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曾有旅遊達人說:“旅行的意義就是從自己玩膩的地方去到別人玩膩的地方”。似乎很有道理,其實於大多數人則不然。先不說難以做到讓人咂舌的“玩膩”的程度,很多時候“玩過”都達不到。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一定不是單純的經濟和時間的問題,因為有許多人實力追逐遠方的風景就是最好的證明。儘管很多時候,我們舟車勞頓看到的不過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及周邊從來都默默存在的那些似曾相識的風景。

人們似乎並不習慣挖掘和重視身邊的美景,即使它們早已名聲在外,而是更加關注和期盼著他鄉異國的名勝古蹟。可能有一種類似“外國的月亮更圓”的媚外心態,而且去得遠更有面子;亦或缺乏審美新奇感,熟視無睹。還有一種心態,就是認為太容易做到了,結果反而一直都沒有真正計劃去做。

作為蘇州人,蘇州園林名揚四海,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世界各國的人們眾多,而且好評如潮,但是請問各位工作生活在蘇州的朋友,你有認真地去玩過幾家園林嗎?或許你也辦了園林卡、休閒卡,可你真的為它們做過遊玩計劃和付諸行動了嗎?除了買卡的那一瞬間,將所有的園林和景點都走了一圈,對吧?當然只是在腦海中,想想那麼划算,有沒有偷偷地笑出聲啊?熱度尚在的開始可能會去幾個地方,後來想想反正還有一年時間呢,最後許多卡難逃躺睡一年的命運!嗚呼哀哉!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譬如蘇州的盤門三景,著名學者陳從周先生評價很高:北看長城雄偉,南看盤門秀麗 。我也只是最近才真的去走走看看,土生土長几十年,真的愧對蘇州文化。在聊聊吳門橋之前,囉裡囉嗦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和朋友們交流一個觀點:世界很大是要去看看,但也請在放飛心情追逐遠方時,留幾分熱情關注與珍惜我們家鄉我們身旁眼前的每一道風景,每一個經典!

我先是站在盤門城牆上觀橋,從這端走到那端,幾次反覆的逡巡徘徊戀戀不捨。我又在水陸城門的平臺上,選擇及變換著不同的視角,仔細觀察那座橫跨在運河上的高高的單拱石橋。這是姑蘇城內最高的單拱古石橋。古吳門橋雄偉高大,與鄰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陸城門渾然一體,是蘇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蹟遊覽區。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吳門橋”傍近盤門。始建於宋元豐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資建橋,橫跨運河,便利往來。鑑於盤門為蘇州南面的正門,人稱“步入吳門第一橋”,故命名為“吳門橋”。

吳門橋在明清有幾度重修。現在的石橋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重建,主體用花崗石砌築,雜有少量武康石,帶著宋元期間的高貴“血統”。吳門橋橋洞高大,木船可揚帆而過,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大型單拱石橋,如雨後彩虹飛架於古運河上。橋身全長66.6米,橋底寬5.8米,中部寬4.8米,淨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並列砌置,且拱券石之間用定勝形榫卯拼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保證了橋樑極大的穩定性。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橋上南北兩坡各鋪設整塊花崗石條石50級;條石橋欄鑿成凹凸狀,形似通長靠背椅子,可供行人休息小憩或憑欄遠眺。北端金剛牆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作為縴夫穿越橋洞的便利設施,實屬考慮周全。

隱隱約約,我看見運河水流湍急,一列縴夫彎腰弓背,響亮地喊著號子,牽引著白帆舟船穿越橋洞。我像是置身這曾經繁華的盤門,看進進出出的人群,有達官貴人,有文人墨客,有商賈小販,也有村野鄉民,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熱熱鬧鬧。這盛世太平中,總有閒暇的幾個,拾級而上,佇立橋面,但見水網交織,舟船往來,城樓巍峨,瑞塔生輝,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好一派江南的詩情畫意!我不禁怦然心動,沒有一分鐘的拖延,我就付諸於行動。我效仿古人悠然登上50步臺階,在沙發似的條石橋欄稍作歇息,然後抖擻精神,翩翩然迎風站在橋面,閱盡四界風光。

南面是粉牆黛瓦的吳門印象。東面有扼運河與大龍江交匯的岔道口上的“興龍橋”輕盈飄逸,更有從棗市街畔移建運河的三孔蟠龍橋高大雄偉。北面瑞光塔屹立在翠綠叢中挺拔俊秀,高高的城牆連接著獨一無二的水陸古城門。西邊碧波綠水,直延伸到遠處的高樓大廈。隨著漸近的機器轟鳴聲,一艘快艇傍系著兩條遊船,正從西邊往東快速行駛過來。船舷兩側翻滾著白色的浪花,甚是壯觀!只是這般三船並行是否有違水運管理的要求?尤其增加了撞損古橋的風險,望能引起關注。“船在波上游,人在畫中行”,真是此時此刻的客觀寫照。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留戀、留戀、留戀,留戀在吳門橋。我靜靜品味流連忘返的滋味,不禁有點啞然失笑!

只有用心投入真感情的時候,或觀摩揣度,或百般品味,彷彿和吳門橋已是血脈相通,你才能體會彼此“相看兩不厭”,有一腔愛開始氾濫成災!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我走下吳門橋,穿過水關橋,我要換個角度再看吳門橋。就像戀愛中百看不厭的心上人,不僅喜歡她嬌美的容顏,也想看她婀娜的身姿,還有她月下的剪影。我由西向東望去,半圓的橋洞合著碧水倒影似一輪圓月。穿過橋洞,正對著興龍橋。同樣是單孔拱橋,因此形成了橋中見橋,月中有月的景觀。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再去興龍橋,由東往西看吳門橋。正值太陽西下落日餘暉,吳門橋像是一位披著金色霞光的新娘,在波光粼粼的運河上不勝嬌羞!橋面上幾個隱約的行人,是否在和吳門橋依依惜別?


蘇州旅遊盤門三景之吳門橋:舟行水流白相人,夢囈依稀吳門橋


慢慢的日光便消了,替代的是華燈初上。運河兩邊的步道,健身或遛彎的人漸多。

我終究是需要和吳門橋告別的了。我帶不走一瓢運河水,我也帶不走一方城牆磚,但我帶走了滿滿的吳門橋的印記!

沙揚娜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