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提起朱自清,人們往往會折服於他的文學才華

,他那一篇《背影》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成為中國人心中不朽的傳說。朱自清一生名篇佳作無數,在中國的文學界中佔有舉重若輕的地位。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文學界的泰斗,也無法逃脫被家長安排的包辦婚姻。朱自清這位包辦妻子——武仲謙,她在結婚11年間生養了6個孩子,而且從不要丈夫搭手,然而,誰會料到這位女子結局會如此悲慘。

朱自清:出生名門,熱愛文學

朱自清出生于于江蘇省東海縣的一個書香世家。朱自清從小便受到家族風氣的薰陶,對讀書識字天生有著一股莫名的興趣。比起與其他孩子在野外追逐打鬧,朱自清更願意獨自捧著一本書在書房裡度過悠閒的一天。這也讓朱自清從小便擁有了遠勝於他人的文學功底,在文學方面造詣頗深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在1912年,十四歲的朱自清進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學習,在這裡,朱自清更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文學功底。四年後,朱自清憑藉著優異的成績在眾人中脫穎而出,被北京大學哲學系順利錄取。

北京大學擁有著國內其他大學所沒有的豐富藏書,在這一點上,北京大學可以說是傲視群雄。這無疑使得朱自清夢想成真。被他人戲稱為“書蟲”的他,往往能夠捧著書在圖書館一坐便是一整天,沒有任何人能將他從書海中喚醒。

朱自清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憑藉著博覽群書,朱自清在二十一歲時便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詩歌——《睡吧,小小的人》。與一般長篇大論枯燥詩歌不同,朱自清的詩歌風格明快,讀起來令人感到輕鬆並且讓人回味無窮

在發表詩歌的同時,朱自清同樣也是一名不屈的革命鬥士。在1921年,朱自清投身於新文化運動,他希望用自己的文章來喚醒麻木的群眾,以此來改變這個腐朽的社會。在1923年,朱自清發表了《毀滅》一文,來表達自己對於現實的不滿,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引來了巨大的反響,整個社會都為之動容。然而,這也讓朱自清成為當局領導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在1927年,五四運動失敗。朱自清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然而這並沒有使他停下手中的鋼筆,而是進一步加深了他渴望改變這個社會的觀念。自此,朱自清的文風有了很大的改變,從最開始清新、明快的風格逐漸演變為較為沉重、憂傷的現實風格。他也不再僅僅發表詩歌,而是逐漸開始發表散文與小說。

在1928年,朱自清發表了《背影》這一篇散文,其中對於父親的描寫,讓許多人為之感動,也喚醒了他們對於父親的感念之情。可以說,這篇小說是朱自清的轉型之作。在1931年,朱自清為了學習到更為豐富的文學知識,也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選擇去往英國留學。

1932年回國後,朱自清擔任了清華大學的文學系主任。在朱自清之後的人生中,他發表了無數名篇佳作,其中的《荷塘月色》、《春》、《綠》等短篇小說更是被錄入了語文書中,讓世人廣為流傳。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朱自清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可以說是得天獨厚,鮮少有人能到達到朱自清的文學高度,他對於中國文學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文章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朱自清不僅僅是一名文學出眾的文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先驅。

他的包辦妻子在11年內為他生養了6個孩子,從未讓丈夫費心

儘管在文學方面造詣頗深,但是朱自清依舊沒有逃脫包辦婚姻的魔掌。1916年,在父母的安排下,朱自清被迫與一名名為武仲謙的女子結婚。武仲謙出生於醫學世家,與朱自清家也屬門當戶對。然而,朱自清對於這位傳統的大家閨秀並不滿意,他更希望尋找一位能與他心意相通的妻子。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武仲謙儘管性格溫馴謙和,但是卻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封建女性。除了料理家務,武仲謙對於文學一竅不通。這也讓朱自清與她產生了無形的隔閡。朱自清並不討厭武仲謙,只是單純地不知道如何與這位思想相去甚遠的妻子相處。兩人相處的那一段時光裡,朱自清常常與武仲謙相對而坐,兩人往往一天都找不到一個可以相談甚歡的話題。

儘管如此,但是武仲謙有資格被稱為是一位賢妻良母,在與朱自清結婚的11年內,武仲謙為朱自清生養了6個孩子,武仲謙將家中的一切料理地井井有條,甚至讓朱自清從未搭手過家中的雜物事,這無疑給朱自清提供了良好的後盾,讓他能更好地在工作上一展身手。可以說,武仲謙充當了朱自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是武仲謙離世後,朱自清談起這位包辦妻子仍然會不由自主留下淚水的原因。

然而,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很久。在1928年,武仲謙因病意外辭世,這等慘烈的結局不應該是這位賢良淑德的女子應得的下場。在失去妻子後,朱自清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本以為自己對於這位包辦妻子並沒有投入過多的感情,誰知,在失去她以後,朱自清才明白武仲謙是何等的賢惠,將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料理地井井有條,失去了她,讓朱自清好像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一般。這同時也使得朱自清那一段時間的文風格外的憂傷,就像在抒發自己對於某人的思念一般。

朱自清的妻子,結婚11年生養6孩,從不與丈夫搭手,終致結局淒涼

儘管朱自清與武仲謙到死都沒有做到一般夫妻的心意相通。儘管武仲謙毫無點墨,但誰也不能否認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親,幫助丈夫料理家務和撫養孩子,為了維持這個家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這也是為什麼武仲謙離世後,朱自清會如此緬懷這位包辦妻子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