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老人70歲,甚至80歲了還在種地工作,大家怎麼看呢?

山東田園野狼


在現在這個經濟社會,只要老人能幹他就不會閒著,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去城市工作了,家裡的地沒人種了,雖說有些兒女也願意父母和他去城市享福,但有些父母在城裡住不慣,不如家裡的老窩,種著哪點地舒服。

另外老人也覺得兒女在外不容易,不想和兒女要錢花,只要自己能幹,就不歇著,收入點自己花著方便,省得老和兒女要錢花,還讓有些兒女心煩,萬一兒女也沒有他們咋辦,

老人不閒著幹,萬一兒女手頭緊她們還可以給兒女添點微薄之力。


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1


一是為了生活必須幹,二是因為老人一輩子幹慣了,讓他閒下來他根本就閒不住。就像我母親一樣。每天忙得像個陀螺轉個不停。可是在我們看來她都做的是些無用功。根本做不做都無所謂的事。但是你要她別做她又覺得閒得發慌


驍驍媽


農村人嘛很正常,我家往上幾代都是農民,農民就是靠勞動力吃飯,勤勞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勤勞的農村人,只要能動,都是在地裡頭,農村有做不完的活,幹不完的事。包括我的父母,現在也60多歲了,讓他們多休息,可是閒不住,在屋裡頭就走來走去,磨手磨腳,非得找點事情做。有時候看他們累的慌,你還得放下臉吼幾聲,他們才會休息。所以看到農村有70、80歲的老人在地裡幹活,不用大驚小怪,不是子女不孝順,是我們農村人的一種傳統,就是隻要能動,都要自食其力,都要想著為子女減輕負擔,有點零花錢就給孫子孫女買點吃的玩的,或者孫子孫女回家的時候給點紅包,過年給壓歲錢,看到子子孫孫臉上的笑容老人心中的喜悅之情無以言表,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江湖人不言江湖


我奶奶就是這樣子,今年86歲駝背了也去幹農活,我們不讓她去,她就偷偷的去,她說覺得不幹活難受太清閒不習慣,之前村裡很多人都以為我爸虐待老人,後來大家知道,也習慣了,她愛幹就隨她去,開心就好,他們那個年紀出生於非常辛苦的年代,那個年代田地屬於生產大隊,還沒分田到戶,每餐只有一點點米飯,相當於我們現在半碗飯,買米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油要油票,他們經歷過太多的苦難,記得小時候吃完晩飯,奶奶和爸爸就聊起以前的事,小時候還記得奶奶衣服是縫縫補補,有客人來才換上新衣服,很多新衣服就是放著也捨不得穿,我們吃剩餘的米飯她偷偷吃起來,非常節儉。最後祝奶奶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稻草人0724


你好,我是蔓蔓,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想說我家就是農村的,地地道道的農村人,父母也馬上將近六十歲了,每天忙忙碌碌的,不停歇。農村人嗎,就是喜歡幹活,也沒有什麼本事,就是物作點農活,一雙勤勞的雙手在不停的工作,即使年邁八十了也停不下來,自家地裡種點蔬菜,吃著方便,像我奶奶就八十多了,還去地裡幹過呢,不讓她去就不行,她非要去,因為在她年輕的那個年代還是窮人的生活,我奶奶給我講過她那時候還吃過樹葉呢,那時的人太苦了,難以想象,我還應該慶幸自己生在了這個年代,所以現在的老人為什麼都喜歡下地幹活,因為他們從苦日子走過來的,自己自食其果,對糧食也是極愛有加,在他們眼裡不能浪費一滴糧食,那時候並說吃白麵饃饃了,就是吃個玉米麵的窩窩頭都是多麼幸福的事情,現在就算兒女多孝順,不讓他們去地裡幹活,可他們就是停不下腳步,喜歡去地裡幹活,只要身體還健壯,只要地裡有活幹,必須去,我們應該佩服他們的精神,為他們的加油,為他們驕傲。





蔓蔓的生活


農村人這個年紀的基本都是幹了一輩子活了。我媽快八十了,每天作息規律可好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不閒著,她自己說的,閒著難受,就願意幹活。我媽可是不缺錢,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攢了幾十萬。我們有時逗她,要幫著她把錢花了,可把我老孃嚇壞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緣續夢琳


我覺得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而且一輩子呆在農村的人到了50歲_70歲這個年齡段,在家坐不住,坐久了就感覺全身上下不舒服,只有出去山上或者田地裡乾點農活,他們年齡大了幹農活不是為了什麼,只是想鍛鍊身體,並不是他們的兒了女兒無能,不孝,其實他們不幹活也吃不完。


鄉村大世界S


農村的生活環境真的適合老年人安度晚年。空氣好,水質好。我奶奶今年89歲,爺爺88歲了,兩老生活心態好,不僅可以自理,而且自己還種了些許蔬菜瓜果。前幾年還會去山上撿些柴火和一些山貨。老人們都閒不住,只要自己還能動手,都不願意閒下來。不過適量的運動和農活有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我們老家屬於長壽村,80歲以上的老年人很多,甚至有些能活到100多歲。我覺得長壽的秘訣跟居住環境和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A創業農民


原因很簡單唄,這代老人,鑄就了一雙粗糙而有力的雙手,從小就種慣的田土,大半生依靠自己的雙手種出了五穀雜糧,養育了一代又一代,這些老人在這片土地上祖輩輩過慣的地方,對於七八十歲的農民來說對土地是很有感情,即使有家財萬貫,七十,八十歲了還是捨不得他那日出日落,朝出晚歸勞作的田間地頭,田土就好像是比喻衣食父母一樣有感情。

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這有兩家的老人,分別是男老人,老婦人,都以七十多歲,他們的兒子媳婦、孫子都在縣城做生意,讀書,也就照顧不上家裡老人,只好不耍他們的父母不要種田土,吃好玩好行。於是就把稻田承包給別人種去了。可是這兩位老人又揹著兒子去取回來自己種,一直種到八十多歲才不種。每當看到那位老婦人牽著自己養的一頭大水牛在水田裡來回自如的哼起催牛的聲音,我們也為她固執種田態度想不通😊都議論她有福不會享,偏要種田。她一直種到八十二歲突然得暴病,在去醫院半路上就不行了才撒手。


吳玉香


農村七八十歲的老人還在勞作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那年代的人吃苦耐勞,勤勞慣了,身體好的話會一直幹活!第二,就是農村條件差,沒有退休金,導致他們手頭沒錢所以還得勞動賺錢。第三,在老人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越勤勞越健康,幹活的同時也煅煉身體,生命在於運動!只要營養跟得上農村人比城裡人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