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中有哪些產品曾經是軍用品?

我的世界女不懂


實際上,有很多今天看到的民用品,在以前那可都是不折不扣的軍用品。那麼,現在哪些看起來明明很民用的東西,在以前竟然是軍用品呢?

ICU

想必各位小夥伴們都知道,在醫院中有一種搶救室名為“ICU”,也就是常說的重症監護室,用以區別一般的急救室。實際上最早,ICU就是在戰爭期間發明的。

1854年,俄羅斯與英國、法國。土耳其等國在東南歐地區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在戰爭中,著名的南丁·格爾護士率先將重傷的士兵和輕傷的士兵分開,這也是後世ICU的最基本理念。

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攻戰

罐頭食品

戰甲菌每次自己煮火鍋時,總是喜歡打開一罐梅林午餐肉滿足以下口腹之慾。罐頭食品在當下,雖然在軍隊中還有所使用,但早已走入民間,在戶外徒步、遠洋運輸等方面使用甚廣。但是在最初,罐頭食品可是不折不扣的軍用產物。

最早的阿佩特罐頭

在拿破崙帝國時期,法國一共進行了六次同反法聯盟的戰爭。在常年的戰爭下,軍隊急需一種能夠長久保存食物的方法,且不易引起食品風味的變化。

滑鐵盧戰役,也是拿破崙軍事生涯中的最後一次作戰

在這種背景下,1809年,一個法國釀酒師尼古拉斯·阿佩特觀察到,如果把煮熟的食品封進玻璃罐的話,食品將在很長的時間內不會變質。阿佩特很快就發明了一項用玻璃瓶密封保存食品的技術。這項技術一經上報,就獲得了拿破崙的欣賞,還得到了一大筆獎金。

1885年位於布達佩斯的一個罐頭廠

但是受限於早期工業技術的限制,罐頭食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也只有有錢的貴族才能歆享這一食品。

飛行夾克

顧名思義,這種夾克衫一開始就是給飛行員使用的。在二戰之前,有很多飛機還採用的是老舊的非封閉式機艙。在飛行時,由於高度與風速,飛行員需要穿一些比較厚的衣服才行。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飛行夾克

但是在後來嘛,這些衣服看上去很潮,很牛逼,所以漸漸也成為了時尚界的寵兒。其實無獨有偶,燕尾服、戰壕風衣等等,都是從軍用品變成了民用品。

著名奢侈品品牌巴寶莉的“戰壕風衣”系列,其前身就是一戰時期士兵們身上的戰壕風衣,兼具有防水等功效。不過嘛,反正戰甲菌不敢穿著一兩萬一件的大衣在雨裡晃悠


戰甲裝研菌


1、尼龍

這種材質,想必大家也再熟悉不過了,廣泛應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但實際上,尼龍一開始卻是軍用物資。

1938年,美國最大的化學工業公司——杜邦宣佈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種合成纖維——尼龍。它具有耐磨性好、強度高等優點。

美國參戰後,尼龍的軍用價值被進一步發掘,它被廣泛應用於軍服、降落傘、飛機輪胎的簾子布等軍工產品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尼龍開始在其他民用領域快速發展,從絲襪、衣服到地毯、繩索、漁網等都可以看到尼龍的身影……

2、充氣娃娃

沒想到吧,這東西居然也是軍用品。而且,它還不是島國發明的,竟然是素以嚴謹據稱的德軍發明的。

二戰期間,希特勒為了防止自己手下那些“高貴的”日耳曼士兵與非雅利安民族的女性濫交。於是,他下令給希姆萊,務必要製造一款可以替代女性的人形娃娃,來解決士兵的某方面需求。

最終,在1941年9月,德軍成功生產出第一個充氣娃娃。不過,之後隨著德國財政日益吃緊,希特勒把預算都投入到戰場的其他地方去了。所以,德軍就再沒對充氣娃娃進行生產和研發了。

