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人生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為什麼?

Love閱讀


這個問題問的好,其實每個人一生中都不知道讀了多少本書,應該沒有人做過統計的。對我來說,在我人生中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鏡花緣》。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還真蠻大,我讀過的所有書到現在,就記得這一本書了,當然內容還能記個大概。直接影響我的方面就是,讓我變得善良,寬容,能讓我直麵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物,我也很嚮往書中所寫的境界。就說這裡,讓我們學會用包容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舒ShXf65


中庸


小飛豬up


以前的我,自卑、敏感、愛抱怨。自卑到什麼程度呢?走在路上從來都是低著頭,沒有自信面對周圍的美好;與人溝通交流時也不敢同人正視,會一邊說話一邊低頭卷衣角。敏感、愛抱怨就更不必多說。可以斷定的是,我以前是一個極消極極悲觀的人。

某一個下午的時刻,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叫做《十定律》的書。那時帶著新鮮與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也根本想不到它在後來會對我的人生有如此大的影響。

《十定律》一書講述了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發生與遇到的各種現象。比如:為什麼世界上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為什麼一塊麵包會導致百年老店倒閉?為什麼你擔心出錯的地方必然會出錯等等。九位大師對這些現象不斷進行研究與總結,最終形成本書。

為什麼說它對我的人生影響之大呢?它對我的人生影響到底體現在哪裡呢?當時的我沒太大感覺。在時間的潛移默化中,我才看到自己一點點的改變,正是這些小小的改變,才讓我擁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人生。

前述說過,我以前敏感、自卑、愛抱怨,想法也極其悲觀。整個人生充滿一種黑暗與陰鬱的色彩。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總覺得各種不好的事情會降臨到自己頭上,也總覺得自己身上沒有任何一點值得人喜歡的地方。

後來讀到《十定律》中的吸引力法則,讀到布魯斯·麥克萊蘭對“吸引力法則”的概括: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讀前章的時候還不太理解。

我長得不好看,當然會自卑;我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不能給自己提供好的生活與學習的環境,當然會覺得不幸。可是這些是客觀存在的,怎麼會是我自己想的呢?

直到後面讀到作者對吸引力法則的闡述,才明白自己的狀態與樣子都是自己吸引過來的,都是自己的消極思想造成悲催與悲哀的自己。

我非常喜歡也非常信奉書中的一句話:只要你腦海中想象它們的樣子,你的思想就會持續地發射對應的頻率,不斷地發射帶有磁性的信號,然後就會把相似的東西吸引回來。

後來我慢慢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開始去讀書、開始去寫日記、開始去運動、也開始去熱愛與欣賞周圍的一切,用微笑面對所有。

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班裡的學習委員也極愛讀書,那時找他借了很多書來看。《小王子》、《偷影子的人》、《追風箏的人》、《羅生門》、《傲慢與偏見》、《飄》等很多外國名著,一本接一本地找他借,彷彿他手裡有無數的藏書。

同他交流的時候,感覺他整個人在發光,心情是快樂的,內心是明亮的,眼睛裡透出來的也是滿滿的自信。跟他借書看的那段日子是我大學最富有最單純的時光,只一味沉浸在書裡,吸取書中的養分與精華。

後來在賣書的地攤上看到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挺住,意味著一切》、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茫》,也從這時候開始知道這兩位作家,也慢慢了解接觸他們的作品。也是因為他們我才慢慢走上寫字的路。

後來整個人變得比以前自信多了,什麼事情都往積極的方面想,也很少再有抱怨。

想想這中間的變化,吸引力在起著強大的作用。

而且大學有一段時間,我想什麼,生活就給予我什麼。我的水壺壞了,一直沒去買,想著學長學姐畢業在即,到時候可以買他們的水壺用用。結果有一天,室友拎回來一個水壺,邊進門邊說:“欣,你不是缺個水壺嘛?這個是我學姐給我的,給你用。”我當時聽到樂壞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想什麼來什麼,只要想法足夠強烈。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我們對一切都保持積極的態度,就會理所當然地把那些積極的人、正面的事情和好的環境都吸引到身邊來。

吸引力法則也告訴我,當你對一件事情極度渴望,並努力去做時,你就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吸引力法則同樣告訴我,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圈子與層次,那就要很努力很努力地提升自己,只有你自己變得厲害了,牛逼了,你才會遇到一批更厲害更牛逼哄哄的人。因為優秀的人都是在同一個跑道上遇見的。同磁同振,同質相互吸引,講得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自己,過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那麼從現在開始起,把一切事物都往好處想吧。為了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去努力吧。你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


愛旅行的創業男孩


---卡爾維諾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會被一顆炮彈炸成兩半,一半擁有你的光明美好,一半擁有你的陰暗險惡?兩個你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一個被人稱頌,一個被人厭惡,但兩個你過得都不幸福,,,

其實現實中的我們總是對一切殘缺的事物和不足都抱有著一絲同情,或者是一種不甘。然而卡爾維諾在小說中用梅達爾多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一件事物是完美無缺的,有時候殘缺就是完整。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人的一生會面臨許多選擇,前一刻與後一刻,我們難免會將自己分成兩半甚至更多,難免會因為自我的分裂而茫然無措或一意孤行。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重新理清思緒,像梅達爾多一樣自我完成統一,做真正的自己!



時不知歸calm


英語,數學,物理,化學。是真不懂啊


爐中火988


(飄),剛剛初中畢業,在廣東打工的時候看見這本書,沒有錢買,為了看它,每個禮拜天都去書店裡看,直到看完,以後的歲月裡有機會又復讀了好多次,在這本書裡見識了和我人生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很佩服女主面對事情的態度:是的,沒有什麼事情是大不了的,不要逃避,勇敢面對一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你好小唐糖


《OFFICE實例100個》

啥也別說,烤這本書吃飯養家餬口。


笑起來很傻


小學語文。


塞上暴風雪


說實話,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這本書了,它讓我到現在為止還記得李雷和韓梅梅[捂臉]



百味敗醬草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影響了我整個青春時期,估計絕大多數70後和我一樣有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