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遠嫁他鄉,最放不下心的一件事是什麼?

黑白文章澤淵詩


我認為探春遠嫁他鄉,最放心不下的是生身母親趙姨娘與親弟弟賈環將來的生活與命運。

探春的生母趙姨娘,是家奴的女兒,她地位低下甚至不如買來的丫頭,自己性情又粗俗無賴,她與潑皮招人煩的兒子賈環,在賈府是很不受人待見與尊重的存在。

所幸探春從小在老太太與王夫人這邊長大,未多受母親調教與影響,長大後才情過人,有理想、有抱負,她辦事利落,敢說敢為。在賈府的上上下下,探春與母親及弟弟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

聰明懂事的探春,從小就明白自己的身份,比母親和弟弟多了幾分乖巧與自知之明,對他們母子其實是恨鐵不成鋼,並非真實的藐視。但從面兒上,對他們不是輕視,就是訓斥,儼然是一副主子對待奴才的做派,對親孃的態度甚至還不如一些丫環。

“庶出、姨娘養的”這個標籤,是探春深藏心底的最痛處,但母親偏偏不明事理,總傷及女兒軟肋,自己的兄弟去世,她想以女兒舅舅的名義找探春多要些撫卹銀子,結果招來女兒一通訓斥。在當時封建制度下,探春只能尊王夫人為母親,她只能認王夫人的兄弟為舅舅,雖然與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趙姨娘的兄弟,自己的親舅舅,是不能承認的,他只是個奴才而已。探春當時身為管家,也只能這麼做,趙姨娘只是為女兒在添亂。

探春因為是姨娘生的,哪怕自己再優秀,再志高才精,也是無法擺脫庶出的身份,自己是沒有資格像元春一樣入選皇宮,只能作為家族的犧牲品去和親遠嫁外蕃。

探春遠嫁時,她枉費心機一直討好的、平時看似很看重自己、 疼愛自己的王夫人,表現得冷漠無情,而真正悲痛欲絕的還是自己的生身母親趙姨娘……

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探春才體會到了什麼是骨肉連心,什麼是撕心裂肺,什麼是悔恨內疚。哀痛之餘,她心裡最最放心不下的肯定不是賈母,不是王夫人,也不是賈寶玉,更不是王熙鳳,而是一直備受欺壓、苟且偷生、低三下四的親孃與弟弟,自己若在,或許還能想辦法拽一拽,拉一拉,保一保。可是,也許已沒有也許……

而此時,探春也只能把“分骨肉”來唱:

一帆風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

告爹孃

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

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

莫牽連

奴去也 莫牽連

奴去也 莫牽連

……


老武小侃


探春為了家族遠嫁,她最放心不下的人是生母趙姨娘。

因為探春不管趙姨娘叫媽,不認趙國基為舅舅,只認沒有血緣關係的王子騰為舅舅。所以認為探春冷血,沒有親情,對生母不好。

其實,我們冤枉探春了。在那個年代,庶出的孩子屬於嫡母,不屬於姨娘。探春只能認王夫人為母親,認王子騰為舅舅。探春不叫趙姨娘為母親是封建倫理的要求。

探春對趙姨娘還蠻關心。

趙姨娘和小丫頭打架,探春急忙來救駕。她對李紈說,趙姨娘沒心機,肯定是被人當槍使了。

趙姨娘和探春的關係不錯。一次趙姨娘來看黛玉,黛玉心裡核計:一定是趙姨娘去看探春,順道來看看她。

潤楊總覺得,趙姨娘在探春管家時,要求探春多賞趙國基喪葬費,是甘當靶子,讓探春殺雞儆猴,立威管家。

探春應該明白趙姨娘的苦心,她以自己的方式愛護趙姨娘。

趙姨娘讓彩霞偷玫瑰露,平兒把事情壓下來,就是看在探春的面子上。

平兒說:“我只怕又傷著一個好人的體面。別人都別管,這一個人豈不又生氣?我可憐的是她,不肯為打老鼠傷了玉瓶”。於是寶玉瞞贓,保全了趙姨娘。

探春走後,趙姨娘沒有了她的照應,在榮國府裡會更加艱難。

她在家裡,尚且有小戲子敢打趙姨娘,敢罵她“梅香拜把子”是奴才,如果探春走了,留下趙姨娘,探春會擔心親孃被人欺負。所以探春放心不下的是趙姨娘。

潤楊閬苑恭候您多時了,歡迎關注 !歡迎關注探討!


