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人口這麼多,還能免費醫療?

行走東莞


對印度的免費醫療要有更多層次的瞭解。

首先,印度確實有免費醫療。因為印度憲法規定,所有國民都享有免費醫療。

1949年印度通過的第一部憲法明確規定,所有國民都享受免費醫療。只要身處印度,到公立醫院看病除了藥費,掛號費、檢查費、就診費甚至包括營養餐都免費。

全民免費醫療,聽起來確實令人激情澎湃。但印度這個免費醫療,並不先進,或者說是受限於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實很落後,就是開展一些對小病小痛的治療普及而已。正如阿圖葛文德醫生在他的書《阿圖醫生》裡寫道,印度人均4美元的衛生預算,支撐10多億人的免費醫療,就算是全部拿來防治傳染病都不夠,營養不良和衛生免疫仍然是他們的頭號問題。

如果用中國來對比的話,就是跟我們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逐漸普及的農村赤腳醫生相類似。

印度人口那麼多,有沒有足夠的醫療力量,怎麼可能普及全民免費醫療?技術上先達不到。就像我們國家,新中國建立之後,即使國家有普及全民醫療的雄心,也沒有足夠的醫療工作者。為了滿足偏遠鄉村的醫療需要,那時候持續很久的培養赤腳醫生,就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可以說,我們國家的赤腳醫生體系,取得的成就比想在印度的“免費醫療”成果更大,也更靠譜。

現在印度新生兒夭折率高達22%,全世界新生兒死亡總數當中,印度佔據五分之一,每年印度有200萬五歲以下兒童死於營養不良。

其次,印度的免費醫療,只有公立醫院能夠實現,但公立醫院存在諸多短板。

只是印度公立醫院工資低、設備差,導致沒有醫術高的醫生,醫生數量也嚴重不足,醫生不夠、看病的人太多、病床和藥物都極度缺乏,印度平民等待做手術的時間甚至可能從今年等到明年。

2015年8月,《印度時報》報道說,印度一個新生兒,在一家公立醫院被老鼠咬死了,後來該醫院展開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滅鼠行動”。

2018年2月,還有一位印度病人,在印度加爾各答SSKM醫院,因為睡地上,被老鼠咬傷致死。

由此可見,印度的公立醫療環境該有多麼差。

第三,印度看病其實很貴的。

2004年,國家衛生部考察印度。經調查,發現印度普通家庭每次住院的平均費用約合全年收入的58%,屬於災害性疾病,給家庭生活帶來巨大負擔。由於89%的印度居民沒有醫療保險,45%的私立醫院住院病人和40%的公立醫院住院病人需要變賣財產或借貸才能看病。在較貧困的印度東北部,這一比例更高達75%和50%。24%的印度家庭因住院而陷入貧困。

印度也有大量的私立醫院,而印度的私立醫院收費是很高的。因為醫術高的醫生,都在私立醫院賺錢。技術好、服務好、環境好,這是專門為有錢人服務的機構。印度的高端醫療水平確實比較高,有近80%的醫療服務,是由私人機構和慈善機構提供,這一比例超過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高居大國之首。 印度私立醫院佔全國醫院總數的58%,提供了全國29%的病床,僱傭了全國81%的醫生。

所以,不要羨慕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在目前印度的經濟水平、醫療水準之下,這不過是印在紙上的“安慰劑”而已,沒有一點兒實際功效。


波士財經


要笑死我了。我2018年去印度出訪,對印度的全民公費醫療略知一二。印度全民公費醫療一點也不假,讀書也是公費。當年印度年人均公費醫療支出是5美元,就三十多元人民幣的標準,而中國沒有實行全民公費意料,國家人均年補貼有幾百元。首先,印度富人是不會去享受公費醫療的。窮人也得付出點代價,不是隨隨便便能上醫院的。小的門診天黑就要去排隊,看的幾乎都是全科醫生,藥品很少,器械如滴管要自己去醫院門口的地攤上買。醫院裡骯髒不堪,一張床要躺下兩個人。據說有醫生為了省錢自己給自己肚子上打開腹腔的。一切都非常簡陋。有一個小孩頭腫大,醫生用電工旋子鑽了個洞,把水排出來了事。印度有一樣比中國好,仿製藥很多,很便宜。在中國動輒幾萬幾十萬的乙肝藥、抗癌藥等都很便宜,國際上對印度的仿冒藥毫無辦法。有中國人專門為看病去印度旅遊的。


鴨子下河


免費醫療是政客們愛掛在嘴邊的東西,似乎看病不要錢就能夠解決一切醫療問題了。

免費醫療並非難事,建一些只有基本條件的醫院,培養一些只會檢查檢查身體的醫護人員就是了。對於民眾來說,有地方看病而且不要錢當然是好事了,問題是看病的質量怎麼樣?如果看不看都差不多,那麼不去看病一樣不花錢。