3、太陽眼鏡

這種裝酷“神器”,其實一開始也是軍用品,是為美國空軍特定設計。二戰前,美軍有位飛行員,每次飛行都會被熾熱的陽光烤得頭痛目眩。於是,他便找到當時美國最大的眼鏡製造商——博士倫,看能否研發一款可遮擋陽光的眼鏡。

結果,博士倫還真把這種眼鏡給研發出來了,這便是太陽眼鏡!1937年,太陽眼鏡正式上市,並取名為“Ray-Ban”。二戰期間,太陽眼睛便成為美軍飛行員的標配,被廣應用於軍隊。

4、吉普

吉普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經典的軍用轉民用車型。二戰時期,美國陸軍需要研發一款輕型偵查車款。

於是,在1941年,美國的汽車公司成功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吉普越野車。此後,吉普以其卓越的越野性能,在二戰中得到廣泛應用。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共計有60萬部的吉普車加入戰鬥序列。



這些歷史要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海洛因,想象不到吧。

薩沙看美國援助蘇聯物資清單,驚訝的看到有海洛因。

其實,海洛因的誕生就是用於醫療作用,尤其是軍用。

早期的軍用止疼藥,主要是嗎啡。


早在美國南北戰爭中,雙方都大量採用嗎啡止疼。

當時對於嗎啡的成癮性還不太瞭解,最終導致大量傷員患上所謂的戰爭病。

其實,這就是嗎啡成癮。

戒掉嗎啡的難度很大,一些軍人由此頹廢,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19世紀末,海洛因誕生。德國拜耳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認為,海洛因的效果比嗎啡強得多,成癮性也小。


於是,海洛因一度成為軍用止疼藥,甚至民間將海洛因作為一種止咳處方藥出售,拜耳公司以不會上癮的嗎啡作招徠,當時海洛因極為暢銷。

然而,所謂海洛因不成癮,只是在用藥量極低的情況下,還要短期使用。

很快,拜耳公司就發現,如果濫用海洛因,就會出現遠遠強於嗎啡的成癮性。

化學分析認為,該藥在肝臟中會代謝成嗎啡。

海洛因的藥效更強,很多吸食嗎啡的癮君子改用海洛因。

拜耳公司明知道成癮率奇高,為了利益仍然嘗試隱瞞其危害,最終名譽掃地。

很快,全世界都禁止使用海洛因,將他列為毒品。

話雖如此,由於海洛因的效果比較強,二戰中蘇聯傷員又奇多,經常需要做大手術。

嗎啡的製造量是不夠的,美國就提供一批海洛因給蘇聯用於大手術的鎮痛劑。

猜猜這是啥?


薩沙


風衣

風衣現在是男女皆可穿的一種時裝(Trench Coat),曾經在時尚界、軍政界都非常流行,直到今天在世界範圍內仍然有大批擁躉。然而最早的風衣其實是一種防雨的軍裝。

《生化危機2:重製版》中穿風衣的艾達·王,女人穿風衣自帶一種高冷氣質

三巨頭裡兩個穿風衣,這是約好了嗎

風衣起源於一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上英國和法國的軍官士兵所穿著的雨衣。在美式口語中,這類風衣也直接被稱為雨衣(Raincoat)。當時的風衣有如下幾個典型特徵:

  • 長,罩袍式的大衣莫過膝蓋,如果穿著軍靴,幾乎就看不到褲子;

  • 雙排扣,這個也是延續了幾個世紀以來的歐洲軍裝的傳統;

  • 有一對巨大的衣領,立起後可以完全遮住脖子,用來遮風擋雨。

一戰時期的著風衣(Trench Coat)的士兵


雖然公認風衣是一戰時期產生的,但實際上19世紀中期開始風衣雛形的軍大衣就存在了,只是當時的軍大衣受當時的軍隊風氣影響,做的比較緊身短小,一般不過膝蓋。領子的尺寸也沒那麼誇張。

