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來了之後感冒都不見了?

安慶王一江淮節度使


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是不同的疾病,英文名稱都是不同的。但是它們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感冒了也不戴口罩,比如說隨地吐痰,這是被世界其它國家詬病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新冠肺炎的重壓之下,全國人民做到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那麼傳染率更低的感冒之類就無從發威了。希望全體國民以後可以繼承發揚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我"做起。


岫雲拂月


日本數據,疫情期間,流感患者相比往年減少百分之七十。

很簡單的原因,防疫期間,人會更重視對自己的整體保護,無論冷暖還是周邊環境等,自然屏蔽了太多容易造成生病的因素。


自媒體打假


我也這麼想的呢,我是經常感冒的人,可是在這場疫情期間就沒有感冒,前幾日要感冒吃了兩次藥就好了,以前感冒沒有一星期好不了,真是不知道為什麼。


寒江獨釣940


你說的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我也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面對此次疫情,大家的防範意識都增強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防範舉措,就是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而醫院就是一個人比較多的地方,而且很多還是已經生病了人,是一個非常容易交叉感染的地方。所以大家即使有一些感冒症狀,也不會像以前一樣,衝著就往醫院跑。醫院更是大力參與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推出了網上就診等服務,勸誡大家不要輕易去醫院。很多人患上感冒之後,自己去藥店買感冒藥,在家裡多喝水,感冒一樣就過去了。正常的感冒,都是有一個週期的,一個禮拜左右,自己就正常恢復了。

第二,大家更注意保護自己了。

確診病例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有發燒症狀,超過37.3度的體溫,就會引起大家的高度警覺。比如說,離開家到任何地方,都要測體溫,如果有一些發燒症狀,是絕對不允許進入的。所以在此期間,大家都非常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健康,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感冒發燒,否則就麻煩了。正是由於這種強烈的意識,所以大家把自己和家人保護得更好,把小孩子們保護得更好,所以感冒的人也少了很多。

第三,生活方式健康多了。

我們都知道,為了疫情防控,很多企業都停工停產,大多數的人有一個多月時間沒有去工作。既然沒有去工作,不用日曬雨淋,體力上不會那麼勞累;沒有各種工作壓力和考核指標,精神上沒有那麼緊張;所有的飯店全部關門,應酬更是完全沒有;這種生活方式,比起以前正常工作的時候,實在是要健康很多,所以患感冒的也就少了很多。

還有其他的原因,歡迎交流探討,請大家關注我。

#笑傲職場#


職場老中醫


為什麼疫情來了之後感冒都不見了?

有意思的問題。

但是,答案不復雜。

簡單來說,原因只有一個,即因為社會大隔離。

但,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因素:

社會疏離在抑制新冠疫情的同時也大大抑制了普通感冒的流行

我們知道,普通感冒雖然由200多種病毒引起,但是也是一種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綜合徵,像COVID19一樣也具有傳染性。

其中,四種人類傳統冠狀病毒中就有3種也是感冒病毒,而且主要是引發冬春季感冒。

已知,感冒的傳播途徑也像COVID19一樣,主要是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

也就是說,普通感冒也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染。

我們已經知道,COVID19之所以傳染性強,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造成的隱形傳播。

而普通感冒絕大多數都是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因而也是以隱形傳播為主。

由於多數(並非全部)感冒病毒也像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樣喜冷怕熱,加上寒冷季節人們更多在室內活動,室內又不經常通風,因此,冬春季節也是普通感冒流行的季節。

雖然,普通感冒的傳染性(R0)低於流感和COVID19,但是,其傳染期卻長。

一般認為,從出現症狀前到症狀出現後差不多2周時間,感冒都具有傳染性。

因此,我們通常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是如何被傳染上感冒的。

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人與人之間儘可能的疏離,不僅阻斷了COVID19的傳播途徑,同時也阻斷了普通感冒達到傳播途徑,人們自然較平時更少患感冒。

流感的流行情況可以說明這一點

由於普通感冒被認為是無害的小毛病,我們不會監測它的流行程度。

因而,以上說辭僅僅是理論上的。

但是,這一點卻可以通過流感監測證據來證明。

我國也建有流感監測網,也是WHO全球流感監測網的一部分,跟美國的流感監測一樣,也會每週發佈流感流行情況週報。

2019-2020流感季節是我國的流感大年,流感流行程度是有記錄的近年以來最高的。

以3月19日發佈的截止3月15日的週報來看,我國南北各省份已經進入流感非流行季節,這明顯早於往年。

但是,今年卻是我國的流感大年,無論是南方

還是北方

流感流行程度都是歷年來最高的。

從流行曲線上看,進入2020年後,流感流行程度迅速走高,但是從第5周開始,即進入2月份後,迅速掉頭向下,下降趨勢非常陡峭,快速進入非流行期。

而這個時間與COVID19疫情導致的社會疏離基本同步(稍後)。

顯而易見,正是這種社會疏離導致了流感流行從高峰期急轉直下。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合理推論,社會疏離也會阻斷普通感冒的流行。

