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超過五千元,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方程式182855835


首先要界定一下這個退休金的含義,如果這個退休金是符合國家規定發放的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金,那麼無論拿多少都不需要納稅,因為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規定的免稅項目包括退休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如果這個退休金的含義很含糊,籠統的指退休之後拿到的所有收入,那麼就要界定這個收入的組成,在這個收入中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金和基本養老金是免稅的。但是其他的收入,這就不是免稅的收入,需要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比如說一個人退休後拿到的各種收入合計有10000元,其中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費是4000元,然後還有企業年金2000元,還有一些稿酬或者勞務報酬1000元,再就業等方面的收入3000元。那麼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首先4000元是免稅的,剩下的6000元,所以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需要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是稿酬和勞務報酬,是屬於支付單位代扣代繳的,也就是說這1000元不是個人直接交納,而是在支付給你費用的單位,在支付費用時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假設這1000元是勞務報酬,那麼他要先扣除800元費用(不到4000元的,直接扣除800,超過4000元的,扣除20%的費用),然後再按20%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1000-800)×20%=40元。


那麼還有企業年金2000元和再就業的3000元也需要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過,退休之後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仍然可以每個月扣除5000元,所以在這兩項收入的5000元在扣除5000元之後,就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

撰文:左刀三爺 覺得好就關注,不好就拍磚!其他需求可以私信我。


左刀三爺聊財稅


退休金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新版個稅如何計算

新版個稅是採用累計預扣法。

當月個稅 =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預扣率)- 速算扣除數 - 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 (當年扣除五險一金後的累計工資 - 5000×月數 - 累計免稅收入 - 累計專項扣除和附加扣除等)

由公式可以看出,個稅並不是按照單月的工資來計算,而是按照當年的累計工資來計算的。舉個例子:每個月扣除五險一金後的稅後工資為1.1萬,沒有其它專項扣除和免稅收入,那麼每個月的個稅為(稅率表如下圖):

1月:(11000 - 5000)×3% - 0 = 180元

2月:(22000 – 5000×2)×3% - 0 - 180 = 180元

3月:(33000 – 5000×3)×3% - 0 - 180×2 = 180元

4月:(44000 – 5000×4)×3% - 0 - 180×3 = 180元

5月:(55000 – 5000×5)×3% - 0 - 180×4 = 180元

6月:(66000 – 5000×6)×3% - 0 - 180×5 = 180元

7月:(77000 – 5000×7)×10% - 2520 - 1080 = 600元

8月:(88000 – 5000×8)×10% - 2520 - 1080 - 600 = 600元

……

可見,按照累計預扣法,跟以前的當月工資對應當月稅率並不一樣。上例中從第7月開始稅率變為10%,而不是之前的3%,是因為當年的累計工資達到了一個新的稅率等級。

累計預扣法會交更多的稅嗎

由上例可見,累計預扣法當累計工資越來越多,繳納的個稅會越來越高,可能大家就會覺得累計預扣法是變相增加了個稅。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下圖是換算為按月繳納個稅的稅率表。

可以計算出,按照以前的每月工資計算個稅,那麼1.1萬的工資,每個月的個稅不止180元,而應該是(11000-5000)×10%-210=390元。前幾個會高於累計預扣法,後幾個會低於累計預扣法。全年合計個稅都是4680元,總金額是一樣的。

所以,計算方式的改變,並沒有增加個稅負擔。

哪些收入不需要繳納個稅

根據個稅法,下列項目是免個稅的: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卹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由此可見,退休金免徵個稅也是有法可依。


老萌有個存錢罐


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超過五千元,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答案是不需要繳納,免徵個稅!

有人說,退休金和養老金要分開說,其實現在是一回事,養老金制度已經改革四年了,已經並軌了,以後都叫養老金。即使是以前,但其都是對於晚年的生活保障,性質也是完全相同的,不過是發放渠道不同罷了。

為何退休金或者說養老金超過五千元也不徵稅呢?這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是法律行為。老年人不再工作,發給的養老金,完全是保障晚年生活的,於情於法,都不應該徵稅。下面我們看一下個稅法的具體規定。

這是應當徵稅的項目,從頭看到尾,也找不到養老金或者退休金徵稅的字樣。有人會說,“偶然所得”指的是什麼啊,就是個人中獎、中彩一類的所得,你買彩票得了特等獎一千萬,這得徵稅。

這是免徵個稅的十項,其中第七項明確規定了,養老金、退休費、離休費等,免徵個稅。所以,不論是養老金還是退休金還是離休費,都一樣,不徵個稅,拿的再多也不用徵稅,好好享受安度幸福晚年吧。


當代師說


樓主您好,退休人員退休金如果超過5000元的標準,那麼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因為本身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來說是偏低的,截止到2018年為止,全國平均退休金的標準僅僅只有2600塊錢,所以說絕大多數人的退休金是達不到5000元這樣一個標準的。