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身著軍大衣的法國士兵

南北戰爭雙方的將軍穿著的軍大衣


1853年,製衣商人約翰·埃馬裡獲得了一項防雨的化纖材料的專利,並將其應用在了軍衣上,用於給士兵防雨。約翰·埃馬裡聲稱其製作的軍大衣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得到了實際的使用。

約翰·埃馬裡,他的Aquascutum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時裝公司

除此之外, 另一個英國製衣商人托馬斯·布爾貝爾裡也聲稱自己是風衣的發明者。托馬斯發明了一種叫華達呢( gabardine)的防雨材料,並將其應用在了紳士階層的服裝和軍人的軍裝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托馬斯的Burberry公司如今也是一家世界級的時裝公司。至於到底是誰發明的,咱們就不幫著爭論了,反正是英國人發明的。

托馬斯·布爾貝爾裡創立的Burberry,同樣是一家世界級時裝品牌


Aquascutum和Burberry各自的風衣廣告


紙上的宣仔


我是凡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有很多新發明最早都是運用在軍事上,然後才普及到民用。我所知道的有一件東西人們現在生活都離不開它,那就是手機,手機的鼻祖就是軍用品步話機。

下面這張圖像不像最早的大哥大?

在二戰時美國的加爾文公司研發出來的步話機,意思是可以一邊走步一邊說話的機器,在很多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美軍長官手拿步話機,呼叫炮火支援的鏡頭。而研發這個步話機的加爾文公司就是鼎鼎大名的摩托羅拉的前身,因為這個,加爾文賺足了錢,之後更名為摩托羅拉。


有時候很煩的凡人


從軍用品轉為民用的東西有很多,下面我就來列舉幾個:

GPS定位系統。最初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項目,目的是通過一個龐大的座標系,對地點進行精確定位,從而做到精確打擊。後來美國陸續發射了大量的衛星,構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全球定位系統,並推出民用版本。現在我國自主研發使用的北斗定位系統也是一樣的,先是軍用,現在也一樣推出民用版本。



飛機。飛機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也是用作軍事上。由於當時科學技術的落後,飛機開始時緊用於偵察,還不能用於空地打擊,甚至出現敵對雙方飛行員在開飛機時拔槍互射的事情。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大的飛機開始飛上天,才發展成現在的民用客機。



罐頭。罐頭的發明時間相對較早,是18世紀拿破崙帶法國軍團打遍了整個歐洲時期,由於戰線過長後勤也不可能做到就地補寄。很多不易儲存的食品(蔬菜、水果、鮮肉)從後方運到前線後很快便腐爛變質了,為了解決軍糧的黴變問題,拿破崙開出懸賞鼓勵發明防止食品變質的技術裝備。最早的罐頭是用木塞和玻璃瓶製作的,雖然保質效果非常好,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容易破碎。後來英國人作出改良,首先使用鐵皮材料,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鐵皮罐頭。



通信方式。從古代的驛站到近現代的無線電、網絡,這些通信方式剛出現的時候也是為了快速傳遞情報信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使用範圍的擴大也慢慢民用化。


隔壁老楊max


很多答主寫的都是軍用品轉變為民用產品後,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我反其道而行,講一個由軍用品轉化為禍害人類的東西。

眾所周知,冰毒是目前全世界比較流行的合成毒品,逐漸在取代海洛因,成為新一代毒品之王。但你們也許不知道,它的前身就是軍用品,曾經廣泛應用於二戰時間的日本、德國和美國。

冰毒又名甲基苯丙胺,是苯丙胺類興奮劑的衍生物,儘管最初製作出來是為了醫用,例如治療嗜眠症、抗抑鬱症等疾病,但真正讓它們“發揚光大”的是在戰爭上,因為當時的軍隊高層發現苯丙胺的一個特性。

1936年,在德國有個醫學家叫邁耳,他研究苯丙胺後,發現這種物質作用與人體的腎上腺素類似,所以會讓人的中樞神經產生欣快、興奮,如果大劑量服用就能讓人幾天幾夜不知疲倦,一直處於亢奮中。