社會疏離,別人感冒你也見不到

同時,社會疏離的另一個結果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的減少,見面更少。

因此,即使別人感冒了,你也看不到,自然無從得知。

因此,在你的印象中,感冒自然較往年少。

感冒過度診療被“根治”

社會疏離,特別是人們儘可能減少甚至杜絕去醫院,導致醫院中看感冒的人急劇減少。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怪象”:

往年冬春轉換季節,應該是感冒最多的時段之一,醫院中原本看感冒的人應該人滿為患。

今年的情況是,醫院,即使是往年最最忙碌的兒科,無論門診還是病房都門可羅雀,一舉“治癒”(暫時性)我國醫院感冒被瘋狂過度治療的痼疾。

且看前兩天我跟一位乾兒科的同學的聊天記錄:

看,防控COVID19同時把流感和普通感冒也都防沒了,僅有的少數也被摁在家裡“喝水”了。

我國如此嚴格的社會大隔離,沒有什麼傳染病是防不住

3月11日,WHO總幹事宣佈COVID19已經構成全球大流行。

但是,他卻用了一個改寫教科書的說法,稱:

COVID19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可以被控制的大流行病。

為什麼說這改寫了教科書?

因為按照經典理論,大流行病是不可控制的,可控制的傳染病就不會形成大流行。

而我國空前嚴格的社會大隔離愣是把具有極強傳染性,從發生就被認為必然會暴發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生生給摁在了疫源地,同時在極短時間內撲滅了全國各地的疫情火苗。

從而證明,沒有什麼傳染病是嚴格的社會大隔離所不能控制的。

小小感冒自然不在話下。


掙脫枷鎖的囚徒


感冒還是有發生的,但是數量的確比往年減少了不少,這個現象我也觀察到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們先來看看引起感冒的原因。冬春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感冒絕大多數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新冠肺炎也是由病毒引起的。我們在預防新冠肺炎的時候做了什麼呢——戴口罩、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適度鍛鍊身體、穿暖和、在家隔離吃好睡好

當你採用了上述防護措施之後,你的個人衛生提升了一大截,同時身體免疫也提升了一大截。

普通感冒主要是我們著涼之後,身體免疫力下降引起的。所以,當我們每天在家,穿的暖暖和和,按時作息,規律飲食,還適度做做身體鍛鍊,我們的免疫力是增強了的,所以就不容易感冒了。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於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也是通過飛沫和呼吸道傳播。我們在預防新冠期間,減少了與人的聚集,減少了出門,還戴上了口罩,勤洗手,相當於把流感病毒傳播的途徑也一起切斷了。所以,今年流感也很少。


所以啊,不管有沒有新冠疫情,我們在平時,如果吃好喝好休息好,規律作息,保持鍛鍊,我們的身體免疫力就會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水平,就可以抵禦很多疾病。


人體探索者


這種流行病使每個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這種傳染病上,因此這將給許多人一種幻覺,即自新的冠狀病毒性肺炎以來,他們很少見到感冒。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我相信在流行期間會感冒。 新的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症狀與感冒重疊,例如咳嗽,發燒,肌肉痠痛,鼻塞,流鼻涕等,許多人發燒症狀後,便迅速送往醫院隔離。 為了有效控制流行病的進展,許多地方寧願誤殺3000人,也不願錯過一個地方。

流行期間,許多人感冒了,但許多人害怕被隔離。 儘管國家為這類患者免費提供醫療服務,但許多人還是很幸運,而且隔離14天會使他們無法接受,因此他們將其隱藏起來,併發燒和頭痛,需要自己解決,並且 服用了一些退燒藥和止痛藥。 如果他們鬆了一口氣,他們會去醫院接受治療。 讓我詳細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流行病沒有感冒的感覺。

1.出行受到極大限制,減少了感冒的發生:

如果以前以前,您將無法在春節前後如實地待在家裡,那麼您肯定會去 在大街上,參加聚會時會很有趣,然後去擁擠的地方。 我們需要了解感冒會傳染。 如果一個人的免疫力低下並且經常和很多人一起去的地方,很可能會感冒。

但是,這種流行病的出現使我們對旅行有很多限制。 我們回家時需要註冊並進行溫度測量。 這些不便和嚴重的流行病也阻止了每個人外出。 只是不要出去。 出行次數越少,患感冒的機會就越少。

2.親戚在一起已經很長時間了,很多人會感覺更好:

如今,人們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每年要離開15個人。 我正在努力賺更多的錢,以改善家庭條件和生活質量。 但是,這種流行病的到來使許多人不得不推遲工作。 這樣,他們將在家裡呆的時間更長,因此他們將與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 那些年紀大的人帶著孩子和孫子們。 它必須更好,自然免疫力也會更好,因此存在感染的風險。

