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烏龍院"老方丈活成了傳奇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不以譽喜,不以毀怒----海瑞。

海瑞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滿身正氣,還給了大明朝一個朗朗乾坤。而這兩句話大概是他對於人生以及人看待事物態度最好的總結與看法了,《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曾經在書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不以世間名利開心,也不以失去了什麼、受到了損失而憤怒,那麼他的一生註定是圓滿的。古往今來,達到這個境界的人雖然少,卻也並非沒有,諸如今天故事的這位主人公就是如此,他的身份就是新烏龍院中的那位,人見人愛的老頑童----李明煬先生

官僚後裔,貧苦生活

說起李明煬先生,他的出身其實並不低,他祖上是被稱為清末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麾下的一名軍師,也算得上是官僚的後裔瞭然而在那個時期,清廷滅亡,李家也隨著一起是家道中落,致使李明煬連飯都吃不飽,然而,李明煬

卻十分聰明,那個時候,西方的教會進入了中國,並且開設了無數的教堂,總會給予一些貧苦的人們救濟,人稱救濟糧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李明煬就是藉著這些救濟糧,慢慢的長大了,並且,聰明的李明煬,憑藉著與教會中人的交流,還學會了英文,等到成年後一口英文說的十分流利,與外國人對起話來毫不吃力,在教會的救濟下,李明煬努力考上了大學,他畢業於當時有名的貴族學校聖約翰大學,並且成功留校,擔任體育系主任。

那個時期貴族學校的子弟們飛揚跋扈,不把老師放在眼裡,而體育系可以說是最不好管的一個系,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李明煬卻將這個系的學生們管的服服帖帖的,連校長都對他讚賞有加,並且他十分熱愛學習,還曾經拜了大文豪魯迅先生為師,可年輕的他不懂得節儉,一直到後來,因為戰爭原因不得已前往香港,可他卻連買一張去香港船票的錢都沒有,只得選擇了偷渡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偷渡香港,創立品牌

最初偷渡到香港的李明煬身無分文,他的境遇可以說是吃不飽,穿不暖,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草根,在重重的困難面前,卻再度繪製了一部逆襲史,到了香港後,迫於生計壓力的他,先是選擇到一家店裡去當學徒,這次他學聰明瞭,沒有將掙來的錢揮霍,而是一點一點的攢下來,那個時期,他看到了香港的商業潛質,並且看到了商機。

祖國的全面解放,使得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東西十分受人的歡迎,於是他想到一個點,那就是製作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布娃娃,就是憑藉著這一門手藝,他竟然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甚至將公司的規模,一度做到了如今上市公司的規模,基本上壟斷了整個香港的玩具行業,然而,以及商業的發展,這一行的競爭也開始飽和,甚至激烈了起來。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明煬當初做生意只是為了溫飽,甚至可以說,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將生意做這麼大,也就是這個觀點,從而對他來說,公司不管是賺錢還是賠錢都不重要,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快樂,後來,他又看中了娛樂業,只不過這一次,他想到的不是投資,而是深入其中,也就是演戲

這一年,李明煬63歲,李明煬接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戲----《八彩林亞珍》,他在劇中所飾演的是一個名叫沙翁的大富豪,而也就是這部戲使得他一戰成名,又連續接到了很多次大戲,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後來的《新烏龍院》了,而也正是因為他當初所做的這一決定,使得他自己續兩次獲得了金馬獎影帝。

然而,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身為一個演員,得到了如此大的殊榮,必然會開心的合不容嘴,並且,即便有天大的事,也不會錯過臺上領獎的那一刻,因為那記錄的是畢生的榮耀,然而

李明煬卻並非如此,他演戲純粹只是為了自己的愛好,至於所謂的影帝,以及娛樂圈的那些虛名全無興趣。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結果造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這兩次獲得影帝的頒獎典禮上,都沒有出現李明煬的身影,一次不出現,或許是因為有事耽誤了,可兩次都沒有出現,足以看出他對名利是十分淡薄的,甚至不屑一顧

,或許李明煬先生如是生在了春秋時期,真的能夠成為百家爭鳴中的一位奇才。

淡泊名利,致力慈善

那麼,李明煬真的是一點愛好都沒有嗎?當然不是,只要是人,就一定有著自身喜愛以及討厭的東西,如果說,年輕的李明煬喜歡享受,喜歡跑車、豪宅,那麼,到了不惑之年的李明煬,他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大概就是慈善了,他一生未娶,卻資助了無數的,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孤兒,並且成立了好多家福利院。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他最後做生意雖然虧損,但就像之前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怎麼著都會有一些積蓄,可他沒有為自己存下一分錢?全部都捐給了慈善機構,或者是自己所資助的孤兒們,而這些他卻從未提到過,連一句話,一個字都沒有,或許,李明煬真正達到了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做慈善卻從不留名,若不是後來有心人的透露,人們都不會知道這樣的一個老人,竟然默默無聞的做了如此做的好事。

有些人做慈善是為了名,是為了借慈善之名得到更大的利益,然而李明煬卻絕口不提,當影帝成功、商人利益來到的時候,他看都不看,轉身離去,這又是怎樣的一份心境?怎樣的一份品質呢?2008年,李明煬老先生去世。

兩次獲得金馬獎,卻拒絕去領獎,

這位帶給人們無數歡聲笑語的老人,帶著一生的經歷,前往了另一個世界,而那個世界的名字,或許就叫做天堂吧,在這個日益煩躁的社會,能夠做到李明煬先生這樣的人,又能有幾人呢?我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可在此刻卻迫切地相信真的有天堂,而李明煬老先生,就快樂地生活在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