邁耳把這個研究結果整理成論文發佈了,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然最有興趣的還是軍方。苯丙胺的發源地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日本,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兩大法西斯國家,他們瞭解到苯丙胺有讓人不知疲倦的作用後,便命令科學家儘快製作適合軍用的苯丙胺。

這兩大國家之所以要用苯丙胺,是為了讓自己的士兵在即將發動的侵略戰爭中保持旺盛的戰鬥力,打敗敵人。隨後,苯丙胺從醫學藥物慢慢走向一條“歪門邪道”,是為戰爭的幫兇。

最開始是日本製作出了苯丙胺類軍用興奮劑,並取名“貓目錠 ”、“突擊錠 ”或“空擊錠”。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敢死隊”的隊員們,就是因為在出發前都會服用大量苯丙胺,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才不畏生死的衝向美國艦隊。

據現在的文獻記載,二戰期間,除了日本,意大利、德國、美國等國家的軍隊中都有大量使用。當然最大的濫用群體,還是兩大法西斯國家日本和德國。不僅僅是前線士兵使用苯丙胺,包括當時的納粹元首希特勒也使用。

據英國濫用藥品專家享利博士的研究,納粹元首希特勒之所以對外演講時永遠精神十足,也是因為每次在演講之前,其醫生莫雷爾會給他注射苯丙胺類興奮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希特勒在二戰後期會表現的如此瘋狂與超常思維和舉止。

美國軍方通過情報發現日本、德國軍隊都在大量使用苯丙胺興奮劑後,也不甘人後,命令國內的醫學公司也製作此類興奮劑,然後讓前線的士兵使用,據史資記載,二戰中,美國軍隊至少使用過200萬片甲基苯丙胺。

1945年,二戰結束後,日本為籌集資金重建滿目瘡痍的國土,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將軍隊囤積的苯丙胺類軍需藥品,以“覺醒劑”的名稱,包裝成片劑或針劑的樣式,在國內各藥店和雜貨店出售。

這種“覺醒劑”的製作技術也隨之從軍隊流向社會,被日本黑社會掌握。儘管日本政府後期意識到苯丙胺的危害,下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但已經晚了。日本黑社會開始把製作“覺醒劑”擴散到亞洲各地區,首先是韓國,其次是中國香港、臺灣,以及菲利賓。

韓國電影《麻藥王》正是講述了冰毒在韓國的發展史。

為了方便運輸,日本黑社會把片劑、針劑狀的“覺醒劑”進行改造,將鹽酸取代硫酸進行固體加工,無意中製造出如冰塊一樣晶瑩剔透的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冰毒。

冰毒從日本向外擴散的國際線路為日本—韓國(70年代)、金三角、美國—中國臺灣、香港(80年代)—菲律賓,最後在世界各國蔓延,並迅速打敗海洛因,成為新一代的毒品霸主。


王醫生談精神病


不管在任何時期,軍工產品的科技水平都要領先於民用產品。由於軍工產品的研製成本較高,為了彌補研發成本,很多軍工產品在技術成熟後,都會朝著民用產品的方向轉變。像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最早的時候就是軍工產品。世界上第一臺電腦是美國發明的,它的最初用途是用來計算軍事武器的彈道數據。早期的電腦佔地面積比較大,是一種複雜而龐大的機器,根本不適合家用。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電腦的體型逐漸縮小,由之前的軍用轉變成了商用,並且逐步走進了千家萬戶。


現代人們都非常愛吃的罐頭,也是軍工用品演化而來的。在科技時代來臨之前,戰爭雙方需要打漫長的陣地戰,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軍隊不可能每天都得到新鮮的食物,能夠通過密封保存食物的罐頭因此被髮明出來。在二戰結束後,罐頭開始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了一種風靡一時的美食。特別是牛肉罐頭,在二戰時期深受各國士兵喜愛,二戰後又成為了各國老百姓非常喜歡美味。


