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師小班數學教案《給小動物餵食》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平日的區域活動中,觀察、分析發現我班的幼兒能進行4以內手口一致的點數,但很多孩子還不會說出總數或者說出的總數錯誤,為了能讓幼兒的數經驗在活動中不斷得到歸納、總結。為此,本次活動希望讓孩子能在口手一致點數的基礎上,並能正確的說出總數,提升幼兒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手口一致地進行4以內的點數,並說出總數。

  2.認識常見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動物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動物的快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屈老師小班數學教案《給小動物餵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正確的進行4以內的點數。

  難點:邊給小動物餵食邊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小兔、小狗、小貓、小雞動物圖片各3~4個。

  2.一次性盤子若干個,每個盤子裡貼有點子數(數量在1~4之間)。

  3.小魚、胡蘿蔔、肉骨頭、蟲子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活引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喜歡)在森林裡,也有許多的小動物在玩捉迷藏,它們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出示黑板)

  二、玩“捉迷藏”,找一找

  1.你們找到什麼動物啦?

  2.你們的眼睛可真利害。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

  (1)你找到幾隻小狗?(2個)2只小狗,用2個圓點來表示。

  (2)你找到幾隻小貓?(1只)。

  (3)現在找找小兔,你找到幾隻小兔?

  (4)我們再來找一找,有多少隻大公雞?

  三、給小動物餵食

  1.小動物們玩啊玩啊,他們好餓了,要吃東西了,這裡有這些小動物們最喜歡吃的食物,(用手指黑板貼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食物)是什麼動物最喜歡吃的?把它送給小動物吃。

  2.小結(教師出示4盤食物)這裡有小兔喜歡吃的蘿蔔,大公雞喜歡吃的蟲子,小貓喜歡吃的魚,還有小狗喜歡吃的骨頭。

  3.教師示範小貓找食。(裝和盤子圓點數量一樣多的食物)

  4.幼兒示範小狗找食。(裝和盤子圓點數量一樣多的食物)

  5.今天還來了許多的小動物,他們正躺在你們小椅子下面休息呢?我們把小動物請出來!

  6.小動物們的椅子下有裝食物用的盤子,請你們拿出來。

  7.請小動物們去找你們喜歡的食物吧!

  四、集體檢查、反饋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都找對食物了沒有:他們都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沒有?那他們裝的數量和盤子上的圓點數一樣嗎?(如不對,糾正)

  2.小結:所有的小狗、小貓、小兔和大公雞都很能幹,而且裝的數量和盤子上的圓點一樣多。

  五、結束

  小動物們吃飽了,請把盤子輕輕的放在小椅子下,我們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吧,小動物們出發啦…… 教師(陶昌麗)在教學活動中

  幼兒積極的參與及集體反饋

  教師們在進行點評

教學反思

  《給小動物餵食》活動反思

  我的教學活動是小班第一學期的數學活動《給小動物餵食》。活動目標是: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手口一致地進行4以內的點數,並說出總數。

  2.認識常見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3.在找一找,喂一喂小動物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動物的快樂。

  本次活動以遊戲貫穿活動的始終,孩子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的被激發出來。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創沒了有趣的遊戲情境,從捉迷藏到給小動物送食物再到給小動物餵食,整個遊戲情境非常流暢、有趣。孩子在遊戲化的活動中,自然而然的學習了4以內手口一致的點數並正確地說出總數。此外,活動中游戲的使用,動物角色的選擇,都有效的激發了孩子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使活動一步步推向**。我認為在教學活動中,達到了教學活動的目標。

  當然,在活動中的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1.語言不夠簡潔,聲音有些大聲了顯得不夠親切。

  2.表揚不夠具體。如:幼兒貼對圓點數或食物後應問幼兒,他貼對了沒有?而不應該總說太好了。

  3.由於緊張,語速稍快了點。對幼兒的照顧也不是那麼周全。

  4.活動的設計如果能在後面加一個吃的環節,效果會更加好。

  回顧準備這一次公開課的經歷,我感覺收穫很大。對幼兒教學有了一些更深的體會,對課堂的駕馭有了更多的體驗,對一些看似傳統的教法也有了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