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只要河中魚兒多,岸邊土地就結板,有啥根據呢?

農夫也瘋狂


河中的魚,岸邊的土,兩者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可咋就成了老人口中常說的話?想必,釣魚人估計秒懂。

狂熱的釣魚人,讓岸邊的土地結成了板

農人解說是一個釣魚狂熱型愛好者,在我看來,釣魚分兩種,一種是休閒型,一種是狂熱型,休閒型釣的是寂寞,而狂熱型,真的是在釣魚,為了釣魚而釣魚。


對於狂熱型選手來說,不管山高路遠,不管颳風下雨,只要有魚,就一定有這麼一群曬的黝黑,從早到晚,堅守在河邊的人。

他們特執著,河裡只要有魚,就算空軍(一個釣不著)也能坐一天,一天的時間,就在自己靠著河邊的土地上打轉,活動範圍也就十米範圍內,今天釣不到,就開始研究釣位,研究餌料,研究線組,很少懷疑河裡到底有沒有魚,一定要把自己的線組、餌料、浮漂換個遍,等天黑了還沒得魚,那就是天氣不好……第二天再來。一天下來,岸邊的土地被釣魚的人來來回回踩了又踩,自然就結板了。

來回尋找釣位的人,岸邊的土地踩了又踩

我們這有個水庫,老闆會不定期的往水庫裡放魚,然後對來釣魚的人收費,水庫釣魚有個特點,春夏秋冬魚喜歡的位置還不一樣,壩頭、兩側、腰線,總有那麼幾個釣位起魚最好。


釣位是自由選的,來得早自己挑,剛學釣魚那會,為了能坐上好口,晚上激動的睡不著覺,睡的很不踏實,到了3點,怎麼樣也要起來了,因為去晚了就沒了好口。

天黑嘛,打著手電在水庫岸邊走,來來回回,每天都有我這樣的釣魚愛好者,岸邊的土地被踩了又踩,釣位更是踩的光溜溜的,出太陽都可以往地上坐,沾不上泥。

一個大大的水庫,岸邊都的土地都被踩的寸草不生了,結成了塊,這就是為什麼農村老人說“只要河中魚兒多,岸邊土地就結板”的原因,來來回回被釣魚的人踩,你說能不結板嗎?

路過的人也會因為釣魚的人過來觀望,踩踩岸邊的土地

除了釣魚的人踩岸邊的土地外,看熱鬧的人更多,經常是一個人釣,路過的人看見總會來觀望一會,上魚了會來閒聊幾句,也許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師傅,得魚嗎?”


釣魚人多數不愛搭理,一來自己一心都在浮漂上,二來你要是熱情的回應一下,一天估計都在和來往的人描述釣魚的一些基本知識:為什麼不用蚯蚓?你這個是什麼料?魚竿多少錢?……所以,有時候並不是釣魚的人不懂禮貌,實在是不好意思,沒有閒工夫。

所以,總結起來看,河中有魚,岸邊的土地會結板原因就有兩個:一個是釣魚的人給踩的,還有一個就是看釣魚的人給踩的。不管是何種原因,都和釣魚的人有關。


農人解說


劉大爺中午喝了點小酒,兩條腿發飄,覺得走路輕快多了,於是他趁著酒興揹著手,哼著小曲到村外檢查兒子種的地去了。


那地原本是劉大爺自己種著,幾年前因為腰腿疼不能種了,於是給了兒子,地是好地啊,土壤肥沃種啥啥收,跟前還守著池塘,天旱的話還有水抗旱。

劉大爺這幾年在閨女家裡住,老伴要幫閨女照顧孩子,於是老兩口一起住在了閨女城裡家中,這不,大外甥不用照顧了,老兩口又回了自己村。

輕搖微晃,劉大爺到了當年長莊稼讓全村人羨慕不已的地跟前,池塘裡清波盪漾,而岸邊他引以為豪的土地好像有些狼狽,是狼狽,靠近池塘那裡的花生七倒八歪,被踩的不像樣子,那一邊花生長的都不好。

