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盤山,它坐落在北京正東90公里的燕山南麓,處於京、津、唐、承四角交匯地帶。盤山古時候稱為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那麼盤山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東漢末年,曹操親統十萬大軍北伐烏桓,大軍行至無終國境內,正值盛夏,天降大雨,道路泥濘,烏桓軍隊佔領要道,小小的無終國一時又無法籌集十萬大軍的糧草。當曹操進退兩難之時,隱居無終山的田疇聞訊趕來軍中獻計使曹操大獲全勝。後人為紀念田疇,將無終山改成為田盤山,後簡稱盤山。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盤山素以“京東第一山”著稱於世,有“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蹟。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前擁紫蓋峰,後依自來峰,東連九華峰,西傍舞劍峰。同時它尤以上盤松勝,中盤石勝,下盤水勝而著稱,合稱“三盤勝境”,並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譽,乾隆皇帝曾多次遊覽盤山,並寫下“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千古名句。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在遊覽區入口處,這裡有一坐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為愛新覺羅.溥佐題額:“京東第一山”,背面為範潤華題額:“層巒疊翠”。現在咱們往裡走,過了這座黃瓦紅牆的三孔山門,迎面的巨石上,有“三盤暮雨”四個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長毛昌五所書。“三盤暮雨”是盤山獨特景觀,位列“津門十景”之一。“三盤”說的是盤山的“三盤勝景”,“暮雨”是傍晚的雲氣。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迎面這塊巨石當空而立,上面鐫刻“入勝”兩個大字,字徑五尺,遒勁有力,是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的手筆,入勝,意思是說我們已經開始進入勝境了。

有兩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門徑”,盤山又叫四正山,意思是此乃通過盤山的大門。另一行是“鳴騶入谷”,鳴騶,是指豪門的車馬聲.離這不遠還有一塊巨石,是什麼呢?就是有名的元寶石,由於上寬下窄,形似元寶而得名,上面還有幾行正揩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松”。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千年古松,幹圍八尺,高足三丈,這就是盤山迎客松。千百年來,迎來了多少帝王將相,豪門貴族,善男信女,文人墨客來此觀景休息,吟詩作賦,讚美盤山。

天成寺,天成寺舊名福善寺,猶如天造地設一般,取天成圖畫之意,故名天成寺。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天成寺,它始建於唐代,遼、明、清數代都曾擴建重修。清朝自康熙以後,幾代皇帝均曾巡幸天成寺,乾隆皇帝巡遊的次數最多,他的替身僧空海就在這裡出家。廟門上“天成寺”就是乾隆所提。在還沒有進寺門之前呢,轉過身看身後的建築物——臥雲樓,樓高兩層六楹,化棟雕樑,高脊飛簷,極為壯觀,每逢天陰雨霽,常見白雲在山谷中穿行,或隱蔽樓身,或穿樓而過,饒有奇趣,故此得名,臥雲樓。在臥雲樓對面山腳下,有一座平臺,那是小戲臺的遺址,過去乾隆皇帝在臥雲樓休息時,御用戲班就登臺獻藝。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素以“京東第一山”之美稱的山脈,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