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人在武漢】戰“疫”手記:冬去春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與希望

隨著2020年的到來,我們跨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和新年的鐘聲同時敲響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警鐘。

【友誼人在武漢】戰“疫”手記:冬去春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與希望

正月初三,這個本應和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和我的同事帶著友誼人的囑託,踏上武漢這片土地。這是我第一次來武漢,腳下的路充滿未知,對於此次疫情我們還知之甚少,然而我們當中沒有一人退縮,因為我們身穿白衣,這是我們的戰場,也是我們的使命。工作中,我們不僅面臨的是病情的複雜多變,身體上的疲憊,更多的是一些患者內心的憂慮、恐懼。作為一名護師,我不僅要護理患者,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患者所需,更要對患者安慰、鼓勵,給予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而這對於治療目前沒有“特效藥”的新冠肺炎顯得格外重要。給病人有“溫度”的護理,是我始終堅持不變的初心。

【友誼人在武漢】戰“疫”手記:冬去春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與希望

我護理過一位重症病人。晚飯的時候我把飯拿到他的面前,他微弱地看了一下,搖搖頭。我跟他說:“吃兩口吧。”他還是搖搖頭,我又耐心地說:“看著味道還不錯,您多少吃點。”他微弱地說了句:“米粥。”於是我找了一個一次性杯子,用開水沏了點米飯,把床頭搖高,餵給他吃,他很費力的吃著。我一邊喂他一邊觀察心電監護的各項數值,當發現他脈氧降低的時候我會停頓一會,給他吸會氧;等脈氧上來,再喂他吃兩口,喂米飯的同時用吸管喝點米湯給他。平時看似簡單的事,因為身穿層層防護,變得困難又笨拙。我想讓他多吃點,彷彿多吃點,他就能很快好起來。一個班很快就結束了,當我回到酒店還在想,下次帶個勺子給他,再幫他餵飯的時候能更方便些。可當我再接班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了……當時我真的感覺很無能為力。

其實除了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自身的調整也很重要,我沒出過遠門,沒離開過家這麼長時間。兒子還太小,小到不明白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睡醒午覺媽媽就不見了,為什麼媽媽只出現在手機視頻裡。媽媽很想讓你知道,媽媽的暫時離開,是為了讓更多的寶貝早日和他們的媽媽團聚,如果是這樣,即使付出再多辛苦也無怨無悔。

【友誼人在武漢】戰“疫”手記:冬去春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與希望

在這裡,醫院黨委和各級領導、老師都很關心我們,不僅時刻關注著我們吃的怎麼樣,休息怎麼樣,物資夠不夠,而且幫助我們照顧家人,提供援助,讓我們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擔憂,是我們能夠在這裡安心工作的堅強後盾。

在武漢,我也收穫了很多溫暖。一起搭班的武漢小妹妹會帶些她們領導發的補給分享給我,害羞地說:“我記得你說過你喜歡吃這個。”她說:“等武漢好了,帶你去吃武漢小吃,去武大看櫻花。”

好多人把武漢比作戰場,把我們比做戰士,在我看來武漢和全國其他任何一個地方一樣,只不過它生了一場病,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理所應當然要伸出援助之手。對於一千多萬的武漢同胞來說,這裡是他們一生也無法割捨的家。一起搭班的武漢小夥伴雖然年齡小,可面對疫情,她們卻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勇敢,小妹妹驕傲地告訴我:“老師,麥香園的熱乾麵超好吃,有機會你一定要去嘗一嘗。”武漢生病了,可我相信,他很快會好起來,這群描傷口如花朵,抬淚眼望遠方的人們,不會被打敗!

【友誼人在武漢】戰“疫”手記:冬去春來,迎接我們的將是勝利與希望

昨天晚上,在和家人視頻時,家人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笑著說“病毒不走我不走”!我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我也堅信,這些病毒終將會隨著逝去的冬日沉寂,迎接我們的必將是春山與暖日,是和風與細柳,是勝利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