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給別人夾菜,看似熱情,別人不一定滿意”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吃飯時,給人夾菜——看似很熱情、關心對方,實際上不尊重對方。

1,被夾菜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吃什麼、不想吃什麼、有無忌口。夾菜者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自以為是地對別人好——我不必考慮你的感受,我只需要考慮我的感受;我不必從你的角度出發,我只從我的角度出發。

2,夾菜行為帶有強迫意味。你自作主張地給別人夾菜,別人是吃還是不吃?不吃的話,就是不給你面子打你臉;吃的話,實在噁心不舒服。你說是吃還是不吃?

3,被夾菜者完全擁有獨立夾菜的能力,且不費任何力氣,絲毫不需要別人幫忙。給別人夾菜,使其潛意識中,或多或少地感到被否定。

4,夾菜者會給食物沾上自己的唾液,就算夾菜者沒什麼病、就算剛刷完牙吃完薄荷糖,被夾菜者心裡舒服嗎?

5,夾菜行為的背後的思想淵源,用心理學家武志紅先生提出的概念來說,就是病態共生——我們是一體的,不分你我。這是對獨立人格與自由意志的抹殺。






解析兩性


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潔癖”,哪怕是最親近的人、家人,都很少給別人夾菜的。在我們家我只會給爺爺或者奶奶級別以上的老人夾菜,一是選個肉多的、容易嚼得動的給老人家。二是老人上了年紀手腳也沒有那麼利索,年輕人可以幫助一下。三是老人家都是從艱苦年代過來的,有時候不捨得吃,你夾到她碗裡她就吃了。

在社交中,熱情不一定要靠給對方夾菜來體現,可以喊對方吃菜,倒酒敬酒,幫忙轉菜臺,遞紙巾之類的,儘量避免有食物上的接觸,不然人家表面不說,心裡也是不情願的。也有人認為剛開吃,筷子沒有進過自己嘴巴,給別人夾菜不要緊,但我還是建議不要給對方夾菜。不然你夾過去,對方吃了心裡不舒服,不吃,你心裡不舒服,就會造成比較尷尬的局面。


小娟娟細流水


給別人夾菜,我覺得只是在家庭內合適,比如長輩給晚輩,幫不便的老一輩夾菜,體現了一種關愛與尊重,

但在社交中給別人夾菜,別人確實不一定滿意,因為夾菜的行為,看似熱情,但人是最摸不透的,心思千奇百怪,有些人本來給你關係不好,你想討好他,他反而不給面子,因為他不習慣別人這麼做,因為他不接受你的奉承,我姐夫就是這樣!

還有別人的口味喜好你不一定清楚。

現代人講衛生,如你用自己的筷子夾菜,別人擔心你有傳染病,特別是疫情後人人更要避免近距離接觸!

給別人夾菜還讓別人覺得是拍馬屁,更不願接受你的好意。


花廚


那當然,你用你的筷子給別人夾菜,似乎覺著你很熱情,你有沒有感覺別人的嫌棄啊?再說,你夾的菜是別人喜歡吃的菜嗎?為了不鬧出點讓你尷尬的事情,還是收起你的熱情吧!


賀蘭山上一棵樹


第一,你夾的菜不是定是別人喜歡吃的菜,第二,你夾菜的筷子是不是公用筷,這兩點應該考慮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