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癲佬正傳》,是1986年的一部電影,爾冬升導演處女作,一部像紀錄片的電影,講述社工徐先生的故事,他在一個叫"重生會"的組織,專門幫助精神病患者。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命運的大手,把原本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

徐先生的工作內容:

我們就象調查戶口一樣,每三個月查他們一次,看他們有沒有換地方,有沒有人失蹤,有沒有新的病人加入。

氣溫10度以下就出來發毛氈給他們,刮颱風就帶他們去避風,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如果有問題就儘量想辦法幫他們解決。

社工在香港,如今已經發展的很是成熟。我們國內的大學,雖然現在已經有200多個大學開設有相關專業,但是,這個行業,還處於新興期。

社工有2個含義,一是指社會工作,即在一定的社會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據專業價值觀念、運用專業方法幫助有困難的人或群體走出困境的職業性的活動;二是指社會工作者,即從事社會工作的人。

社工的服務範圍很廣,其中有2條這樣描述:

— 為婦女、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障人士、異地務工者及其他社會弱勢群體服務;

— 為特殊群體、邊緣群體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當我第一次知道"社工"這個詞, 正是通過香港的影視劇,常常會出現很小的配角,自我介紹說:我是XX姑娘,是一名社工,我是來幫你的。

01 我的工作,是走近你,幫助你——工作中的愛

影片開頭,男神梁朝偉出現,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衣著破爛瘋瘋癲癲,並無半點瀟灑神氣。名字也可憐,叫"阿狗"。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就象一個無知的孩子,在市場閒逛,困了,隨便靠在一個肩膀

他出現在菜場,也許只是因為人多好玩,把頭靠向婦人的肩膀,也許只是覺得,她象媽媽。當感覺受辱的婦人,拿著冰塊和小魚砸向他時,他依然只是覺得好玩,還以冰塊,還以小魚。所以不出意外的,肉販拿著刀衝他揮舞時,他也取了刀朝著人群揮舞。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冰塊、小魚,再到刀,在阿狗的心裡,都是遊戲的道具。未來的影帝梁朝偉,用出色的演技詮釋了一個弱智青年。

還好徐先生及時出現,在那麼多人裡面,只有他知道,這個被稱作"癲佬"的小夥子,只是孩子穿著大人的外衣,於是,就象轉移小孩子的注意力一樣,他引導他丟下了刀。一場可能的悲劇,消於無形,社工的力量,就這樣展示出來。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孩子玩危險物品時,家長要做的,是用玩偶代替。

阿狗再次出現,用自殘阻止警察的靠近。但他只對徐先生說,媽媽讓我去死。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媽媽,面對一個令人絕望的孩子,說出了絕望的話,但是卻深深傷害了這個孩子。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媽媽的放棄,導致孩子的絕望。

孩子,渴望自己被看見,被關愛。

武志紅說:心理學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看見,就是愛。不被看見的孩子是缺愛的。

當一個孩子缺愛時,他容易不安,容易煩躁,容易憤怒,他會試圖用喊叫、多動等方式引起別人的關注,這是他尋求幫助的信號。可是如果大人沒有捕捉到這個信號,繼續無視他,當他的努力最後都變得徒勞無功時,這個孩子就會感到絕望,放棄了對愛的渴望和呼喚。內在要麼變得非常憤怒,要麼變得非常麻木。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癒。

但是,何止孩子需要被看見呢?我們每一個人,包括致力於幫助這些非正常“癲佬"的徐先生,都需要被看見。這也是我們生命的價值所在啊。

徐先生了解阿狗,所以他成功化解危機。但是社工工作中的風險,亦可見一斑,正如徐先生自己所言:

我現在照顧的全都是有精神病的,大部分的情緒都不穩定,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到他們的信任,有很多到現在還有危險性,連我自己都不敢走近他們。