整容技術同樣是由軍隊最早發明的,在戰場上士兵們經常會受傷,傷口會留下傷疤影響整體的美觀。為了讓軍官重新找回自信,軍隊裡面的醫生就發明了整容技術。整容剛剛發明的時候,只有軍隊裡面的高級軍官才有機會享用。隨著和平時代的到來,整容逐漸的變成了一種民用醫療。因為愛美之人越來越多,整容行業很快發展壯大,現在不僅女性會整容,一些男性也會整容。

GPS定位技術是美國陸海空軍聯合研發的,在剛剛發明的時候,主要為美國陸海空軍的軍用設備和作戰士兵提供導航定位。由於這項技術的投入資金巨大,如果僅僅用於軍事,顯然是有些鋪張浪費。在GPS技術成熟之後,這項技術開始應用於民用交通工具上,全球大部分的汽車都裝備了GPS定位系統。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GPS導航系統的使用面更加廣泛起來,這個曾經的軍工項目,實際成為了一項便民的項目。


軍武小咖


戰爭關乎參與者的生死存亡,這就迫使各國將最新的技術、最好的資源應用於戰爭。從歷史上看,同一時期的軍事技術、軍事裝備,往往都要優於民用技術和產品;而戰爭過後,會有大量的軍事技術和裝備,逐步向民用領域轉移。從某種程度上說,戰爭促進了科技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

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的相互融合轉化,是現代強國的成功經驗。比較典型的是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這個耗資巨大的先進軍事計劃儘管最終被取消,但計劃實施期間產生的技術成果,大約9%最終用於民用,對美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據統計,美國由於實行“軍民一體化”的政策,每年能夠節省幾百億美元軍事費用。

第一,電子計算機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於1946年,它當時的用途不是上網或者打遊戲,更多的是用於科學研究計算,尤其是軍事科技的研發運算,從而幫助研究人員改良武器裝備,增強軍事能力。“埃尼阿克”是一臺笨重的機器,由1.8萬個電子管組成,體重達30多噸,佔地有兩間教室,每秒可執行5000次加法運算。

以此為開端,計算機形態不斷進化,用途日益廣泛,不僅有個人使用的筆記本、臺式機,也有應用於科學研究的超級計算機,在社會生活、網絡服務、科學研究等領域成為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第二,阿帕網

阿帕網是當今世界分佈最為廣泛、應用最為豐富的互聯網的前身,阿帕網的產生本質上是美蘇冷戰的產物。1957年前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後,美國政府為了迎頭趕上,立即作出兩個回應,即創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署(ARPA),而阿帕網正是ARPA支持建立的計算機網絡。

阿帕網組建於1968年,最初目的是為了確保戰爭導致部分電腦網絡系統失去工作能力時,其餘部分可以正常工作。1969年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時只有4個節點,到1971年擴充到15個節點。之後逐步發展並連接到許多大學、研究所,成為遍及美國的計算機網,1975年 7月ARPA網移交給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管理。而80年代後互聯網逐步進入民用領域,90年代在發達國家開始普及,我國的互聯網接入始於80年代後期。儘管阿帕網於上世紀90年代退役,但以其為開端的互聯網絡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配置。

第三:衛星定位系統

美國的GPS是第一種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前身是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軍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以便為地面部隊指明道路,為導彈提供精確制導。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才佈設完成。後來,美國發現到這項技術在民用領域的巨大價值,逐步推廣運用到社會生活中,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目前,全球已經發展形成包括美國GPS、中國北斗、俄羅斯格洛納斯你、歐盟伽利略四大導航系統。

儘管GPS系統提供導航服務並不收取費用,但美國曾經提出過收費計劃,後由於俄羅斯、歐洲等同類系統的競爭,加之免費服務帶來的潛在優勢和利益,從而放棄了收費計劃。不過,軍用GPS信號在定位速度、精度等各方面性能要比民用版高出很多個級別。

第四,頭戴顯示器

如今的VR技術在民用遊戲領域大行其道,其主要設備就是頭戴式顯示器,這種顯示器最早來源自軍事領域。第一臺頭戴顯示器出現於1968年,隨後就在美歐等國的軍隊中得到應用,並逐步發展成為飛行員頭盔瞄具,如今已經成為戰鬥機、武裝直升機的標準配置。