地裡竟然還有垃圾!!劉大爺發現地裡的啤酒瓶子,易拉罐有好幾個,從地這頭走到地那頭,劉大爺壓著胸腔裡的火來回看了一遍,發現地裡亂七八糟啥都有,有吃零食剩下的塑料袋,有喝完水留下的塑料瓶,在地裡頭竟然還有好幾坨屎,這樣的莊稼地還怎麼種啊,都快成了垃圾場。

正鬱悶中,地邊吱嘎一聲停下了一輛車,從車裡拱出來倆四十多歲的男人,拎著桶拿著釣竿,從花生地裡踩著花生就過來了,根本不注意腳下的農作物,劉大爺那個氣啊,這是把咱家地當路走了。



劉大爺就站在地頭看著那倆人,那倆人有說有笑踩著花生來到了池塘跟前,把傢什往花生地裡一放,開始忙活起來,這可就惱著劉大爺了,劉大爺心裡罵著娘:我說地咋變的這麼硬了,還以為兒子幾年給種壞了,原來都是釣魚的龜孫子給踩踏成結板地了,這哪能長好莊稼?

於是劉大爺上前跟人家搭話:釣魚吶?這池塘裡還有魚嗎?倆男人得意的說道:有啊有啊,前天我們還釣了一條三斤多的草魚來著,這裡的魚都是大家從別處釣了小魚,然後放進來,這不幾年功夫魚長大了啊。

劉大爺生氣,心裡是真氣,但他沒發火,問完就回家了,回家便去家裡尋找農藥,老伴問他幹啥用,劉大爺說:咱家守著有魚的池塘,那地就甭想著長莊稼了,都讓些兔崽子給踩結實了。

劉大爺想用農藥去把池塘裡的魚給藥死,劉大媽死活不讓,後來劉大媽說道:實在不行咱倆去山裡割些酸棗樹,回來把靠近池塘那邊全放上酸棗樹,看他們還怎麼釣魚。

最後聽了老伴的話,老兩口去山裡割了些酸棗樹,把靠近池塘那邊的地裡擺放了很多扎人的酸棗樹,而劉大爺經常沒事就去地裡轉悠,把垃圾給撿出來了,把幾坨屎也深埋了,劉大爺覺得拔完花生後,要把地裡多施土肥,甚至深翻土地,把地趕緊養過來。

地是好地,原本應該長莊稼很不錯,就因為守著有魚的池塘,被釣魚愛好者經常光顧,於是日積月累,好地被帶壞了,踩壞了。


看農村說農事


魚這個動物是生活在水裡的我們大家知道,但是你知道嗎在農村只要是有坑有溝的地方必然都會有魚的存在,而且坑邊還有河邊的土地都特別的硬並且還是板結的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下面我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原因! 其實河裡有魚,岸邊的土地板結原因無非就是以下三點。

第一個方面那就是河邊因為魚的存在所以就聚集了很多的人,有的在這裡釣魚,有的在這裡撒網,河岸邊的抓魚人多了以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把岸兩邊的土地和踩硬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板結,這絕對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因為河裡面有著大量的魚的存在,雖然河裡的水其實並不是一直不減少的,河裡的水也是隨著魚群越來越大,所以需要的河裡提供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水位也會慢慢的下降,再加上只要河裡的水位一旦下降就會有大量的魚兒驚慌失措的逃到岸邊來,在魚的皮膚和土地摩擦之下,再經過幾次的退水行動,岸兩邊的土地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定的板結,因為魚兒需要生存,所以哪怕是泥裡面的一些養分它也要通通的吃掉!


而泥土沒有水分就像女人不摸擦臉油一樣,指定的枯萎板結! 以上這幾條那有我自己的經驗之談,也有朋友告訴的,都一股腦的分享給大家了,非常感謝!