其實,即便他照顧的不是精神病,面對的,仍然更多是社會的底層與陰暗面。生活美滿幸福的人,需要社工介入和幫助的,微乎其微。所以,社工的工作,要付出巨大的心力和真誠,才能真正走近受助者,得到他們的認同。

02 我努力幫你,為何你卻不領情——工作中的無奈

徐先生勸三姑婆接受社會福利,住集中公寓,領救濟金,但是老人卻一再拒絕。是什麼讓她覺得住在垃圾堆裡更舒服?冒著風險偷電使用更開心?也許是自由吧,接受救濟,也意味著被管束。流浪久了的人,可能已經不能適應正常人的生活。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阿婆手執武器追劉小姐,彷彿這才能使她走出對陌生人的恐懼

女主劉小姐,記者、專欄作家,跟著徐先生,近距離接觸有精神問題的"癲佬"。她懷著寫"爆款"的目標去做這件事,最初感受到的,是她原本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的"刺激",所以她才會說:

我覺得你的工作滿好玩的,整天對著這些瘋子。我不覺得他們很可憐,說不定他們比我們更開心呢。也許他們有自己的世界,沒有煩惱。不象我們要熬一輩子。

但隨著訪談的深入,她才瞭解到,這是一個多麼悲哀的世界。而這個工作,不但不好玩,還充滿未知的風險。她的表情,也漸漸凝重起來。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精神病者可以結婚生子嗎?當時如日中天的帥氣男神周潤發,貢獻他溫情的一面。

徐先生因為阿松兒子的死去斥責阿明,這個辭職的前同事一番話,讓作為觀眾的我們,也只能感到深深的無奈——你滿懷激情去幫助一個人,但是他卻一次又一次,拒絕你的任何建議,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你努力伸長手,卻怎麼也夠不著他。你的激情,能保持多久?

1年, 兩年?還是十年?

我照顧他們十年了,帶他進出精神病院不知道多少次了。

我跟他說,你不要結婚吧,你連自己都養活不了,他不聽。

我去跟女的爸爸說,你別把女兒嫁給他,他是個瘋子。她爸爸說沒關係,我女兒也是個白痴。

我跟他們說,你們不可以生小孩子的,你們養不活的。他們不聽。

我叫他們避孕,也不肯。

去年他老婆走了,我叫他把那兩個孩子,讓我送到孤兒院去,他死也不肯。

我也很疼他兒子的。我已經盡了力,可是又有什麼用呢?


上個禮拜我已經辭職了。

學習心理學時,老師說,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助人自助的職業。心理諮詢師幫不了來訪者,能做的,只是幫助來訪者挖掘出他自身的力量,靠這個力量跳出心理問題的泥潭。

社工不同,他們要主動去幫助那些受助者,因為他們身上其實是有一項使命的,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社工接觸的,大多是社會底層,他們要幫助這些弱勢人群解決社會問題。因為工作內容和性質,以及受助者的認知所限,他們很容易被誤解、牴觸和抗拒。

不被理解和認同,常常面對社會陰暗面,工作存在風險,社工所揹負的身心壓力,令他們時時產生自我懷疑與否定。電影中阿明的離職,就是這種壓力到極限後的必然——我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面對我無力改變的現實,我選擇離開。

香港社工,持證上崗,收入屬於中產。這些年來,國內社工事業的發展也在良性向前,政府購買相關服務。如果只為賺錢,能做好社工的人,做其他職業也不會太差。

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在工作中體驗到的成就感、價值感,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有句據說是馬雲的名言:員工之所以離職,不外乎2個原因,錢沒給夠,心被傷了。

面對著徒勞無功,難以改變的現實,徐先生的吐槽也是充滿絕望的:

我們做得了什麼,又做得了多少?像我做了差不多二十年,有多少個案是成功的?

