語字典》,“富”是一個形聲字,從宀( miān),表示與房屋宮室有關,畐( fú)聲,聲符亦兼表字義。“畐”本像人腹滿之形,合“宀”為之,以示富人安居宮室,豐於飲饌之義。本義:財產多,富裕。(請注意:”田“在這個字當中不是一個獨立字根)

二、再看字根“畐”造字法

“畐”是“富”的字根,那麼我們再來看字根是否與田地、土地有關呢?

查閱《漢語字典》,“畐”是一種古代的容器,也表示“滿”的意思。所以這個字根與田地、土地都沒有關係,它應該是一個象形字,像一個容器——酒罈子之類!請看下圖甲骨文中的字形:

三、再從“福”字造字法來佐證

查閱《漢語字典》,福為形聲字,從示,“畐”聲。聲符亦兼表字義。“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滿之義,則“畐”有腹滿之義。

福字另一種解釋是包含”人雙手抱酒罈子“的含義,見下圖甲骨文字形:

四、問題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很明確,“富”字裡面有田,但這“田”並不是指土地、田地;正確解釋應該是——“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滿之義,則“畐”有腹滿之義。

那麼“富”字為什麼會有“田”(準確地說是“為什麼有“畐””)呢,“其實古人造字是把“宀”(房子)“畐”(像人吃飽的肚子)合在一起,表示富人安居宮室(住得好)、豐於飲饌(吃得好)之義,引申為”財產多,富裕“。這才是最為合理的解釋!


麓風軒


“田”在富字出現,是古代社會財富觀發展的重要表現!

“富”字可拆分為:宀和畐兩部分。宀是房屋的意思;畐原是酒罈形狀。字面意是:房子裡放著美酒。引深為:連酒都有,這樣的家庭是完備的,財物是厚實的。富就有了豐富、富有的意思。

“畐"出現在富字中,是有其特定社會原因的。上古時代,人類生產力低下,食物匱乏,人們常常食不裹腹。酒作為用糧食釀造的高級食品,不是普通大眾能享用的。能喝上酒的,無不是達官貴族,家庭財產豐厚殷實。酒作為財富的象徵,出現在富字中,就是歷史的必然。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分封制的實施,土地私有制的建立,土地成為封建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擁有土地,就擁有了權勢和財富。土地成了衡量人們權力和財富的尺子。這種社會財富標準的變化,就引起了富字字形的變化。

漢代是土地私有制正式形成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正式形成時期。封建時代,人們的理想的富足生活,就是有房、有人、有田,三者俱全,生活富有。

漢代,文字由小篆,發展為楷書。富字下面的畐,也就由酒罈狀,變為一口田。這種變化,其實反映了人們社會財富觀的變化。

在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式下,土地是最重要的社會財富。人們擁有了財富,就擁有了一切。

文化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而文字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人們財富觀的變化,反映在文字上,就是田出現在富字中。

田在富字中出現,它告訴人們,有田地,才可以富有,才算是富有。

這大概是田字出現在富字中的原因吧!





蒼山遠客


有人說,“富”這個字,從字形構成上來上看,一個寶蓋頭,一個口,還有一個田,意思就是有房子,有人口,有田地,這就是“富”了。這樣解釋對不對呢? 我們來看金文中的“富”,這是一個會意字,上部是宀,像房屋的形狀,下部像酒罈之類盛東西的器物的形狀,表示盛滿了財物,用這兩部分會合表示家中盛滿了財物,就是“富貴”的意思。 《說文解字》說“富,備也。一曰厚也。從宀,畐聲。”許慎解釋說“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完備,一個是厚。其實,從字形來看,“富”和“畐”表示財物滿的意思,財物多而滿,才是“富”的本義。在古代,人們認為財富就是福。 甲骨文中的“福,左邊同樣是“畐”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高頸的陶瓶。右邊是表示祭祀的“示”,這個字的本意是表示向上天求福的意思。《釋名·釋言語》:“福,富也。”財物多、富裕,就是福,這也反映了古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但是古人又不僅僅追求物質上的富,同時還追求地位上的“貴”。 貴是一個形聲字,從貝,臾聲。從貝,是指與錢財貨物有關。它的本義就是價格高,跟價格低的“賤”正好相反。曾侯乙墓裡面已經有“黃金之貴”的用法。再引申,社會地位高的、受人尊敬的就叫“貴”,比如貴族、權貴等等。 雖然“富”和“貴”經常連用,但“富”往往指的是有錢人,比如說富商大賈;而“貴”往往指的是社會地位高的人,比如說“達官貴人”。儘管古人一直在追求生活富足、富裕,但是對於獲取富貴的態度卻是有標準的。子曰: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每天吃粗疏的食物,喝涼水,頭枕著彎曲的手臂睡覺,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用不義的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貴,這些對於君子來說,就如同浮雲一般。比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人們堅守的道德準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倘若違背了這些準則,人們寧可堅守清貧的生活。



知行河北


從易學角度來說是土生萬物!土為坤,為大地,為母親!而古代,主要是農耕社會,有田就意味著有糧食,在溫飽都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家裡有田當然為富了!而富字分開解讀就是,家有一口田!由此看來,其實人的慾望是不斷被挖掘出來的!



