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百年恩怨小史10——故人邈邈——陳湯的沉浮人生1


前文所述陳湯回朝後,在論功行賞一事上,漢元帝劉奭與朝臣之間扯皮數個回合,最終勉強任命陳湯為射聲校尉,封爵關內侯,賜食邑三百戶、黃金一百斤。兩年後,元帝劉奭死,成帝劉驁立。陳湯的老對頭、丞相匡衡在劉奭任內沒徹底把陳湯放倒,這下換了新皇帝,想試試看。於是抓住陳湯貪財的毛病,在劉驁面前狠狠奏了陳湯一本,陳湯被免去官職(少卿曰:注意,是免去射聲校尉的實差,關內侯的爵位、三百戶的食邑還在)。

不久,由於陳湯的沒事找事,發生了一件原本不該發生的事。事情的起因是陳湯突然懷疑起西域康居國派往漢廷的質子是個“西貝貨”,陳湯打郅支城的時候曾跟康居貴族打過交道,也許見過幾個康居王子,但康居有多少王子?陳湯全部見過嗎?這些問題依陳湯的小暴脾氣,應該是不會深入思考。於是,陳湯上書“打假”,漢廷很重視,驗過了DNA,結果證明王子是正兒八經的“直八貨”。這下子鬧大了,陳湯此舉等於是破壞漢藩關係,給國家的外交事業蒙上了陰影,下獄論死!幸虧有太中大夫谷永(少卿曰:前漢使谷吉之子,甘延壽、陳湯西征郅支城的導火索即是谷吉之死,谷吉被郅支做掉,而甘、陳率部陣斬郅支,等於為谷永報了殺父之仇,故而谷永會出來為陳湯說話)出來為他擺功,把他比作是秦國的白起,劉驁要是殺了他就好比是秦昭王逼死了白起,老百姓會說閒話的。於是,劉驁把陳湯從監獄中放了出來,貶作“普通一兵”,關內侯的爵位和三百戶的食邑就不用再想了。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10——故人邈邈——陳湯的沉浮人生1


陳湯像

數年後的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西域都護段會宗在離任後赴雁門(今山西右玉)太守任途中突遇到烏孫兵圍攻,段會宗請求朝廷火速發兵救援。丞相王商(非王莽家族的王商)、大將軍王鳳(太后王政君之兄,王莽叔父)及百官討論數日仍無結果。王鳳提議找陳湯商量商量,畢竟他是“專業人士”。劉驁立刻召見陳湯,給他看了段會宗的求救信。陳湯此時倒“拿起了架子”,說大家都是人才,這種事何必問我?劉驁聽得出他話中有怨氣,便說事情緊急,你就別扯犢子了。於是,陳湯語出驚人,說這事好辦。劉驁也配合得不錯,問了句“為什麼”。陳湯方才不緊不慢地分析了起來:“一般情況下,五個胡兵頂一個漢兵,因為胡人的技術不過關,武器方面有代查,雖說他們偷了我們不少技術,如今也趕上來點,但仍可以三比一來計算戰鬥力。現在圍攻老段的烏孫兵是打不過老段滴,您儘管把心揣肚子裡吧。再說了,即使要派救兵,輕甲騎兵平均日行五十里,重甲騎兵平均日行只有三十里,過去以後黃花菜都涼了。我覺得我們應該穩住,老段能贏,說不定說話這會兒老段已經推完三塔了。我推算不出五天,會有好消息的。”果不其然,四天後傳來了捷報。

大將軍王鳳於是趁熱打鐵,建議劉驁重新啟用陳湯。劉驁當即任命陳湯為從事中郎,在皇帝跟前當軍事高參。按說陳湯先前就曾吃過貪汙和冒失的血虧,這次好不容易得了份新工作,怎麼著也應該“照照鏡子,正正衣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嘛。可他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頻頻高調發力,利用在劉驁身邊工作的便利,收錢、遞條子玩的是不亦樂乎。也是,人家“想幹事,能幹事”,不搞點大新聞就不叫陳湯了!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10——故人邈邈——陳湯的沉浮人生1


第一彈:王氏撕逼,陳湯得利(時間:前33年六月-前22年八月)