你跟著我看那麼多不開心的事幹嘛呢?有空就來看看夜景多好。

03 當我親手扣下扳機,那一點點成就和喜悅,也隨之消失迨盡——工作中的無力

阿全是一個康復者,也是一個被無知和偏見刺激的復發者。他是影片中最大慘劇的締造者,他手中的殺雞刀,造成了數人死亡,給一群小朋友帶去一生的陰影。

他是加害者,但又何嘗不是被害者?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正常人受到精神刺激會生病,康復者受到刺激會復發。秦沛因本片獲得了金馬金像雙料最佳男配。

如果前妻如他所願多點親近兒子,如果醫生讓他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如果劉小姐沒有發佈那篇原意是引起政府關注的文章,如果鄰居們沒有組隊去他家大鬧,如果他們沒有打傷阿全的媽媽,如果他們放棄對他的追趕,如果幼稚園的老師成功藏起刀,如果小朋友的家長沒有大力打門,如果窗戶上沒有防盜網……

普通大眾對於"癲佬",從來都是不解、厭惡的。我也不例外。

有一次,我在選購水果時,旁邊有個瘦瘦的中年婦人,對賣家說:給我一個嚐嚐唄。賣家瞥她一眼問:你有錢嗎?婦人老實地回答說:沒有,可是我想吃。給一個嚐嚐吧。賣家不情願地給了她一個,然後在她還要時,象驅趕蒼蠅一樣把她趕走了。全程我沒有說話,只是在意識到這個婦人精神有問題之後,盡力離她遠一點,同時害怕她突然發狂,甚至做好隨時開溜的準備。

還有一次,和表妹從河邊休閒區走過,長椅上坐著一個老婦人,穿著倒還乾淨,但是披頭散髮的狀態,一邊狠狠拍著椅背,一邊高聲對著空氣叫罵。我和表妹繞著大圈兒過去,生怕惹禍上身。

我們甚至冷漠地認為:這樣的人,活在世上,沒有任何意義。

《烏合之眾》中說:根據讓群體產生興奮的原因,它們所服從的各種衝動,可以是豪爽的或殘忍的、勇猛的或懦弱的,但是這種衝動總是極為強烈,因此個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難以控制它們。

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與其說是阿全是導致慘劇的罪魁禍首,倒不如說,一群衝動的鄰居,在不明情況時,缺乏應有的理智,為慘劇的發生添油加柴並最終點火。

2018年6月,甘肅慶陽,一個原本開朗活潑的高三女孩跳樓自殺。可憐的女孩由於被老師猥褻而抑鬱,當她在樓上坐了4個小時,消防員費盡心思希望解救她,在她的心底,未必不想求生的。但大眾,卻成了壓倒她脆弱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刺激她最終選擇掙脫消防員的手,縱身一跳。

樓下的圍觀者,用冷漠、麻木,暴力催跳,發朋友圈甚至開直播,如果他們能象消防員一樣,給女孩的,都是溫情勸慰,悲劇還會發生嗎?也許事後,午夜夢迴,會有人後悔自己的行為,但在當時,處於群體之中,他們就是象被傳染一樣打開了手機。而且,他們也會象阿全的鄰居們那樣,認定阿全導致了悲劇,不承認自己也曾經加了油。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再美麗的外表,也難以掩飾內心的冷漠。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04 我留下一串編號,傷口不只是瘋子的刀所砍——以身殉職

徐先生的死,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當追熱點的女記者,象最初獵奇的劉小姐一樣,對著阿狗按下快門時,一切便已註定。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影片中,徐先生沒有名字,沒有家庭,墓碑上只有一個社工編號。

受到刺激的阿狗,狂亂中揮刀,狠狠砍斫在徐先生身上。動作太快,那一刻,徐先生看來似乎沒有痛覺,他怔怔地盯著阿狗。而阿狗,則在他的注視下恢復一點理智,這個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象所有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害怕、愧疚,扔掉刀轉身逃跑。