惠農圈


這話說的也是有道理的,一般在有魚的池塘邊埂上確實土質會變硬,而且生長的青草也變得東倒西歪的,生長的也不旺盛了,這主要的原因是池塘裡有魚,主人在看護和餵養時經常在埂上來回的巡視而踩踏的。如果是野塘的田埂變硬,證明那個水塘裡肯定有很多的魚,而且是被垂釣者發現的,一般的垂釣者在發現新的池塘有魚的時候,會朋友間互相轉告,結果是天天有人光臨了,三五個一夥,甚至一個池塘十多人在垂釣,早也踩晚也踏,把個池塘四邊都踩的硬實了,還可以看到他們各種魚食的包裝袋。

這種現象很多,釣魚愛好者是這方面的行家,他們發現了那裡河塘有魚,那裡的埂地池邊土質就會板結,這也就是一種規律吧!套用一句名人的話,本來沒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


星空攬夢


這句話應該很有道理,河裡的魚多的,釣魚的人自然聞風而來,一傳十,十傳百,於是乎大家都來了,釣魚的來了,看熱鬧的也來了,有句話叫做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樣河邊的土地自然也成了路。這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現實意義,例如前幾年的股票市場,起先並沒有多少人炒股,後來聽說炒股賺錢,於是股市成了賺錢的路,再到後來的房地產,再到如今的自媒體都是很好的例子,生活中的變化也是無窮的,人們為了釣魚可以使地變成路,但同時為了賺錢使路變成坑。


春夢秋雲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具有10億人民9九農的說法,而在農村的一些老人,由於其長期在農村居住其閱歷比較豐富,並且負有一定的農業、養殖等方面的經驗,所以有時候他們說的話雖然沒有經過科學驗證,但是還是富有一定的哲理性的。

釣魚人數猛增

由於最近幾年我國很多人迷上了釣魚這項運動,特別是在農村臨河的村莊,無論是有錢的城裡人,還是經濟條件一般的農村人,總有很多人喜歡在閒暇時間拿給魚杆或者魚網到附近的河裡釣魚或者網魚。並且,這些人其實並不是圖有多少的魚獲,而是他們只圖個開心。

釣魚人的踩踏導致土地結板

而特別是在一些河中的魚兒比較多的地方,這種情況下人釣魚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越傳越廣,往往會有很開遠道駕車而來的釣魚人。所以,河岸邊的土地經過很多人的來回踩踏,其土地自然會變得結板,這都屬於人為的一種現象,非常正常。


農村王小霞


如今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河中魚兒肥美的時候,在不冷不熱的天氣裡,最適合的就是尋找一處野塘或小河垂釣。因為湖北有著千湖之稱的稱號,所以在如此豐富的資源之下,喜愛釣魚的人,就不在少數了。對於農村老人說的,河中魚多,岸邊土地就板結,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我自己知道這個說法,還是跟著老爸釣魚才知道。


記得自己剛開始學釣魚的時候,一般都是跟著老爸去村裡一條灌溉渠道里面釣魚。因為渠道有一處,剛好有一個回水灣,那裡的鯽魚非常的多,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回水灣處坐滿了釣魚人。偶爾運氣好,可以搶到幾個好的釣位。

對於好幾次自己選擇的釣位,老爸總說並不是很好,而一般會要求我去那些經常有人釣魚的釣點。這些個釣點無一例外,全部有一個鮮明的地方,那就是在一個板凳大小的位置上,你看不到一根兒雜草,並且土壤表面被踩的像平整的水泥地一樣堅硬。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這個就和釣魚的一些經驗有關了。對於大多數釣魚人來說,特別的對於野釣愛好者來講。野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河裡的魚多魚少,很難知道,且不好誘魚。但是那些有人垂釣過的地方,就好比經常有人在這個位置上固定打魚窩一般,所以這個釣點,就更加容易釣到魚。

對於,你頭一次去野釣,一般來講選擇釣點,最好選擇那些曾經有人釣過的地方最好,省去了打重窩和等魚進窩的時間。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以後,一個好的釣點,就會被人不斷的踩踏,久而久之土地就越來越板結。同樣,當一個地方被踩踏的越來越多,也就說明這條河裡的魚也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