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都是毀滅性的。我們之所以珍惜和平,是因為我們痛恨戰爭。而在戰爭中,情報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提到“情報”二字,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中的或許是“007”、“克格勃”或者“中情局”這些字眼。

其實,情報和間諜並非海外舶來品,我國從古代開始就已經有情報活動。《左傳》記言“女艾諜澆”,說的是夏朝在復國時命中國歷史第一間諜女艾去刺探情報、從而戰勝對手的事。《孫子兵法》中更有《用間》篇,直接將間諜分成了“陰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大類。

01

抗日戰爭時期,情報工作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了竊取我軍重要情報,眾多日本間諜被派遣到各個地方。而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最被國人所熟知的間諜當屬川島芳子。她本是中國人,後隨養父去往日本,並在日本進行了軍事、情報等諸多方面的訓練,這些經歷讓她成為了後來日本軍隊中尤其重要的情報間諜人員。

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曾先後參與引導了九一八事變與滿洲獨立運動等重大軍事活動,震驚海內外的一二八事變以及轉移婉容等事件都出自她手,她也因此被人們冠以“男裝女諜”、“東方女魔”等名號。

02

相信大家在很多電影電視中都看過這樣的場景,那就是在抗戰時期,我方繳獲的中國地圖比中國人自身繪製的還要精確和詳細,而這都歸功於情報工作的開展。

那麼,二戰結束後,就沒有此類事件發生了嗎?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初期,依舊有許多國家派間諜到我國竊取重要軍事情報,他們方式各異,有的偽裝成海外留學生,有的假扮成商人名士。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日本間諜,他通過偽裝成經濟學學者,在中國潛伏長達37年。他便是在日本被稱之為“當代間諜之王”的阿偉博政。

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阿尾博政

阿尾博政,1930年生於日本富山縣,從小便接受日本不斷擴張的軍國式教育,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忠實跟隨者。可以說他的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和軍國主義打交道的。

1959年,29歲的他以令人滿意的成績成功來到日本自衛隊,並被分到當時名為“武藏機關”的部門下,也是當時由日美共建的情報機構,從此正式成為了一名情報工作人員。

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1972年,阿尾博政被派到中國,以經濟學家的身份頻繁來往於中日兩國之間,從此他利用該身份從眾多人員身上獲得了重要情報。一次,在當地的政府官員帶領下,阿尾博政順利進入部隊進行交流活動,也藉此看到了不少先進的軍事設施和武器。此後,他假借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拍下了當時在中國最先進的軍車裝備,並且刺探到了中國南方某重要機場的戰鬥機狀況。

03

此外,交際圈十分廣泛的阿尾博政還利用金錢誘惑收買了四川一位軍工企業員工,以此獲得想要的武器情報。37年內,阿尾博政以經濟學家的身份,源源不斷地向日本傳遞許多關於中國的關鍵情報,涵蓋了軍事和民生等眾多領域。

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阿尾博政

他甚至根據在各地蒐集到的情報,編寫了一本名為《清國通商綜覽》的書籍,涉及到多個方面,為日本當局提供了大量的重要資料。

30多年從未被發現,不得不說他的偽裝技術真的很高超。然而百密終有一疏,2016年,阿尾博政像往常一樣安排人到我國的飛機制造廠竊取情報,結果被人發現行蹤異常,經過相關部門調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他竟是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過上百條機密情報的日本間諜阿尾博政,而他直到到2016年才終於被抓獲,這樣的結果,著實讓世人大吃一驚!

阿尾博政被抓獲

他潛伏在我國37年,竊取上百條機密情報,直到2016年才被抓獲


結語

其實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情報工作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它離我們也很近。每一條情報的洩密,都會對國家的建設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甚至讓無數人為之辛苦奮鬥的成果付諸東流,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所以,為了我們國家的安全,也為了祖國能夠更加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作為中國人,特別是在一些重要領域工作的國民,更應當提高警惕意識,平日做好防範工作,避免重要信息被心存不良之人所竊取。只有做好每一步防範,才能讓國家的發展更加安全和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