潤楊閬苑


作為一名資深《紅樓夢》粉絲,看了十一遍《紅樓夢》,尤其又看了幾遍電視劇,對於探春遠嫁的場景記憶深刻。探春遠嫁他鄉,臨別時依依不捨,我覺得她最放不下的人是她的生母趙姨娘和弟弟賈環,尤其是趙姨娘。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中,探春和生母趙姨娘表面的關係不太好,探春給賈寶玉做鞋,而沒有給賈環做鞋,引起了趙姨娘的不滿,在探春暫時打理榮國府的時候,也沒有給趙姨娘特殊的照顧,等等類似的事情很多。按照封建社會的制度,探春是庶出,王夫人是嫡母,自己的母親不能稱之為母親,要稱王夫人為母親,賈環都比趙姨娘的地位高。探春親王夫人遠趙姨娘的行為得到的王夫人的認可和喜愛。個人覺得探春未必是真的親王夫人遠趙姨娘,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探春這樣的選擇更像是對自己和趙姨娘的一種保護,試想如果探春和趙姨娘過於親近,得不到王夫人和賈家眾人的認可,庶出的身份將使她和趙姨娘及賈環的生存更加艱難。對趙姨娘的真情實感在遠嫁時再也掩飾不住而流露出來,畢竟是生母和親弟弟,怎麼能輕易割捨得下!探春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lyl千江月


探春是賈府的三小姐,是賈政和趙姨娘所生,用那個社會里的話來說就是庶出。雖然探春是個庶出的姑娘,但是卻是整個賈府最有見識的姑娘,鳳姐兒都知道她是與眾不同的,連平兒都說“二奶奶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頭就只單畏懼這個三姑娘。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最後作為王妃遠嫁他鄉,避免了看到賈府一敗塗地的慘劇。那麼探春遠嫁他鄉,像斷線的風箏一去不復返,賈府裡面誰才是探春最放心不下的人呢?其實,這個問題在她的判詞裡寫得很清楚了,“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探春最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爹孃,即自己的父親賈政和生母趙姨娘和王夫人,在這三人中,父親賈政又是探春最牽掛的人。

首先,探春非常明白自己家當時的處境,經過了抄檢大觀園,賈府的下坡路越來越明顯,當時探春的告誡就是警語: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說著,不覺流下淚來。自己家是大族人家父親賈政雖然不具體管家,卻是整個榮國府名正言順的當家人,而且還是朝廷命官。雖然有大姐姐在皇宮裡是靠山,但是誰也不敢保證就能萬無一失,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賈政首當其衝,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人。而如果賈政受到衝擊,那麼接下來整個家族就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受到牽連。這樣的道理只有探春懂得,賈府裡的其他太太小姐們直到現在都還被歌舞昇平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在私下裡為自己的那點利益斤斤計較。

其次,自己的生母趙姨娘也是探春牽掛的人,趙姨娘不受人待見,見識短,經常被人當槍使,惹出事端,但是探春深知只要自己的父親賈政還在,就沒有人敢對趙姨娘太出格。就像自己在賈府,很多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和她計較一樣。同樣,賈母王夫人鳳姐等看在賈政的面子上也不至於太難為了趙姨娘。也就是說,只要賈政平安無恙,趙姨娘在賈府就有立足之地,自己就不用擔心。

再次,探春牽掛的還有自己的弟弟賈環,雖然現在還不太成器,但是,只要有父親賈政在,賈環就不敢做為非作歹的事情。在書中,賈環見了他父親就唬得筋骨酥軟,就說明賈政對兒子的管教還是非常嚴厲的,這點探春看的還是相當明白的。所以,只要父親在,弟弟賈環就是賈府正牌的三爺,雖然不敢指望他將來拜相封侯,也不至於走上邪路,守住這一份家業還是能夠的。

綜上所述,以探春的見識和對自己家族的認知,生母趙姨娘和同母弟弟賈環並不是她最放心不下的人,那個庇護著生母和胞弟的父親才是自己最牽掛的人。


石徑斜


一般而言,女兒遠嫁,最放不下心的,當然應該是父母。《紅樓夢曲》“分骨肉”就是最好證明“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不同的是縱觀《紅樓夢》全書,探春遠嫁,放心不下的,並不是生母趙姨娘,而是其父賈政和王夫人。


老兵4200


很高興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探春是賈府的幾個孫女裡面,最有才華和擔當的,她雖然是偏房趙姨娘所生,地位不如元春,寶玉,但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主見還有才能,深得賈母,王夫人和鳳姐的喜歡。

讓探春最失望的就是自己的親身母親趙姨娘,還有親弟弟賈環,這兩個人是探春最親近的人,但是沒有什麼大局觀念,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搞的雞飛狗跳,讓探春下不了臺。簡直堪稱“最損親友團”。

探春是一個將局勢看得非常清楚明白的人。在協理大觀園的時候,她就看出賈府開支太大,收入減少,所以做了一些改革。抄檢大觀園,探春更是覺得家族的衰落已成定勢——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家族都是從自家內部開始敗的,開始自己人整自己人開始的。

探春遠嫁是迫於無奈,但是她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探春遠嫁最擔心的事情應該有兩件。第一件就是自己的母親趙姨娘和賈環。探春在身邊,有時還可以給他們提醒一下,不受下人或者小人唆使,惹禍生事。自己不在身邊,趙姨娘和賈環只會被人當槍使,前程堪憂。

第二件事情,賈府的管理會陷入困境。探春在時,鳳姐就身體不好,探春還幫忙管理過一段時間。放眼賈府,出了鳳姐,沒有人再能管理賈府(雖然鳳姐也是自身難保)。當家才知當家的難處。

