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我爱你,Dexter,很深很深,”

“我只是不再喜欢你了,”

“我很抱歉。”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回应的,是男主德克斯特被酒精,毒品麻醉,内心恐慌却仍佯装不在意的英俊脸庞。

这是电影《one day》中的一个场景,男女主从毕业的狂欢之夜开始,毕业后天涯各两端,相约每年7月15日见面,而这一次的见面,女主穿着最漂亮的礼服赴约,完全不顾自己男友还在因为这场约会前生闷气,可见到男主时,却遭到他的嘲讽,甚至见面当场他还在撩妹,最后实在忍不住,脾气爆发转身离开,又匆匆跑回来拥抱住男主,说出了开头的那段话。

真是纠结又挣扎,拧巴又难放手。

人的感情总是那么奇怪,爱情尤其为甚。为什么会明知道没有结果,还会爱上,为什么明知道得不到,却仍然留下一个位置给他。

今天,我们就通过《one day》里面的女主角,来分析从爱的执念产生,到一步步的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究竟是何故。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1.暖味,执念产生的根源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上学时或工作中,偷偷暗恋的对象不经意间对你打声招呼,或冲你温柔一笑,你胸腔里的那颗小心脏是不是激动的‘嘣嘣’立马就要跳出来,整个人举手无措,面红耳赤,暗自纠结:天啦,他冲我笑了,他在对我打招呼,他是不是也喜欢我,他是不是对我有意思?

电影里的女主艾玛就是这样,在男主突然心血来潮注意到她,主动与她搭话,主动陪她躺在床上聊天,主动与她一起爬山,主动邀她去他家度过父母没来的几个小时,直至主动提出要她电话止,艾玛心情似在过山车般,经历了激动-失落-假装无所谓,最后停留在给男主联系方式的巨大惊喜中。

由于过于激动开心,女主一连给了男主自己,自己父母的联系方式,甚至连父亲工作地方的联系方式都想要直接写给男主,正是因为男主这种似有暗示的暖味,让女主对男主的感情,由单纯的好感暗恋,立马升华为了期待,在心里悄悄种下了执念的种子。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郭沫若《残春》:“我们对于生的执念,却是日深一日。”

这同样可以应用在感情上。执念一旦产生,就再也不容易消散。哲学上说执念是一个人过分专注于某事某物,长时间沦陷于某种情绪,这一情结就会成为有形,从而将之束缚住。

人一旦有了执念,得到了还好,得不到,就容易被执念所伤。

2.守而不得,陷入自我挣扎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女主角艾玛在与男主接触中,清楚的知道男主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对此,理智虽劝她远离男主,心底却又停不下对他的关注,这二种矛盾复杂的情绪让女主分外纠结痛苦,她强迫自己接受喜欢自己男人的告白,努力想要遗忘对男主的感情。只是,这些方法有用吗?答案是:没用。

在与男主又一年的7月15约定日见面时,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我爱你,很深很深,只是现在我不喜欢你了。

这话与其是说给男主,不如说是给女主自己听,想再次告诫自己:这个男人不合适自己,就算再爱,也要放手

只是事后,女主仍忍不住留意有关男主的一切消息。瞧瞧,多像年少时的自己。

心理学上对此行为给出的解释为“反弹效应”。

反弹效应也叫后抑制反弹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有时会觉得思维与我们自身好像不是一个整体的。明明想睡觉,但思维却清醒着,不停地回忆童年的往情。对这种无论是相对轻微或者致命严重的心理角力,人们的典型反应是努力去忘记,将它推回我们思想的“背面”,或者将其代表的主题改头换面。在过去二十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违背我们直觉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方式不仅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

曾经,失恋后的我们,忍不住的痛哭,大声宣布:老娘再也不要爱你了!但清醒后,只要听见他的名字,心脏就会忍不住的刺痛,只要路过曾经一起约会过的路边,眼晴就会不自觉的湿润,只要听见熟悉的音乐,就会想起两人共用耳机,相视一笑的甜蜜。


越努力想要忘记,就越是忘不掉。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种种这样难受的行为,也可以用“内啡肽戒断反应”来解释: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内啡肽物质、是一种内成性(脑下垂体分泌)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内啡肽是体内自己产生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类似吗啡作用肽类物质。这些肽类除具有镇痛功能外,尚具有许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调节体温、心血管、呼吸功能。简单的例子:吃辣味会在舌头上制造痛苦的感觉,为了平衡这种痛苦,人体会分泌内啡肽,消除舌上痛苦的同时,在人体内制造了类似于快乐的感觉,而我们把这种感觉误认为来自辣味本身,所以,很多人喜欢辣味食物。

内啡肽戒断反应,则是把脑内自动生成内啡肽产生的类似快乐的感觉,直接切断,感觉上,与戒烟戒毒一样难熬,很多人都没法戒除掉。

现在,你是不是突然明白,为什么很多女孩明明知道所识男孩非良人,仍飞蛾扑飞,不顾一切的要与他在一起。

3.有些爱,深埋后更容易发芽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艾玛已经意识到男主没有想给自己未来的态度,尽管对男主有再多爱恋,她都克制住自己,将男主和自己的定位关系保持在“好朋友”上,不越“雷池”一步,同时,也一直努力生活,脚踏实地,一步步的在事业上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也才在最后,生活越来越失意的男主,从内心真正的敬佩,喜欢上了她。

有些爱,先将其深埋心底,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你不必刻意,也许转机很快就与你相遇。

我大学同宿舍的好友棠,从小地方来大城市上学的她,第一次课堂自我介绍时用一口蹩脚的普通话惹的我们哄堂大笑,她虽小脸涨得通红,身体紧张的有点发抖,目光却毫不退缩地直视我们,待她把话讲完,班级里人人都收起了嘲笑,也是那时,我主动和她成为了好友。棠学习非常认真,休息时间,还跑到学校的英语角,涨红着脸结结巴巴的与人对话,练习口语,每年都能拿到学校奖学金及英语演讲比赛名次,当然,班级里再也没有人小瞧她了。

毕业五年后,接到了棠从北京给我寄过来的请柬,请柬打开,我惊呆了:照片里,幸福依偎在一起的金童玉女,竟然是我们原学生会主席和棠!

掩饰不住惊讶的给棠打电话,这才得知,原来棠进大学不久,就对当时外形高大俊朗,举止得体的学生会主席一见倾心,后来的刻苦学习,苦练英语,都是因为学生会主席一直是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成绩非常优秀,为了能吸引到他注意力,达到与其同等高度的棠就拼命学习努力。

电话最后,棠笑言:“要不是,当时有了要做能匹配学长的心,现在的我,应该是再平凡不过的女孩,就这样找个普通人结婚生子,也达不到现有的事业高达,更谈不上能和他结婚了。”

电话虽然挂断了,但棠的这一番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第一次认识到,感情执着到一定阶段,真会潜发出人身体里无限的潜能,对于她的这股努力劲,我由衷的佩服不已。

她与电影中的艾玛很像,能将对另一半爱的执念,化为自己上升前行的动力,努力争取自己能达到与之匹配的高度。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已失去或还未开始的感情,我们都可能有无数次想要放下却偏偏放不下的念头,这个时候,不要自责,要做的,就是勇敢的正视自己,说服自己:如果我变得更好,就一定会吸引到他,如果那个人不是他,至少我还能遇见一个更有魅力的自己。

是爱情让我变完美,而不是为了爱情去委屈成一个模样。

即使这段感情只能成为心底的秘密,但愿它是在滋养你。


《one day》:由女主爱情,解读我们为什么总有放不下的执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