最早的民用頭戴顯示器應用於部分專業領域,利於醫學領域,在外科手術時,可以通過導入人體的探針,將可視化圖像傳回頭戴顯示器上,就能比較準確的獲得病人身體器官的信息。隨著頭戴顯示器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不斷降低,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有部分遊戲廠商嘗試將頭戴顯示器用於遊戲娛樂。又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這種設備基本達到了成熟應用的階段,各類VR眼鏡、VR顯示器開始日益廣泛的進入人們的生活。

第五:燕尾服

軍服挺拔、威武的設計風格,對民間服裝也產生過不少影響。早期英國騎兵穿著騎兵軍服作戰時,上下馬匹頗為不便,便將騎兵服的前下襬剪去,只留斜下垂的後襟,宛如燕子的尾巴,故名“燕尾服”。這種服裝在長途行軍時輕便、美觀,騎在馬上非常瀟灑,受到騎兵們的好評,並逐步推廣到步兵,在歐洲軍隊中得到廣泛應用;再到後來,又流傳到歐洲上層社會,成為貴族們的晚禮服。

不止於此,古代歐洲的士兵,為了防止被箭矢射中咽喉、刀槍傷及手腕,便用皮革或金屬製成衣領或衣袖,既美觀又實用。後來民間服裝也紛紛仿效,逐步演化成為西服襯衣上的硬領硬袖。

第六,純淨水

早在20世紀50年代,為了保證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飲用水中不含細菌,美國就發明了水過濾技術。後來,為了使乾淨的水在更極端的情況下能保持長時間的清潔,又進一步改善了水過濾器技術。水過濾器內放有經過活性處理的炭,在這些活性炭上有小小的黑色顆粒,它能消除在水中的病原體,同時抑制細菌進一步生長。現在,水過濾器生產廠家就是利用相同的技術來給人們提供純淨的飲用水。而當初的太空探索和宇航任務,都屬於軍事領域。

第七,罐頭

1795年,法國政府為了解決遠征軍的給養供應,用重獎徵求軍用食品保鮮辦法。當時的科研人員提出的各種方案均無法令人滿意。直到1804年,一名叫做尼古拉·阿佩爾的點心師偶然發現了一瓶經煮沸後密封的果汁長時間沒壞,於是照這樣的方法將食品處理後,裝進廣口瓶,在沸水中加熱半小時,趁熱將軟木塞塞緊瓶口,再用蠟封嚴。後經多次試驗,證實這種方法確能使食品長久保存。1812年,世界上第一家罐頭廠在巴黎阿佩爾家誕生。今天,各種各樣鮮美的罐頭早已成為野外作戰部隊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社會方便食品中的重要一員。

第八,脫水蔬菜

方便麵調料中的乾菜葉就是航天食品中常說的脫水菜,它是將新鮮的蔬菜、肉食、水產品,通過凍幹機在真空條件下,將經過速凍後物料的水分由固態冰昇華成氣,從而使物料脫水乾燥。這種凍幹食品,不需冷藏設備,在室溫下可長期保存不變質,一加水就好似鮮品,更便於貯存、保管、運輸。

這種脫水蔬菜最早應用於航天領域,“阿波羅”計劃中首先使用這種技術讓航天員吃上了含有蔬菜的航天食品。隨著技術的進化,如今已經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第九,記憶海綿

記憶海綿也稱為太空海綿,是具有慢回彈力學性能的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綿,最早由美國宇航局於1966年開發,專門為宇航員太空旅行而設計的支撐和保護墊,目的是為了減輕宇航員在起飛和飛行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的重力壓力。這種材料具有吸震、減壓、慢回彈的特點,能夠根據身體的曲線和溫度自動調整形狀,從而化解身體各壓迫點的壓力。隨著技術的革新,記憶海綿已在全世界範圍內普遍使用,翻開了家庭床上用品的新篇章。

