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911恐袭事件,是美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被劫持的四架客机中,有两架撞向了世贸大楼,有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最后一架则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

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911事件被认为是美国本土最严重的恐袭事件,造成了近三千人的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四架客机先后撞毁或坠毁,中间仅间隔一个多小时。

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何美军拥有充足的时间,却没有击落一架被劫持的客机?从理论上来讲,这确实很好实现。但当时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很难被实施。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反应时间短,准备过于仓促;二是飞行员没有得到指令,在第一架撞毁后以为袭击结束;三是恐袭者人为关闭了客机主动识别系统。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第一架和第四架是美航11号和93号航班,第二架是联航的175号航班,第三架是全美航空的77号航班。

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由于机场安检存在漏洞,致使劫机者顺利登机。在11号航班升空15分钟后,劫机行动开始。随后乘务员将劫持信息传至地面,但控制中心并未采取行动。

而此时的北美防空司令部也未得到消息,十分钟后11号航班被控制。机上发生了令人惊奇的一幕,劫持者准备向乘客发送广播时,结果按错了操作按钮。

将被劫持的消息发送到波士顿空管中心,直到这时,地面人员才发觉是恐袭事件。接着这一消息传到了北美防空司令部,两架战机在准备一刻钟后起飞。

这时已是早上8:38分,距11号航班撞毁仅有8分钟。当F15战机飞向事发空域时,11号航班已于8:46分撞上了世贸中心大楼,当时的战机并未得到指令。

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事发仓促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劫机者的误操作,可能航班撞毁之后,北美防空司令部才能得到消息。即便战机得到开火指令,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由于事发突然,这两架战机还没来得及挂载导弹。飞行员当时曾请示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是否用战机撞击被劫持客机,但还未到空域客机已经撞毁。

据小布什事后回忆,他当时搭乘着总统专机在空中绕了几个小时。开始以为是小飞机撞上大楼,但在一刻钟后,第二架飞机也撞楼了,他才意识到恐袭。

之后他才在专机上做了第一个决定,授权空军击落任何对降落要求没有响应的客机。而这时所有人以为恐袭已经结束,但在半小时后,第三架飞机撞毁。

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还有一个制约战机开火的因素,就是这些劫机者将客机上的应答识别系统关闭。了解航空器的人都知道,关闭识别系统,意味着增加了客机的定位难度。

当时的美国上空有数千架客机飞行,要想在如此多的客机中,识别出被劫持飞机,简直就是海底捞针,即便最终能成功识别并锁定,那也早是为时已晚。

事后,美国民航调整了客机权限,赋予了控制中心接管飞机的识别系统和驾驶系统的更高级权限,以防止紧急情况下客机被人为操控,也算是亡羊补牢。

因此,众多的复杂原因决定了当时战机无法用导弹击落被劫持客机。但还有另一种阴谋论的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93号航班是被空军战机的导弹击落的。

在911事件时,美军为何不选择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来减少伤亡?

这种说法给出了一些疑点,比如93号航班坠机现场没有大残骸,发动机残骸在1.6公里之外。还有黑匣子中听到两个版本的声音,甚至有目击者看到导弹。

目前比较官方的说法是,93号航班被劫持时,机上乘客英勇反击,最终航班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此处距华盛顿州并不远,仅有二十来分钟的飞行时间。

也有人说,美国出于各种因素考量,很难做出击落客机的决定。但无论如何,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战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定位客机并将其击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