也許您不太瞭解我寫的內容。 儘管每個人通常都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但其主要的高危人群為45至60歲。 如果您控制這個年齡段的人,那麼爆發控制將大大改善。

想象一下,如果您的孩子在一年後外出工作,僅將父母留在家中,那麼一段時間內他們的心情肯定會很不好。 這樣,免疫力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會的步伐加快大大減少了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H]

3.得了感冒的人一定不要說:

在流行病期間,我們大家都呆在家裡,沒有出門,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大大減少了。 每個人都擔心這種流行病。 我想知道誰感冒了? 如果可以將其隱藏起來,則必須將其隱藏起來,並且在尋求專業治療之前不可能將其隱藏起來。

由於新的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症狀與感冒的症狀相似,因此需要報告發燒,但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人仍不願將其隔離。


西域小夥講科學


1、預防感冒的工作做到位了:

戴口罩、洗手、通風、不聚集,減少病毒的傳播途徑,這些也是預防普通感冒的辦法。疫情期間,都能做到以上幾點,自然普通感冒也少了。舉個例子:記得以前兒子上學,學校有一個感冒的,其他人也會有被傳染的,現在,都不上學了,自然要少很多的感冒患者。

其實,也有不少人感冒,一部分人不放心,去了醫院,但還有一部分人確定沒出過門,確定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去醫院又很不方便,於是自己在家隔離治療,因為是普通感冒,最後也順利康復了。


骨科王醫生


新冠肺炎與普通感冒有相似的發病季節,也有相似的症狀,但區別在於新冠肺炎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具有較高的致死風險,因此需要重點防控。那麼,為什麼新冠肺炎爆發後,普通感冒就不見了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首先需要更正一個觀點,疫情期間普通感冒並未憑空消失,而是患病人群有所減少,這主要得力於嚴格的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的病原體分類屬於病毒,普通感冒也多由病毒引起,因此二者有相似的傳播途徑,我們所採取的防控措施,既能防新冠病毒,也能防感冒病毒:佩戴口罩、與人保持兩米以上距離可降低呼吸道飛沫傳播風險;避免久居相對密閉空間、保持居室通風,可降低氣溶膠傳播風險;飯前便後勤洗手、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可降低接觸傳播風險。相比於新冠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可能只有其中的一兩種,傳染性也沒有新冠病毒那麼強,因此疫情期間我們採取的防控措施可大幅降低普通感冒的患病風險。



與新冠病毒不同的是,感冒病毒可能廣泛存在於我們身邊,疫情期間之所以很少感冒,除開少有機會接觸毒力較強的感冒病毒,還與免疫功能強弱有關。免疫功能在感冒發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免疫功能較強,同時感冒病毒毒力較弱、病毒數量較少,通常很少感冒;若免疫功能低下,即使感冒病毒毒力弱、病毒數量少,可能也會感冒。疫情期間,我們沒有了工作壓力,很少熬夜,心情舒暢,營養均衡,很少受涼,因此免疫功能處於較好的狀態,可戰勝普通感冒病毒。但相比之下,一線抗疫工作人員感冒風險則較高,因為他們工作負荷較重且休息時間較少,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與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同一季節發病的流感,由於傳染性較強,且病毒毒力較強,因此在美國地區感染人數較多。



綜上,疫情期間感冒患者並非憑空消失,而是患病人數有所減少,與得力的防控措施密切相關,同時人們免疫功能處於較好的狀態,因此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有所增強。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 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本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感冒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疾病,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存在,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大家的注意都高度集中在疫情的防控上,甚至許多人一聽到咳嗽、發熱都會認為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有感冒都不見了的錯覺。

我們平常所說的感冒主要指普通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很高,成年人平均每年會發生~6次,兒童則可平均高達6~8次。本病常常發生在人體免疫力降低的情況下,受涼、勞累、氣溫驟降等都是常見的誘因,本病傳染性弱,並不會引起流行,且病程具有自限性,即使不經治療,在一週左右,也可自愈。感冒常見的症狀主要為鼻部和咽部等局部症狀,如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癢、咽痛等,大多數患者無發熱或其他全身症狀,少數患者可有低熱。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同於感冒,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常見的症狀有發熱、乾咳和乏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多數患者感染後預後較好,但對於老年人群或已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後發生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本病血常規檢查多有白細胞正常過下降,淋巴細胞正常過降低,而典型的影像學表現為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病毒核酸檢查或病毒基因測序或抗體檢查明確,一經診斷,需隔離治療。


大家要正確認識,對於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的人群,特別是接觸過確診人群或曾到過疫情高發地區等人群,應積極就醫,明確診斷,但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目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目前病例多數為輸入型病例,大家要做好個人防護,切不可掉以輕心。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版權©️所有,轉載務必註明出處。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