第十,墨鏡

20世紀初期,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需要直接面對強烈陽光給眼睛帶來的傷害,有時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等不良反應。為此,美國空軍一名中尉求助於當時的博士倫公司,請他們製作一副能遮擋陽光的太陽鏡。雷朋公司經過反覆的實驗,終於在1930年研製成功既美觀又能防止紫外線的護眼太陽鏡。

最初,這種發明的太陽鏡僅僅是飛行員的護目眼鏡。後來,人們發現它還有保護視力、美觀拉風的好處,便逐漸在美軍推廣開來。今天,墨鏡不僅是備受軍隊戰士的喜愛,更受到了社會大眾的追捧,已成為時尚的標配。

關於軍轉民的十大重要發明,歡迎大家參與評論!最後別忘了關注我嘛~


軍備解碼


二戰時,為了供應降落傘,美國女人連絲襪都穿不上了!

降落傘是我們現在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物品,但是它曾經是典型的軍用品,戰爭的時候肯定會被管控起來,美國在二戰時為了生產降落傘,連絲襪都停產了。

最早的降落傘是由木頭和斗篷製作而成,古代跳崖逃生的人會這樣做,隨著氣球類飛行物問世後,為了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降落傘被髮明出來,早期的降落傘不是摺疊型,它常態下傘衣是半張開狀態。1911年,傘衣和傘繩摺疊成包的降落傘被髮明出來,它被廣泛應用與轟炸機的空勤人員以及戰鬥機的駕駛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隊日本以及法西斯集團宣戰,美國進入戰時狀態,許多軍需用品被管控起來。美國對日本發動攻擊,空軍是不可或缺的兵種,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培養了43萬名飛行員,龐大的空軍訓練和前線作戰需要大量的降落傘,為了能夠給空軍供應足夠的降落傘,女人們連絲襪都沒得穿。

絲襪可以讓女孩子擁有一雙美麗性感的雙腿,它是女孩子生活中的必需品,自第一雙絲襪在美國誕生後,它就快速成為全世界女性的喜愛品,但是由於選用的材料是美國從日本進口的絲綢,高成本問題造成絲襪的價格非常昂貴,只有上流社會的女性才能用得起。1938年,美國杜邦公司用他們剛剛發明出來的尼龍材料生產了第一雙尼龍絲襪,由於價格經濟實惠,尼龍絲襪快速成為世界各國所有不同階層女性的喜愛品,當然上流社會的女性依舊喜歡用絲綢製作的絲襪。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對日本宣戰,美國和日本這一開戰,兩國之間的貿易就被中斷了,美國的絲綢進口量大幅度減少。由於絲綢是降落傘的主要製作材料,絲綢被定為軍需品,絲綢製造的絲襪的生產暫時停止,尼龍絲襪的生產受到的影響不大。雖然美國把絲綢定為軍需品進行管控,但是絲綢依然不夠用,於是美國的技術人員開始尋找代替絲綢的材料。

1942年6月6日,美國生產的尼龍降落傘試驗成功,尼龍正式成為絲綢的替代品,它也變為軍需品,尼龍絲襪也被迫暫時停產。尼龍絲襪的全面停產,造成市面上的尼龍絲襪單價暴漲,每雙從1.5美元漲到20美元,不僅如此,普通人家的女孩有錢也買不到。愛美的女孩們用慣了絲襪,突然買不到絲襪,讓她們瘋狂到用化妝品塗到腿上來充當絲襪,女孩們對絲襪的瘋狂追求,讓許多美軍士兵身上喜歡攜帶一兩雙絲襪,他們這樣做的意圖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軍普通士兵的工資是50美元,對於吃穿由軍隊供應的他們來說,工資就是零花錢,從特殊渠道購買相對廉價的絲襪對他們來說是小意思,絲襪就這樣成為美軍士兵吸引女孩投懷送抱的寶貝。


降落傘、風衣和罐頭這些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物品,曾經它們都是軍用品,但這些物品後來漸漸都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