探春非常懂事,則很有管理才能。做人有擔當,很大氣。也很關心家族的興衰存亡。賈母中秋節賞月,陪在身邊最後剩下來的孫子輩的,就是探春。只是她也無能為力,迴天無術。只能遠嫁,空嘆息。


江邊李


探春遠嫁他鄉,最放不下心的她的曾經。也只有在回憶裡,她才有家,有詩社,有理家,有歡樂,有責任……

探春是個有遠見的女子,她早已看岀賈府早就岌岌可危。

抄撿大觀園時,探春便說:

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如今日真的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家族,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就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賈府內部的矛盾無法協調,早就使人與人之間像烏眼的雞,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賈府的主人階層墮落、腐化、淫蕩,每天烏煙瘴氣地活著,沒有人關心這大家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賈敬這位長房長孫,自己當不起這樣的責任,乾脆躲進道士堆裡去了!留下寧國府給賈珍、賈蓉這樣的無恥之徒,不孝子孫!

賈赦也是個花天酒地的敗家之子。賈政呢?偏又幾分書生氣,理不清這些俗務。

探春是賈府不多的真正有家族擔當的人!她精明能幹,極有才華,人稱玫瑰花。

可惜,探春的肩膀太嫩!這樣一個腐朽的大家族,利益和人際關係都太雜,她真的無力支撐!


在賈母和王夫人那裡,賈府的每位姑娘都被精心培養,然後待價而沽。

為了家族利益,優秀的嫡岀姑娘賈元春被送進皇宮。這等於犧牲了她一生的自由和幸福來換取賈府可能的繁華,對此無人心疼!

賈元春可是王夫人的親女兒,王夫人都捨得!探春,算什麼?不過是趙姨娘的女兒。庶出,是她一生跨不過的一道溝!

迎春已嫁人,在探春和惜春間選一個去和親,去的當然是探春。

用一個庶女封郡主去和親,留下來嫡女惜春可以繼續攀高枝。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 探春,誰會在乎她的眼淚,誰會在乎她的幸福,誰會在乎她的生命!
  • 探春,自己尚無人疼無人顧,哪裡還能有好處去待人?
  • 探春,一嫁幾千裡外,可會有人陪她嗎?平日裡說親道熱的寶哥哥不會,她生母趙姨娘和親弟弟賈環也一定不會!

賈政,這位父親,可會想起還有探春這個女兒?王夫人平日裡讓探春理家這種假意對探春的看中,不過是為自己外甥女嫁到榮國府鋪路。探春遠嫁,也不過會假意流幾滴眼淚,然後享受著探春和親為賈府帶來的虛榮和浮華!

賈母,會想起探春嗎?寶玉、黛玉、湘雲、李紈、賈蘭、鳳姐、巧姐,她身邊的孫輩太多了,少一個探春沒關係!

那就都忘了吧。探春帶著對少女時代的眷戀遠嫁了。她會戀著記憶中的賈府,期望家人平安。

只有記憶裡,探春才能騙自己說賈府有自己親愛的家人。她也只會放不下記憶中的榮國府……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

可實際上,分別後,再無相見的可能。可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深愛探春,會為她說句話!賈府既舍了探春,探春也只能捨去家,從此再無牽連……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薇薇polly愛紅樓


她眼光開闊,格局高遠。早就不滿於當時社會對於女子的禁錮:“我但凡是個男人,走得出去,自去立一番事業”;她具有高超的管理才華,更是勇於改革大觀園弊端,開源節流。她自尊自愛,不因自己的出身而自我設限,結交人以對方的品性為唯一標準。她一身正氣、剛正不阿,以規則為原則,上下整肅。她有勇氣、有胸懷,她沒有陷入內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她深知“覆巢之下無完卵。探春最擔心的是賈府的衰敗,因為遠嫁就很難相見,探春喜歡的人,厭惡的人都在一個賈府。賈母喜歡孫女,所以探春雖是庶女,但是也被養在身邊。王夫人不會和一個庶女有多大計較,因為再優秀也不會和寶玉爭家產,所以把探春教育的知書達理。探春雖然討厭自己的出身,不喜歡趙姨娘與趙環,但是探春也是牽掛他們。沒有了探春的保護,趙姨娘和賈環生活會更難過,兩個都沒本事,沒能力,又不安分,探春肯定也憂心。如果賈府在,他們活的不好,如果賈府不在了,他們會更慘,所以說探春最放不下的就是賈府能撐多久。




朵朵花兒水中游


應該是趙姨娘和賈環。這兩個人雖然可惡,但改變不了是探春的至親這一事實。這兩個人又是最不讓人省心的,本身在賈府人微言輕,加上言行不檢點,更讓眾人不待見,探春遠嫁,自然對這兩個人免不了牽掛。


故鄉在山那邊


遠嫁女兒,遠離關心養育之恩父母,對不起父母,最不放心父母,歲月不饒人,父母會老的,歲數大了會孤獨的,要人陪伴,關愛的,多陪伴,遠嫁女最不放心的事情,也是心裡最牽掛的,兒女總嫁的和分開的,痛心的,最不放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