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直播帶貨,請忘記工匠精神


羅永浩直播帶貨,請忘記工匠精神

他來了他來了,東半球一哥帶著貨來直播了。


羅永浩直播帶貨,請忘記工匠精神


講真,創業這麼多年,“看調研報告創業”我還是第一次見。不過有兩點事實,是不需要看報告也知道的。

第一,直播帶貨的風口已經颳了三年了。不說李佳琦之類頭部電商主播,就看快手直播,從水產到手串再到挖掘機無所不賣,你就知道全民直播賣貨這事有多火爆。

第二,羅老師才是國內直播帶貨的鼻祖。從2010年海淀劇院演講,羅老師就展現出其卓越的帶貨能力,至少在圖書帶貨能力方面,羅老師從來沒服過誰。

所以這裡自然會有兩個靈魂拷問:

羅老師為何唯獨帶不動自己的貨?

羅老師為何現在才宣佈進軍直播帶貨?


第一個問題,也是羅老師及錘子手機的粉絲們最感尷尬的。答案也很簡單,直播能帶起量的貨,要麼是便宜貨,要麼是好貨,要麼是便宜的好貨。

快手上多的是便宜貨,羅老師之前推薦的書則是好貨。李佳琦薇婭們,議價能力與客戶數量形成良性循環,往往能拿到獨家便宜的好貨。

而羅老師時代的錘子手機,既不是好貨,也不便宜,所以,即使羅老師這樣的元老級直播帶貨專家親自上陣,也難以帶起銷量。當然,換一個人來帶,銷量可能會更慘。

錘子手機的失敗,並不代表羅老師帶貨能力差,而是代表了其產品規劃、品牌策略、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資本運作。。。等能力差。


而第二個問題,想要理解羅老師的姍姍來遲,一定要先理解羅老師這些年來的痛苦掙扎。

羅老師認為英語培訓行業的規模之小,無法承載其商業上的宏偉目標。同時,對於消費類電子產品(主要是手機)的喜愛,又讓其放棄自己熟悉擅長的文化教育領域,一頭扎進陌生的科技領域,後來的故事可謂慘不忍睹。

一個人的能力無法支撐慾望,是痛苦的。而無視自己的短板,去死磕一個強敵環伺的重資產行業,豈止痛苦,簡直是悲劇。

人的本性是厭惡損失的。羅老師從手機行業退而求其次進入電子煙行業,又退到材料行業,是一個逐步與自己妥協的過程。七年來在科技行業的投入和積累付諸東流,更有債務問題需要應對,加上疫情帶來的變數,羅老師並非輕裝上陣,我們可以想象這個遲來的官宣背後種種艱難。


用十年時間回到起點,以新人的身份進軍電商直播,據本人瞭解,羅老師的直播首發產品,是大家熟悉的某手機品牌。

直播帶貨也是創業,而且是不以融資為目的,更接近生意本質的創業。對於羅老師來說,使活抖包袱都不是問題,我只是建議他不要再重蹈做手機時候的兩個誤區,也就是所謂的創新和工匠精神

先說創新。近十年來,國內創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都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即創業=創新,都希望做點以前沒人做過的事。

實際上,沒人做過,極大概率等於這麼做是行不通的,尤其對一些成熟行業,比如當年的手機,比如現在的直播帶貨。

作為一門生意,最直接的成功方式,就是抄。觀察行業中的成功案例,分析他們的成功之道,消化後模仿。

直播帶貨也一樣,在線觀看一些頭部主播的演示,分析他們的節奏、控場、選品。拜訪一些大主播和MCN,當面請教,請教那些直播間之外、冰山之下的部分,比如BD商務談判、供應鏈、售後、平臺關係、團隊搭建、投入產出。成熟行業沒有創新,有的只是案例、ROI(投資回報率)和SOP(標準操作流程)。

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分寸感也非常重要。之前做手機過程中,羅老師所謂的工匠精神,是用大量的時間去優化細枝末節,譬如花幾天時間去調整視頻背景音樂的大提琴尾音,買名錶去錄音棚收音作為秒錶音效。這些損耗的精力財力,完全無助於產品本身的成功。

在工匠精神發源地的日本,幾代人做一個產品,作坊式生產,是為工匠精神的本意;而無論手機還是直播電商,都是現代工業化流水線的產物,同時行業本身又在高速發展,消費者要的,是成熟穩定的消費體驗,而不是某些細節方面有驚喜、但在基本體驗層面(如手機的待機、信號、定位、供貨)不達標的驚嚇。

回到直播帶貨。消費者要的東西,前邊也說了,最好是好貨,而且必須有價格優勢。

以羅老師的首發選品來看,無論是數碼科技產品還是文創、圖書、家居,還是沒有擺脫之前的“文青”屬性。人群的垂直,代表消費群體基數較小,不利於對供應鏈的價格談判。更何況,蜂擁而至的觀眾裡,相聲聽眾佔比不會低。我所希望的是,這部分人即使不買貨,也記得在直播間刷點禮物。


大面上,羅老師來做直播帶貨,是迴歸到自己能力的舒適區,我謹慎地表示看好。李佳琦們拓展了電商直播的女性用戶市場,這不還有大量的男性用戶市場空間嘛,用羅老師的話來說,大家都是出來混的,買就完了。

最後,我對老羅的直播還有一個希望,就是開播的時候不要遲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