這個道理是很多人不明白的,也是一些政客忽悠人的地方。

免費醫療不是關鍵,免費的質量好的醫療才是關鍵。

印度的公立醫療確實是免費的,但同時也是印度最大的問題之一,即如何從“大”變成“好”。

印度的公費醫療只佔了18%的門診量和44%的住院量,也就是說在印度,稍微有點錢的人都不去公立醫院看病,而是去私立看病,而且公立醫院根本不能滿足民眾的就醫需要。

印度的公費醫療的初衷是為了5億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提供醫療服務,實際上這個國家90%的人窮到只能去公立醫院看病,導致公立醫院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設備還經常是壞的,病人沒有被治好就被迫出院了,因為病床不夠而且醫院內感染嚴重,等手術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這樣還不如在家裡忍痛待著。


印度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基本上不去公立醫院,而是通常通過僱主來享有私立的健康保險,印度的私立醫院的水平很不錯。

印度的公立醫院的條件和狀況則奇差,但其病人的滿意程度極高,因為他們沒有別的選擇,不在這裡看,就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找草醫巫醫。

印度這種免費醫療是一種極低水平的醫療服務,如果中國這樣做的話,是在醫療服務上的嚴重後退,是不會被多數國人接受的。

高質量的醫療的關鍵在於國家的大力投入,印度只投入了GDP的1%,美國是18%,中國到了5%,這東西是很燒錢的。印度的免費醫療就是個窮歡樂罷了。


京虎子


很多人把我國不能免費醫療歸結為人口眾多,國家財政無法支出如此巨大的費用。事實上免費醫療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其中有很多大家所不知道的細節和情況。下面給大家講下和我們人口差不多的印度是如何做到免費醫療的。

前面有文章和電影《我不是藥神》介紹了為什麼印度藥物便宜。主要是印度允許西方國家在印度做很多臨床醫學實驗(通俗點就是把人當小白鼠做藥物實驗),西方國家對印度仿製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次印度打著為勞苦大眾謀福利的旗號,強制許可所有的藥物專利權。這樣印度就可以不用交藥物的專利費,生產全球的仿製藥物,使得印度的製藥公司更有競爭力,印度的藥物比全球便宜幾倍。藥物製藥能力和價格便宜是免費醫療的基礎,否則一個國家難以承擔免費醫療的開支。


其次是國民的思想觀念要足夠開放,或者說國民的公共資源意識要足夠強,以及醫療機構公德心足夠強,醫生等職業地位崇高,值得全民敬仰。我去過幾次印度公立醫院看病,看病過程非常快,從取號到取藥,全程半小時內,且看病和醫藥全部免費。完全感覺不到國內的人山人海,甚至排號都要提前一兩天在網上申請,當天去的還沒有號,費用就更加不想吐槽。印度的醫生地位非常高,受到社會的敬仰和尊重,職業道德也比較高,一般看病都不會搞很多的體驗(驗血、CT、心電圖幾乎是國內必備),所以整體來看效率比較高。印度人看病也基本是能不住院就不住院,即便住院了,病癒了就馬上出院,不佔用公共資源。我之前有個同事在印度骨折了,腿裡面打了鋼板,住院一個多禮拜後,醫生覺得不需要住院了,可以回家休養,但是那位同事堅持不出院,最後被強制辦理出院手續。這就是免費的公共資源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如果每個人都霸佔免費的公共資源,國家就很難負擔起相關資源開支。


印度雖然整體比較落後,但是火車站不檢票全靠自覺,高速路不拿卡,收費靠自己報站,足以看出國民的素質還算可以的。有了這樣的基礎,也就幾乎沒有人會霸佔醫療公共資源,執行醫療免費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印度能做到免費醫療,主要還是不需要繳納高額的醫藥專利費,國家可以生產仿製藥,價格很便宜,國家醫藥支出比較低;其次是醫生職業地位比較高,相對應的職業道德比較高,免費醫療可以很好的執行下去;最後就是國民的整體素質還可以,不會惡意霸佔公共資源,使得大家相互監督,共同使用,不至於導致公共資源浪費的情況。

印度免費醫療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你認為呢?歡迎大家關注@小明觀世界,並留言!謝謝!


小明觀世界


2017年8月,印度北方邦戈勒克布爾市一座公立醫院有至少70名兒童缺氧死亡,原因居然是“醫院欠錢而被供應商切斷了氧氣瓶供應”。

就這麼一個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在經濟增速常年保持7%以上的國家,還能出現如此慘劇,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說到底,雖然號稱是免費醫療,但是相應醫療服務的質量卻是非常低下,這種低下的程度,讓人情願去花錢的私立醫院。

2009年,印度5歲以下兒童死亡約為172萬,雖然印度政府希望在2015年把這個數字減少到100萬以下,但在2014年,這個數字依然高達120萬以上。

而免費醫療的背後,是印度每年的新生兒死亡都在幾十萬人左右,例如2013年。印度有30.9萬新生兒因感染等其他疾病在24小時內夭折,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