這事兒得從王家發跡說起。話說周武王克商後,以上古舜帝后裔媯滿為陳侯(陳國的中心地域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陽區一帶),還把大女兒嫁給了他,是為陳胡公(少卿曰:“某公”只是各諸侯國君主的諡號,不是“公爵”的意思)。陳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沒少受晉、楚爭霸的夾板氣。傳至11世孫媯完,因陳國內訌出走齊國,改姓田氏,是為齊國田氏始祖田完。田氏在齊國的勢力不斷壯大,到了田完的9世孫田和手裡,竟放逐了齊康公姜貸,自己做了齊王。此時周室式微,只好默認,史稱“田氏代齊”。齊國在田和之孫田因齊時代國力鼎盛,魏、齊“徐州相王”後始稱齊王,是為齊威王。不過好景不長,田因齊4世孫齊王建在位44年,齊國為秦國所滅,天下一統。秦末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復國,田建之孫田安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濟北王,不久後在混戰中被殺。西漢初立,田安之子不想惹麻煩,改名王始。王始之孫王賀在劉徹時代做過國家專案小組組長,他把全家從齊地遷到了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委粟裡。王賀生長子王禁、次子王弘。王禁妻妾眾多,生八子四女,次女即孝元皇后王政君。王禁八子中長子王鳳、四子王崇與王政君皆為嫡妻李氏所出,其餘次子王曼、三子王譚、五子王商、六子王立、七子王根和八子王逢皆為王政君同父異母兄弟(少卿曰:至於這6個葫蘆娃是不是一個媽,歷史沒有明確記載,我個人傾向於不是,因王禁妻妾眾多,6對1的映射實在太誇張)。除王曼早死外,其餘七兄弟正好是七顆龍珠,要召喚神龍,只差念出咒語了。這個“咒語”就應在了王禁次女王政君身上。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10——故人邈邈——陳湯的沉浮人生1


劇照:王政君

依據當時的習俗,女子虛歲15左右就要談婚論嫁。王禁也一樣,為他二閨女沒輕忙活。誰知王政君是個“剋夫狂魔”,許誰誰死。沒轍,準備藝考吧,報了一堆琴瑟蕭笙、婦德女紅的補習班學了幾年,王禁就把她送進了宮(少卿曰:明知“剋夫”為啥還往宮裡送?我認為很簡單,王禁這樣做不是為了“反帝反封建”,而是二閨女的名聲實在太“臭”,十里八鄉的肯定沒人當接盤俠)。恰好此時太子劉奭耕耘了幾年也沒收穫,當爹的劉詢急紅了眼,“大齡剩女”王政君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上了劉奭的炕。本來劉奭對她沒什麼興趣,交差般地應付了一下,沒想到就是這麼“寸”,劉奭竟一箭中靶。前51年,王政君生下劉奭長子,孩子爺爺劉詢樂得合不攏嘴,親自給皇孫起名劉驁,字太孫,時時帶在身邊。前48年,劉詢去世,劉奭即位,立劉驁為太子、王政君為皇后。前33年,劉奭去世,劉驁即位。

漢匈百年恩怨小史10——故人邈邈——陳湯的沉浮人生1


劉驁即位,王政君當場升級為皇太后,王家老大、陽平侯王鳳領尚書事,封大司馬大將軍。過了一年(前32年),劉驁又封親舅王老四王崇為安成侯,王老三王譚、王老五王商、王老六王立、王老七王根、王老八王逢全部封為關內侯(少卿曰:可見,在此事上王政君是拉了偏手的,一個媽生的都是列侯,不是一個媽生的全是低一級的關內侯)。兩年後(前27年),劉驁又將王老三王譚、王老五王商、王老六王立、王老七王根、王老八王逢晉爵為列侯,當時號稱“一日五侯”,十分嘚瑟。甭看老王家是七個葫蘆娃,現實中卻互相攻訐爭鬥不休。前述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陳湯在力阻出兵援救段會宗一事上一通鞭辟入裡的分析,準確地預測出了戰役走向,博了個滿堂彩。掌權的王鳳藉此良機,把陳湯送到劉驁身邊當高參。要知道,此時的陳湯官早丟了,爵位、封戶也沒了,已是個平頭百姓,能重新進入領導視線王鳳是立了大功的。成帝陽朔三年(前22年)八月,秉政的大司馬大將軍王鳳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臨死前,王鳳向劉驁推薦自己的堂弟王音(王禁弟王弘之子)接班,同為王禁的種,王商、王立、王根等幾個葫蘆娃玻璃心碎了一地,想不通王老大的胳膊肘為啥要往外拐。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王鳳活著的時候,王家兄弟之間就尿不到一個壺裡,既然如此,王鳳當然得挑自己中意的接班人,從這個角度看,王音的上位也就不難理解了。王鳳一死,劉驁拜王音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

不得不說,王鳳看人還是挺準的。王音上臺後延續了王鳳時期的做法,在陳湯身上也體現了出來。在王音掌權時期,陳湯不但坐穩了劉驁軍事高參的位子,“活動空間”也日益廣闊。

那麼第二彈第三彈到底是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