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看100遍:有趣有料非常逗比的諾貝爾物理學家費曼的日常

《別逗了,費曼先生》是某牛最喜歡聽的一本書,據我不完全觀察,他聽了至少不下百遍。

問他為啥,“太搞笑了。”

確實,這是一本自帶逗比屬性,偏偏又是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牛理查德·費曼,和拉夫·萊頓“高高興興打鼓的七年之間,零散而隨意地積累起來的”文集。

如果不是他自己寫的自傳,我們很難想象,原來科學也可以如此有趣?!

這本書並沒有講太多的科學。

當然,如果你只是對科學感興趣,也能從中找到想要的東西。

比如這篇“野狐禪科學”。

在伊薩倫某家建在高於海平面30英尺礁石上的溫泉浴池,可以“俯瞰海浪拍打那岩石嶙峋的海岸,仰視萬里無雲的碧海長天”。

嗯,還有不穿衣服泡澡的美女。

有一次,一個漂亮的美女跟一個傢伙坐在了一起,兩人看上去並不認識。

費曼就開始動腦筋,該說什麼才好搭訕。

你也來頭腦風暴一下吧:如果你是費曼,你該腫麼跟這位美女開口呢?

可惜,那位跟美女坐在一起的傢伙近水樓臺先得月,搶佔了先機:

“我呢,呃,正在研究按摩。能不能,在你身上做做練習?”

為了在你遇到同樣的情形時,也有機會用同樣的方式搭訕,我把原文給你放上來:”I’m, uh, studing massagge. Could I practice on you?”

簡單粗暴又不突兀,有木有?

美女同意了。至於後面的故事,你自己到書裡看,我就不劇透了

這一篇裡,費曼還總結了控制我們自己不當傻瓜的部分方式。第一條,就是那句流傳很廣的:

“首要的原則,是你萬不可把自己當傻瓜——而你就是那個最容易被當作傻瓜的傢伙。”

他不把自己當傻瓜,也同樣不建議作為專業人生跟外行人說話的時候,把別人當傻瓜。

講一個故事你就知道什麼叫不把別人當傻瓜了。

有一次,他一個搞宇宙學和天文學的朋友要上廣播電臺說話,那位朋友不知道怎麼解釋他的工作有什麼實用價值。費曼很直白,“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朋友贊同,“對,但那樣說,我們就得不到資金贊助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了。”

我對他這位朋友最終在電臺上講了神馬東西,無比好奇:“他會不會總結出一套宇宙學和天文學的思維模型,供聽眾參考?”

如果你知道,請告訴我,先謝謝啦。

書裡像這麼有意思又真實的故事,簡直不要太多。這樣的小書,會讓你看得忍俊不禁笑出來。假如剛好身邊有人,一定會把我們當作“神經病”

那又如何?為了如此硬核又有趣的費曼,被當作神經病也值得哇!

好朋友跟我推薦了一篇題為《逼瘋媒體人的醫生張文宏,就是位沒有感情的“雞湯殺手”》,說自己被他圈粉。我一看,很real的醫生,做的,就是費曼說的“不把別人當傻瓜”的事情。好朋友自己也是這樣的人,難怪會對他惺惺相惜。

這本書,你可以拿來當笑話集(當然,只當笑話絕對浪費了),還可以當作一個聰明人應對世界的單純,以及科學家對待學術的嚴肅。從中,你還可以一窺如何通過好奇心去認識和改變世界,影響他人;學會他那鼎鼎有名的、被全世界公認為最有名的學習方法,“費曼技巧”…

————————————

寫在後面,關於費曼,除了這本《別逗了,費曼先生》,還有很多很多的資料可以參考:

《發現的樂趣》(這本書我也會推薦的)

《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

《費曼物理學講義》

b站上搜“費曼”,你會知道這位有趣的科學家有多受歡迎,隨便貼一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1485112/?p=1

今天想要用一天時間,看自己能寫多少篇書評,碎碎念,就用這個代替吧。馬上就要結營了,你也完全可以用類似這種遊戲的方式,不時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區哦。

用俺家暖男牛牛童鞋的故事作為加餐吧:

早上,某牛跑過來:“媽媽你吃早飯了嗎?”

——早吃了。

對上一臉鬱悶的他,“咋了?”

“我早上做了超級好吃的三明治,本來想給你做1個呢…”

——那就叫奶奶中午不做媽媽的飯,你給我做三明治好不好?

牛牛童鞋立馬喜笑顏開,“吃幾個?”

你說,我該吃幾個?

哈哈。週日的中午,不管天氣如何,願你吃好喝好心情更好。


值得看100遍:有趣有料非常逗比的諾貝爾物理學家費曼的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