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自縊前, 左良玉擁兵百萬, 為何卻見死不救?

陳良昱


依據左良玉當時掌握的兵力,如果忠心拼死勤王,結果還真不好說。當時左良玉號稱百萬,但真正兵力五六十萬還是有的,但當北京危急時,為什麼遲還不動呢?本人觀點,有如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對明庭和對崇禎失望

崇禎皇帝雖然即位後扳倒庵黨勢力,也處死了魏忠賢,但後來並沒有清算,還重用了一部分人,令朝中很多人不服,又因左良玉是崑山人,與東林黨人交情很深,一直支持東林黨人。而朝中文官掌權,卻多貪生怕死之輩,個個肥的流油,國家有難,卻裝傻哭窮,一毛不拔,所以對己爛透了的明朝感到很失望。

二、袁崇煥之慘劇是前車之鑑。

眾所周知,袁崇煥鎮守遼東,功高蓋世,卻被清朝一個反間計落得千刀萬剮的下場,就連清人都說崇禎自毀長城,更讓朝中忠心之人心寒。再加上朝中多有讒言小人,皇上又是個生性多疑的主兒,所以左良玉不得不考慮勤王獲功之後自己的下場。

三、懷有私心

左玉明本身草根出身,沒有受過多少儒家教育,忠君思想並不那麼深厚。多的是俠義草莽之氣。又身逢亂世,自己重兵在握,為了保存實力,坐觀時局,好為自己留條後路也是有可能的。





車工00


崇禎皇帝自縊前,擁兵百萬的左良玉見死不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進展太迅速,左良玉當時所在的武昌鎮離北京太遠,遠水解不了近火。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的農民軍攻下大同後,離北京城已經非常近了,朝廷下令封左良玉為寧南伯,授予他兒子左夢庚為平賊將軍,希望他能出兵勤王,並許諾勤王成功後父子世代守衛武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左良玉決定簡選精銳,準備糧草。然而,由於守衛北京的明軍戰鬥力太弱,沿路明軍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三月十六日,農民軍竟不戰攻下了北京西部重鎮昌平,十七日竟抵達北京城下,開始圍攻北京。十九日,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北京陷落,崇禎在皇宮後面的煤山上吊自殺。從這個方面來說,即使左良玉及時率兵北上,當時從武昌到北京,不算路上農民軍的攔阻,至少也要花費十五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所以,單純從時間上來說,左良玉並不是不想出兵勤王救皇帝,而是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基於這一原因,無論左良玉是否不聽號令、沒有忠君觀念,左良玉軍隊都是不能救崇禎的。

其次,左良玉雖然號稱擁兵百萬,但他知道自己手下真正能戰鬥的精銳兵並不太多。早在朱仙鎮戰鬥中,左良玉和農民軍大戰後失敗,其部下精銳大部損失殆盡。他所擁有的軍隊,多半是後來臨時收編的潰散農民軍和各地土匪,且最多不超過六十萬人,其中士兵家眷等非戰鬥人員應該在二十萬人左右。所以,即使左良玉願意精選精銳北上,但也需要一定時間,假如立即率領全軍老幼北上,則花費的時間不是十五天,而是至少兩個月。因為老幼行軍速度太慢,三國時劉備率軍從荊州撤退到南郡,就是因為帶著荊州十數萬百姓,導致每天只能走十餘里到二十里,最終被曹軍騎兵追上,才有長坂坡之敗。

第三,左良玉跋扈驕橫,不聽號令。左良玉是從遼東小兵逐步升遷而來的,剛開始他並不是一個問題將領,也曾英勇向前,為國效力。但是,由於長期在戰鬥中瞭解了明軍將領之間保守實力的實質,且當時的督帥楊嗣昌在統領將領方面經驗不足,看到左良玉功勞越來越大,害怕將來不好控制他,便曾打算讓另一名總兵、勇將賀人龍取代左良玉的位置,但最終楊嗣昌又食言未曾給賀人龍授予恰當官職,賀人龍自然怨恨,便將楊嗣昌的打算告訴了左良玉,左良玉自然感到憤怒,從此對朝廷命令不大聽從。特別是崇禎十五年(1642)朱仙鎮大敗後,左良玉撤兵至武昌,向楚王要兵員、要糧餉,均沒得到補給,便掠奪武昌包括漕糧鹽舶。到九江後擁兵二十萬觀望自保。後張獻忠克武昌,楚王被殺,朝廷嚴令出兵,左良玉才出戰大敗立足未穩的張獻忠,收復漢陽。待張獻忠入蜀後,出兵收復武昌。