解憂閣國學講堂


從最根本上來說:

富:從宀(mian),從畐(fu)。

‘宀’指屋室;

‘畐’象形,是‘腹’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表示充滿之義,因此‘畐’有腹滿之意;

‘富’即為安居宮室,豐於飲饌之義。

因此,‘富’字有田,意為豐於飲饌。

也有人會將‘畐’拆成三個意思來解讀,‘一’為安安穩穩,‘口’為人丁興旺,‘田’為民之本。在農耕文明的中國,有‘宀’即安居之所,又安穩、人丁興旺、有土地為很大的幸福。

但將有土地即定義為‘富’,則有欠妥當,因田多田少有很大的區別,有田不意味著豐於飲饌;而無‘田’也不意味著不‘富’,比如呂不韋或其他一些經商有方的商人。

因此,‘富’字有田,意為豐於飲饌,並非指‘土地’的田。


i讀書


“富”字為什麼有田?首先,和古時候的生產力有直接關係,古時候生產力底下,在山東、河南、安徽這些平原地區每畝年產不過600斤,而養活一個壯勞力最少需要2畝地。養活一家三口就得最少5畝地,因為幾乎沒有其他收入,農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賴土地。這樣一家三口之家簡單的生存每年至少在6畝地以上。

民以食為天,官員也要如此,漢代前都是分封制,土地是王侯將相的,普通百姓只能繳納高昂的田賦,而之後的封建時期土地掌握在地主手中農民既要像國家交糧又要像地主交租。官員收入更是以糧食計算,俸祿都是以多少石糧食計算。

由此,百姓弱要吃飽飯,必須種地,擁有土地少些則可足食,稍多些則可衣食無憂,誰要有幾十畝土地便可以把地租出去,自己家便有了餘糧,便是生活富裕!

這些也就是舊社會土地對百姓的重要性,土地就是農民的生命!戰爭年代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得到了廣大百姓的堅決支持。才是最後勝利的關鍵!


雪涼了


“富”字上有一個寶蓋頭,下面是一口田。

我國的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土地都歸私人所有,土地在少數人手裡,這就形成了土地的私有制。

種地是以前的主要生存來源,沒有土地的人為了生存,就需要給擁有土地的奴隸主或地主打工,這就形成了奴隸或長工。

奴隸或長工給奴隸主或地主創造了價值,榨取了奴隸或長工的血汗血,使奴隸主或地主越來越富有。

最初的人是靠土地生存,只要家裡有地,就有吃有喝,日子也過的紅紅火火,擁有的土地越多,家裡就越富有。有房子住,再有土地,就是小康之家。

這也是為什麼“富”字有“田”的原因


活躍天


富,上面是個寶,寶下一口田。有田吃上飯,有田有衣穿。富人一張口,什麼都會有。富人張開嘴,能夠迷住鬼。富人的嘴巴,能說又會道,哄人騙人不坐牢,反而有人來誇耀。富人是地主,有地能生錢。有錢就買地,地再變成金。

富:象形字,拆開為“宀”、“畐”。“宀”(mián),房屋。“畐”(fú),象形字,是“腹”字的初文。上面像人的頭部,“田”像腹部,腹中的“十”,充滿之意,“畐”有“腹滿”的意思。組合在一起,“富”字便是住在房屋裡可以吃飽肚子。


偉偉道來


富: 有房,有田,有人就是“富”

有人說,“富”這個字,從字形構成上來上看,一個寶蓋頭,一個口,還有一個田,意思就是有房子,有人口,有田地,這就是“富”了。

金文中的“富”,這是一個會意字,上部是宀,像房屋的形狀,下部像酒罈之類盛東西的器物的形狀,表示盛滿了財物,用這兩部分會合表示家中盛滿了財物,就是“富貴”的意思。

《說文解字》說“富,備也。一曰厚也。從宀,畐聲。”許慎解釋說“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完備,一個是厚。其實,從字形來看,“富”和“畐”表示財物滿的意思,財物多而滿,才是“富”的本義。

在古代,人們認為財富就是福。

甲骨文中的“福,左邊同樣是“畐”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高頸的陶瓶。右邊是表示祭祀的“示”,這個字的本意是表示向上天求福的意思。《釋名·釋言語》:“福,富也。”

財物多、富裕,就是福,這也反映了古人對物質生活的追求。



一介草民XXF


古人工商業不發達,富貴者多置田產,

農田是主要經濟收入,富字一個寶蓋頭像帽子一樣,古代只有富裕官宦人才佩戴精緻的帽子,代表了社會地位,下面一口田,也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地位基礎是能吃飽飯的田,田多者富[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