那麼實際上這個退休金超過了5000元,也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因為本身退休金來說,大多數人水平是比較低,所以說是不用交這個個人所得稅,即使超過5000元標準的極少數個人,那麼也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個人所得稅主要是針對企業在職職工在扣完五險一金費用以後,那麼自己的這個稅工資實際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那麼就要徵收個人所得稅。當然這個個人所得稅最新的改革方案,實際上還包括一些子女教育費,贍養老人費,繼續教育費,等各類費用支出,剝離以後如果還超過平均每月5000元的標準才會徵收個人所得稅,所以說實際上算是大幅度提高個人所得稅的一個徵收標準了。


社保小達人


退休金無論多少免交個人所得稅。

退休後其他勞務或收入所得,另行計算個稅,但與退休金沒有關係。


教育或法律新視點


不需要。

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養老錢,是參保人員到了退休年齡,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所享受的養老保險資格,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給他們的生活保障。所以無論金額多少都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4條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退休工資、退職費、離休工資、安家費等免徵個人所得稅。

事實上,目前在我們國家,退休人員特別是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普遍是偏低的,根本就達不到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僅管自2005年以來巳經連續14年為企業退休職工上調了養老金,可目前全國退休職工的退休金水平平均只有2700元左右。所以希望國家每年都能為退休人員上調一些養老金,使他們能豐衣足食頤養天年!


葉公來幫忙


退休金不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金是對國家做出貢獻之後,退休之後,由就業單位和個人按比例繳納後,享受的老年生活待遇,與工資或是薪金收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第一,退休金不屬於勞務所得的薪金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七款明確規定,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徵個人所得稅、退休費雖然達到了五千,有的專家愛學者,離休幹部,可能達到萬元以上,但這是按照家規家統一規定發放的,不屬於勞務所得或是薪金所得。

第二,退休人員需要交納所得稅的情形。

一是退休後返聘所得的勞務收入。每年超過六萬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是稿酬收入。比如你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所取得的收入,就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三是炒股收入,存款利息等。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把退休金拿去做投資理財,所取得的收入,是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

四是財產租金、轉讓的收入。租房取得的租金和賣房所取得收入都需要申報個人所得稅

五是偶然所得。包括中獎、繼承、別人捐贈等,都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總之,退休金不屬於勞務所得,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但退休金以外的收入,需要申報交納個人所得稅。


幫兄愛唱歌


樓主您好,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超過5000元,那麼也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因為個人所得稅法明確規定,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完全免徵個人所得稅,所以說無論是否超過5000元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那麼對於退休金來說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因為是免收個人所得稅的。

所以說有些人退休工資可能會高於5000元,比如說有個6000元7000元甚至8000元,那麼無論你拿到手的退休金是多少錢,那麼都會全額髮放給你本人。但是作為退休人員來講,除了自己的退休金之外,比如說你又返聘在原工作單位繼續工作,那麼返聘到原工作單位繼續工作,你這個所獲得的收入那麼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比方說你返聘到原工作單位,你的這個月收入也超過了5000元,那麼就要像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但是隻徵收返聘工作單位給你發放的工資待遇,對於你退休金的收入是完全免徵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不會累加計收你的個人所得。


懂社保


這跟拿多少錢沒有關係。由社保部門發放的基本養老金,無論拿多拿少,都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最新的、第七次修正的《個稅法》對此有明確規定。《個稅法》第四條規定了免徵個稅的項目,其中包括: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規定已經很明確了,也就是說,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是在個稅的免徵範疇之內。基本養老金或退休費超過五千元,不用擔心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裡順帶也說下跟金融有關的個人收入要不要繳個人所得稅。根據《個稅法》規定,有兩項也跟基本養老金一樣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個是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另一個是保險賠款。

一個人退休之後,名義不再跟工作有關,但除了養老金之外,還是有可能會有一些其他的收入來源,這些收入有的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比如有寫作的愛好與興趣,稿酬所得就要繳個人所得稅;比如,還參加了一些投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是要繳個人所得稅的;再比如,財產租賃所得與財產轉讓所得,這跟房子有比較多的關係,現在中國人的家庭資產房子佔比高,有不少人將房子備為養老的補充,目前看可以說是件比較靠譜的事,但是無論是租賃還是轉讓,還是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養老金比較正式的表述要加上前綴“基本”兩個字,就是因為它是基本保障。有數據顯示,2018年平均養老金水平是2500元至2600元之間,相當於5000元的一半左右,說明還有不少人的養老金水平是夠不著5000元的。


波士財經


首先在名字上先給你更正一下,不叫退休費,費是費用的意思,應該是你花掉的,這是你得到的,叫退休費不妥。原來叫退休金,現在叫養老金。養老金是用來養老的,是你上班時交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的一種生活保障,是不用交個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