第四,左良玉一直沒有大局觀念,總是打小算盤。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當郭沫若先生提到他和同時代同名字的著名巾幗英雄秦良玉時,特地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句叫“同名愧殺當時左,只解屠名意氣驕”,除了指出左良玉在報效朝廷、忠於君王、保護人民等方面不如秦良玉後,還指出左良玉的最大缺點就是隻知道保全自己、意氣行事、驕橫跋扈。由於長期在血與火的戰鬥中,左良玉只知道保存實力,爭權奪利。由於他是東林黨人侯恂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他只認侯恂為恩公,其他朝廷大臣的命令他都陽奉陰違。當明朝滅亡後,福王在閹黨馬士英、阮大鋮等大臣的擁立下即位,左良玉作為東林黨人實力派,雖然被南明朝廷授命為西部鎮守,但也受到一些猜疑,為了擁立所謂的從北方來的崇禎太子,遂假奉太子詔書,意氣行事,意圖率軍東下南京“清君側”,結果在半路因病吐血而死。最氣憤的是他沒有安排好這支百萬軍隊的繼承人,在他死後,其部下由其兒子左夢庚帶領,竟投降了剛剛南下的清軍,成為清軍中漢八旗兵力的主要來源。

(歡迎相互關注,共同研討,謝謝!)


三少爺的鑑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要說崇禎也算是個史上少有的擁有報國大志的皇帝,可惜他在位的時候明朝已經是處於大廈將崩之勢,他也無力迴天。

但是左良玉卻並不是因為明朝的頹勢而選擇不幫助崇禎,其實在李自成大軍壓向京都之

前,左良玉還是一直勤勤懇懇的為明朝剿滅匪徒,平定禍亂的。

但是崇禎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有功不賞,但是喜歡找人背鍋,這樣一個皇帝,左良玉

也選擇了放棄。

首先我們知道明朝的軍隊也是文官政治,像宋朝一樣,武官的地位是很低的,而且朝廷

總是信不過這些武將,要排文官或者宦官去監軍

文君平時根本不學習軍事理論,一到戰場上就開始瞎指揮,這讓明朝的武將很是深惡痛

絕。

而且一般監軍的都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就是說,仗打贏了是宦官的功勞,仗打輸了就是

武將的有勇無謀。

所以生活在這樣條件下的左良玉難免有些芥蒂。

而且在明朝,只有文官才會接受朝廷上的正統教育,有著很好的君臣思想,但是武將就

沒有受到過這樣的教育。

因此,忠君思想十分單薄,大難之前都考慮自己的身家性命,自然就不肯賣命了。

還有就是崇禎的有功不賞,崇禎一貫的選擇不信任,這也是左良玉反感崇禎的重要原因。

曾經左良玉也屢屢與農民軍交手,為朝廷賣命,結果崇禎還對左良玉十分懷疑,在左良

玉打了勝仗之後,竟然不是前去嘉獎,而是派宦官來監軍。

有一次出兵勤王,因為敵軍的提前撤走,左良玉的軍隊來了並沒有什麼用,崇禎什麼都

沒表示便讓左良玉回去,自古大軍一動,朝廷就要給撥款,崇禎倒好,來個一毛不拔。

這樣的皇帝,左良玉可能也巴不得趕緊滅亡呢。


江水趣談


左良玉此人,可以算得上是明朝末年的一員名將,他多次與農民軍交手,李自成,張獻忠等著名的起義軍都曾經敗在他的手下。可以說,左良玉為老朱家江山的延續,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但隨著左良玉功勞的不斷積累,他也逐漸轉性,開始不聽從朝廷的差遣,擁兵自重。或者說,左良玉一開始就不是個善類,之時因為他的勢力較小,所以不敢表現出自己的恣意妄為和野心。在史料之中,可以找到不少左良玉擁兵自重,以及兵員素質極差的證據:

  • 會馬爌、劉良佐亦屢敗賊於桐城、廬州、六安,賊在滁、和者亦西遁,江北警少息。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應,放兵掠婦女。
  • 屯舒城月餘,河南監軍太監力促之,始北去,賊已飽掠入山矣。已,淅川陷,良玉擁兵不救。以六安破賊功,詔落職戴罪,尋復之。
  • 賊東下襲六合,攻天長,分掠瓜洲、儀真,破盱眙。良玉堅不肯救,令中州士大夫合疏留己。

就崇禎十年初期的種種情況而言,左良玉不僅多次違抗命令,消極作戰,甚至不去作戰,而且還縱容自己的部下“掠婦女”。可見,左良玉本身就不是一個能忠君愛國的將領,充其量算是一個大軍閥。

左良玉手下的兵將,也都是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招募的,有破產的農民,有市井混混,也有農民軍投降然後被編入軍隊的,這些兵馬,從實質上來說,都是左良玉的私人軍隊——這也是明朝末年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明朝的衛所制和軍戶制早已衰落,明朝的正規軍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力,明朝後期,但凡是能打的軍隊——戚家軍,遼東軍,天雄軍,秦軍,都是私人武裝。

但左良玉的軍隊,因為成分負責,且疏於操練,所以戰鬥力並不高。李自成後來和左良玉在朱仙鎮一帶作戰,雙方兵力均是十餘萬,相差不遠,但李自成卻大勝左良玉。由此可見,左良玉的軍隊,早已經是一群烏合之眾。等到明朝滅亡之時,左良玉在武昌號稱兵馬一百萬,據記載實際上是八十萬。

如果這是真的,不妨想一想,從朱仙鎮大敗到李自成攻陷北京,不過短短兩年,左良玉居然能召集八十萬大軍,這種速度,必然難以保障軍隊的質量。所以,左良玉即使去援救崇禎,那也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再者,當時左良玉正在武昌,離北京城有幾百公里,從得到消息到出兵,根本來不及。因此,明朝最後空有左良玉八十萬大軍,還是免不了滅亡的命運。


庭州行者


《明史》說左良玉擁兵八十萬,是號稱百萬大軍。總之在當時左良玉的確有大量的兵,那麼他為何見死不救?

不是明兵是左兵

明朝的軍和兵還是有點區別,明朝的軍制是衛所制度,世代為軍人,這種就稱為“軍”。時間推移,衛所制度逐漸廢弛,就得靠募兵來打仗,這就是“兵”。到了明末,衛所制度就是一個擺設了,真正打仗基本上都是招募來的兵。

衛所制度裡面的軍都是世襲,是聽明朝廷調遣,而募的兵則是將帥自己挑選。到了崇禎年間,朝廷財政入不敷出更加嚴重,有時候都是將帥自己掏腰包來募兵了,而且這時候有些都在把這些募兵當成自己的私兵,朝廷也管不了,有些已有藩鎮之勢,這其中當屬左良玉的兵最多,在當時都號稱是左良玉的“左兵”了。



自私自利

既然左良玉手底下的兵都是“左兵”了,那麼左良玉為人如何呢?若是忠心為朝廷但也無妨,可惜左良玉不是戚繼光、俞大猷等即使有聽命於他們自己的精兵,但還是為朝廷效力。而左良玉雖然所擁重兵,但是到崇禎末年基本上是保全自己的實力,根本就沒有主動上奏朝廷去和李自成死拼,儼然就是一個割據地方不聽朝廷調遣也不管朝廷死活的軍閥。


也救不了大明

崇禎十七年的二月二十八日,崇禎皇帝詔告“徵天下兵勤王”。即使這時候左良玉突然轉性不想保全自己實力,想保駕大明朝廷了,但這時候左良玉在武昌,三月十九日左右,京城被李自成攻下。左良玉雖然兵多,他在崇禎後期為了保全實力,基本上很少去拼殺了,缺乏實戰就缺乏戰鬥力,而且當時很多就是湊數的烏合之眾,叫一幫戰鬥力不高的兵急行軍到京城,然後與和士氣正旺盛的李自成部下作戰,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敗多勝少。