鮮血突然間大量湧出,徐先生踉蹌著坐倒,又慢慢躺倒,他的表情始終是怔怔的,彷彿意識抽離,他仍不肯相信,自己會倒在一心幫助的人刀下。

我們能說他死於阿狗的刀下嗎?如果沒有女記者的閃光燈?那麼他是死於閃光燈嗎?在女記者看來,她只是忠於她的職業。

徐先生的葬禮非常簡單,他幫助過的部分"癲佬"前來送行。黃土之上,只留下一塊寫著編號的墓碑,黃土之下,曾經是鮮活努力去幫助他人的社工。

搜索相關資料時,有一位身患癌症的退休社工,參加馬拉松籌款繼續為他忠愛的事業努力。我想,原本徐先生,也是可以的。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香港退休社工參加馬拉松,籌集善款

面對社會的傷口,社工的清洗力量過於微薄。大眾並不理解"癲佬",電影中那一幕幕悲劇,原本可以避免。現實中,也有太多“人禍”,本不該發生。

如果我們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對自己未知的事物多一些敬畏,閃光燈就不會亮起,徐先生能繼續他的事業。

05 接過你的揹包,繼續走你沒有走完的路——總有人不會放棄

在影片的最後,劉小姐已經完全沒有最初以為的"好玩"。她主動背上徐先生的揹包,開始繼續走他沒有走完的路。

為了男神梁朝偉和周潤發去看的老電影,不料卻發現他們的另一面

劉小姐從震驚和傷痛中站了起來,背上徐先生留下的揹包

當她在鬧市,追逐著想要幫助的人,跑不動的時候,眼前又出現徐先生的身影,和他鼓勵的笑容,於是,繼續奔跑。

爾冬升用電影的語言,默默告訴人們:希望還在,也許我們能做得很少,但只要去做,就能看到曝光。

有網友評論說,這部電影,不該叫《癲佬正傳》,該叫《社工的末路》。也有人說,爾冬升的電影,太現實,也太悲觀消極。

這部取材大膽的電影,即使是3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其現實意義:在這個不完美的社會,面對無力改變的現實,個人能做的事情,有怎樣的價值和影響?

社工是種職業,但這個職業,不是人人可做的。除了需要豐富的知識經驗積累,更要有一顆強大的心,這顆心,能讓自己面對比成功多得多的失敗時,即便有點氣餒也能很快振作;還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主動去幫助,甚至是改造他人的事業,要用愛,走近受助者。

職業是冷的,理智的,而人,卻應該是充滿溫情的。再完善的制度,執行的也是人,同樣的制度之下,面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來做,為什麼竟會有不同的結果?

電影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說:

我曾反覆說過,我作為一個電影人,拍了一部電影的話,觀眾就應當從這部電影中,看到100部他們自己的電影,每一名觀眾都可以看到他自己的電影,這就是我力爭做到的。

好的電影,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這不同取決於人們的思維。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我們對待世界的態度和行動。

在持續的行動中,我們又可以不斷審視和檢驗思維。同樣的事情,我們對它的看法變了,做法變了,即便最終的結果,在表面上沒有改變,但是實質上,它也已經有所不同。

當徐先生心灰意冷要求辭職時,他的上司說:

雖然我們的成功率很低,可是連我們都不做,就沒人做了。

那我們是否可以說,如果做這件事的很少人堅持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多的人看見他,理解他,受到他的影響,那麼,結局就一定會出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

用生命影響生命,也許,是電影想傳達給我們的一種精神。

面對令人無力的困難,似乎總也改變不了的現實,也許我們拼盡全力,也難以成功。但是,只要還在堅持,還擁有希望,激情終將被點燃,未來也終將是光明的。


花了2天的時間寫這篇文章,有一點心力交萃的感覺。也看了許多與社工有關的文章,有人正興致勃勃地從事著這項工作,也有人心灰意冷到離開。

其實,社工的工作既不好玩,也不神秘,個人感覺,目前的社區工作者,民政部門,有做著部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業的細分,社工會越來越多的出現。願他們也能少點錦上添花,多點雪中送炭,行使自己的職業使命。

我是 ,寫治癒的文字,做理性、溫暖的人。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你。喜歡的話,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為遇見留個紀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