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蔬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每日堅持食用新鮮的蔬菜會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保持健康。前段時間疫情肆虐,蔬菜市場貨源緊缺,賣菜的小販都失去了經濟來源,好在現在疫情回暖,他們都一一復工了。

接觸過蔬菜銷售的人都知道,賣菜是一個技術活,並且那些小販都是“戲精”,演技都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近日,有一網友諷刺流量擔當肖戰演技太爛,還不如那些賣菜的人。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該網友截取了《慶餘年》裡的劇照,其中五個賣菜的群演對著鏡頭露出了笑容,那表情沒有絲毫的刻意,顯得十分自然。彷彿就真如街頭的小販一般。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至於肖戰在《慶餘年》裡的表現,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那全程一副表情式的演技,的確讓人不敢恭維。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或許言冰雲的人物性格定位就是如此,但大多數人還是感覺肖戰的表演不夠生動。

相比那些街頭賣菜的小販,肖戰缺少的就是一個“活”字。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做過生意的人都明白一個“不能太死板的”道理。你在街頭賣菜,服務的就是形形色色普通人群,這些人雖然有精挑細選的習慣,但也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所感染。

賣菜時,要敢於自誇,敢於大聲的吆喝才能把生意帶上門。一味地“低調”,只能讓自己處處碰壁。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賣菜並不丟人

許多年前就有人指出,當下的年輕人特別要面子。就拿賣菜這種小行當來說,他們是感到不屑的。

殊不知,當你滿足面子的時候卻丟掉了靠苦力賺回的錢。別人風光時你感到羨慕,別人受苦時,你又在哪裡呢?

這個世界上有數不清的行業,各個行業之間出類拔萃的人才比比皆是,靠賣菜成為“首富”的人也是有的。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提起施至成這個名字,很多人就會想到他的標籤菲律賓華商領袖、菲律賓首富、東南亞商王等等。

不得不承認施至成生前確實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在毫無家庭背景的情況下打造出一片商業帝國的確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世人皆知,施至成創業初期也是在街邊擺地攤賣菜。當時他還年輕,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生意。

通常情況下,人的精力有限,但是合理地分配時間就可以把這些困難解決。在施至成身上,我們沒有看到富家少爺般的嬌慣,而是一種把面子踩到腳底下的決心。

嚴介和曾說:“什麼是臉面?我們幹大事的從來不要臉,臉皮可以撕下來扔到地上,踹幾腳,揚長而去,不屑一顧。”

的確,想幹大事就應該不顧一切,朝著自己的目標出發。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同的。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施至成的賣菜之舉並不是丟人的事情,換到當今這個社會而言,反而是讓人感到敬佩。

其實賣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裡面有大學問

平時,很多人逛菜市場只顧著埋頭選擇物美價廉的菜品,認為那些賣菜的商販比自己“低一等”亦或者是他們的工作很簡單。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殊不知,那些賣菜的商販智商都不低,並且還把自身的技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首先,他們會找一個人流量多的地方擺攤,這樣會讓讓更多的行人看到那些新鮮的蔬菜。

其次,他們會把自家的蔬菜洗得乾乾淨淨,起碼讓顧客在表面上不排斥。

最後,就是用熱情的服務來打動顧客。

培根說過:“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

當你臉上貼上這樣的標籤,就會給他人帶來溫暖的感覺,顧客從你這裡買菜感到很舒心,下一次也定將回到你的攤上重新購買菜品,這就是所謂的回頭客。

據相關權威資料統計,老客戶所產生的銷量是新客戶的15倍以上。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別小看蔬菜的利潤,因為薄利多銷也是致富的捷徑,那些種蔬菜大棚的人應該有最大的發言權。

每逢過年亦或者其他重要的節日,一些顧客都喜歡把蔬菜打包送禮,而那時就是這些商販的收穫之日。

此外,平日裡這些人也跟一些大型的超市和蔬菜市場有合作,分分鐘就能把錢賺到手中。

肖戰演技再被諷刺:太爛,賣菜的都比他演得好

每個行業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性,賣菜也包括在內。其實仔細想想,它就真的跟演戲一樣,擁有出色的“演技”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把當天的蔬菜賣出去。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行業,你沒有潛質可以,但是沒有毅力卻是萬萬不行的,畢竟在做這件事之前要有吃苦耐勞的決心。

不然,一切都將會是徒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