正因為左良玉不聽朝廷的調遣,而且當時左良玉的兵精兵強將越來越少,濫竽充數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還離那麼遠,故崇禎也沒有指望他來勤王。崇禎當時就特別調令了就近三個將領“率兵入衛”,分別是吳三桂、唐通、劉澤清,最後“入衛”的也就唐通的八千人,而這人雖然率兵入衛但是沒幾天就投降了。

所以皇權的衰落崇禎敗亡原因之一,而皇權的衰落左良玉當然就可以見死不救了。貪生怕死是京城很快就失守的原因之二,而貪生怕死也適用於當時的左良玉以及他的兵,故即使入衛了很快有很多人也會投降。


淡看天上月


從古代軍隊戰鬥力來說很好理解。百萬軍隊沒有系統訓練和戰鬥意志就和一百萬烏合之眾沒區別,很不幸左部就是這樣一隻“軍隊“,適合打順風仗一旦遇到戰鬥意志比你堅定的部隊哪怕比你人少結果也是一潰而散。從漢朝之後軍隊的招募從良家子變成了農夫直接的影響就是戰鬥力下降,大多數王朝的軍隊守城有餘進攻不足更別提野戰了。。。只有少數精銳部隊可以做到高強度行軍戰鬥。左部並不是精銳他的直系衛隊甚至都比不過天雄軍。


蘑菇小個子341


擁兵百萬那只是號稱,實際上左良玉的部隊遠遠沒有這麼多,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左良玉根本無法控制他自己的軍隊,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左良玉無法進軍北京。

據《明史》記載記載,崇禎十五年,左良玉士兵崩潰,最後被李自成追擊,敗討到武昌時,只有二十萬人。

至武昌,從楚王乞二十萬人餉

而後在弘光年間,才變成八十萬人,號稱百萬

良玉兵八十萬,號百萬

但是在崇禎十七年三月,給事中左懋第催促左良玉進兵,左良玉的部隊遠遠沒有沒有百萬之多,最多也就是二十萬人。

而且這二十萬人左良玉根本不能夠控制。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看左良玉下的命令,部隊到底會不會執行:

1.同樣是在崇禎十七年三月,當時的左良玉的部隊聽說北京陷落,崇禎帝不知道去向時。左良玉手下的將領紛紛上言要求左良玉引兵東下江南,在南京擁立新君,當時的左良玉大哭,史書說“慟哭”,誓死不從。事情最後的解決是副將士秀奮說:“不聽從左公命令的人,我就殺掉他。”然後士秀奮並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斷長江航線,左良玉當時拿出自己所藏的金銀財物大約2,3萬兩賞賜給各位將領,這個時候左良玉的部將才不提南下的事情。

2.左良玉的監軍御史黃澍當時在南京仗著良玉的勢力當面頂撞了馬士英、阮大鋮,結果馬士英、阮大鋮想要抓住黃澍,黃澍於是跑到了左良玉的軍中,左良玉拒絕交出黃澍。但是黃澍暗地裡和左良玉的三十六營大將結盟藉口崇禎的太子已經南還,要求討伐馬士英,當時的左良玉已經病重,黃澍此舉之後,大軍便向東進發至九江,當時的左良玉邀請總督袁繼鹹面談崇禎的太子南還和討伐馬士英的事情,袁繼鹹怒斥左良玉,但是左良玉的部將郝效忠就偷偷入城,搶掠百姓,縱火燒城,左良玉在船上看到城中的火光,只說一句:“予負袁公

”,嘔血數升當夜去世。

那麼左良玉為什麼控制不住自己的部隊?因為第一左良玉真正的親信部隊早就打光了,身邊剩下的群都是降將,而且有些還是打著左良玉旗號的降將。第二左良玉的部隊惡性膨脹,朝廷沒有軍餉,又造成了這支部隊的以劫掠為生。

第一點《明史》上有一句話正好可以概括第一點:

然親軍愛將大半死,而降人不奉約束,良玉亦漸衰多病

這就是為什麼左良玉無法控制部隊的原因,早期的左良玉在和張獻忠等農民軍的作戰都是很勇猛的,張獻忠幾次都差點被左良玉抓住,比如崇禎十一年正月,當時的左良玉和總兵陳洪範在鄖西大敗農民軍,張獻忠那個時候想要襲擊南陽,結果被左良玉識破,左良玉追殺張獻忠,射了兩箭,射中張獻忠的肩膀,又揮刀猛砍,張獻忠血流滿面。如果不是張獻忠的部下及時援救,就沒有大西的張獻忠。再比如崇禎十三年,左良玉在川陝交界的平利一帶與張獻忠遭遇,張獻忠大敗,張獻忠的妻妾都被捕,又是一次大勝。最後在崇禎十四年五月依舊是大勝張獻忠,當時的張獻忠屁股中箭,負重傷連夜逃跑。

但是左良玉雖然連勝張獻忠,但是他的親軍也在對張獻忠的戰爭裡消耗殆盡,在崇禎十二年七月,在羅猴山遭到伏擊,當時的左良玉大敗,當時的左良玉軍符印信盡失,棄軍資千萬餘,士卒死者萬人。其實也是在這裡之後大批降將開始加入左良玉的部隊,比如農民軍過天星惠登相。此後不過幾年的時間裡,左良玉連敗於李自成,最後逃到了武昌,一方面是李自成的部隊相比較於張獻忠確實有戰鬥力,另一方面也是左良玉的部隊質量開始下滑的一個標誌。

然後就是有大批人打著左良玉的旗號劫掠,比如蘄州守將王允成。

當是時,降兵叛卒率假左軍號恣剽掠,蘄州守將王允成為亂首,破建德,劫池陽,去蕪湖四十里,泊舟三山、荻港,漕艘鹽舶盡奪以載

第二點就是兵糧的短缺,左良玉最早是邊將,從昌平帶來的人馬不過兩千人,但是在崇禎末年左良玉的兵馬多大八十萬,號稱百萬。比如在朱仙鎮戰役中,那個時候的左良玉就已經有人馬三十萬,但是實際上朝廷給予的兵額只有四萬人,到了在襄陽的時候,兵馬有二十餘萬,但是實際上記錄在朝廷的兵額只有兩萬五千人。也就是左良玉的大部分軍隊是沒有軍餉的,怎麼辦呢?這些軍隊不事生產,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搶呀,這些軍隊不可能坐著餓死,於是就陷入惡性循環。軍隊去搶糧食,然後造成了更多的流民,流民更多,農民軍的勢力越大,最後反過來對付政府軍,政府軍為了鎮壓,又要招兵。這並不是左良玉的個例,當時明朝末年的將領很多都是這樣維持生存。

所以明面上左良玉擁兵百萬,實際上這支部隊他控制不住,他就算想要支援崇禎帝,第一他的部下是否同意,第二又是往北方劫掠而去的救援,意義並不大。


人者仁義也


歷史上的大明王朝也稱得上是一個遠近馳名的王朝了,當時鼎盛的時候,在全世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顯赫的。但是每一個王朝到了末期的時候,自家的江山都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危險境地。大明朝也不例外,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名叫崇禎,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崇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亡國君,因為他手底下的那幫大臣,很多都是吃裡扒外,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當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難道堂堂的大明朝就沒有人能夠站出來為君主分憂的嗎?其實不然,有這麼一個人,他完全有這個能力為崇禎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這個人就是當時手握80多萬重兵的左良玉,那麼號稱有百萬雄師的左良玉為何對崇禎見死不救呢?


儘管他的軍隊號稱百萬雄師,其實真正的主力在朱仙鎮一戰中,早已經傷亡慘重,不成氣候。


再者,早前幫助崇禎的人並沒有什麼好下場,這也使得左良玉有了後顧之憂。最先勤王的是袁崇煥,但是他最後成功進入到北京城之後,落得一個被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除了袁崇煥之外,第二個勤王的孫傳庭的下場也很悽慘,在監獄裡差點把牢底坐穿,出來的時候,耳朵已經不中用了。


所以有這兩個前車之鑑,即便是北京城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左良玉也只好按兵不動。其實當年不僅僅是左良玉一人有這個能力,只不過左良玉是最合適的援兵。


還有一個能援助北京城的就是遼東的吳三桂,他的鐵騎驍勇善戰,吳三桂如果能率領自己的鐵騎助崇禎一臂之力的話,那麼又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但是此二人想到袁崇煥和孫傳庭後來的下場,便覺得崇禎不靠譜。如果崇禎最後在背地裡玩起卸磨殺驢的把戲,他們的援助也就毫無意義了,說不定還會搭上自己的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