一分價錢一分貨,印度的免費醫療,說白了就是免費沒好貨,免費的公立醫院興許還能幫你治個什麼感冒咳嗽之類的小毛病,如果生個什麼大病小病的,那稍微有點錢的印度人立馬就會選擇私立醫院,畢竟,印度的醫生,只要醫術稍微好點的,能去私立醫院的都去私立醫院了,因為公立醫院不盈利,醫生只能掙點辛苦錢,而私立醫院收費高,利潤高,在私立醫院工作,可以掙更多的錢。

一個沒多少錢的印度普通百姓,如果去公立醫院,不管得什麼病,醫生就給你開點止痛止瀉的藥,讓你挺一挺,病情就這麼拖著了,最終,要麼等死,要麼就狠狠心,哪怕借錢,也去私立醫院把病看好。

不僅是印度,即使在俄羅斯、英國、加拿大等號稱提供免費醫療的大國、發達國家,免費醫療也是相當令民眾無語的。

比如俄羅斯,每年政府的醫療開支佔GDP的 5%左右,但就這樣,居民要想實現免費醫療,首先只能去政府指定的社區診所看病,然後病的比較嚴重的才會被社區診所轉到中大型醫院救治,否則不能免費,而社區門診效率低下,除了無止盡的派對,就是醫療效率低下、醫療服務不高的問題,比如要動一次大手術,一般人只能在無止盡地等待中等待,直到輪到自己,如果實在等不了熬不住了,經濟條件還算好的,最終還是會直接選擇私立醫院。

加拿大,雖然加拿大每年醫療支出都在1500億加元左右,人均4000加元左右(約為3000美元),位居世界前五,但是加拿大的醫療體系臃腫而缺乏效率,全國每年都有近百萬人在等待治療。

比如2012年曾經有個華人在微博上抱怨說:經過從6月到10月的等待,今天終於見到了專科醫生。看完醫生,拿到胃鏡預約的單子,上面寫‘2014年7月’。

英國,每年政府的醫療開支約佔GDP的10%左右,政府可謂是不堪重負,但即便如此,英國的免費醫療依然讓人無法忍受,最常見的就是一般免費醫療國家都有的“效率低下”問題,預約一次醫生,要等上很多天才能輪到自己,而且,遇上大病,在公立醫院裡遭到的待遇簡直是要命的,很多醫院水平低下,有些病人甚至在醫院裡被餓死和渴死,如果一個英國人比較有錢的話,遇上生病,還是情願去私人醫院救治。

綜合來說,即使到今天,最發達的西方國家,也沒有哪個國家真正把國民的免費醫療做到基本覆蓋,而印度,其經濟比西方國家薄弱的多的多,人口又高達13億,其真正的免費醫療可想而知了。


雲中史記


印度是偽免費醫療罷了,我們看什麼是免費醫療-滿足對不上號條件:醫院是全民的財產,醫生是國家支付薪水,沒有營私與收紅包的空間,人與人之間(醫生之間、醫患之間)是協作關係,醫院不收任何費用,進醫院不需要任何錢,住院者有陪護還提供免費的正餐,等等。

那麼,世界上只有前蘇聯、現在的朝鮮、前古巴達到這種水準,什麼醫保類的免費醫療,都是商業醫療罷了。當一個勞動者付出了一生的勞動,還要額外支付醫療費用,在朝鮮是不可思議的。勞動付出後勞動成果被盤剝一次後,消費時又被盤剝一次,這叫疊加盤剝。

所以市場經濟的社會都不具備搞免費醫療,因為資本家會讓其槍手說: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對,如果是免費了,醫療財閥賺不到錢了,不投入研發了,醫生也難賺錢,大家都怠工,所以成本攀升。。。。這也驗證了中醫越來越沒有市場,畢竟你的藥方是透明的,沒辦法按騙分配,所以,冷落你,我即使學中醫也不用你看病,用西醫多好,不透明,可以騙可以忽悠,大把大把的利潤空間。

-----咱的話可能很刺耳,但沒有換個角度思考,就確認是按現象講本質,那是永遠找不到問題所在。


戶外生活印記


印度的免費醫療確實是真的。只要身在印度,哪怕外國人也罷,到公立醫院掛號、檢查、就診、都是全免的,甚至還管飯,大部分日常用藥和小手術也是免費的,跟你買沒買保險沒關係。

不過,這是“印度特色”的免費醫療,實際體驗上,同印度的免費基礎教育一樣,也說不上有美好。

很說明問題的,是印度人的平均壽命。目前,印度的預期壽命為68歲(我國為76歲),明顯低於全球71歲的平均值。

其實,這個免費醫療的初衷,還是跟印度繼承來的那套人手一票的“民主選舉制”密切相關。顯然,印度貧困人口占了選民的大多數,那麼為了獲得他們的支持,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就被印度政府提上了議程,並貫徹了下來。

只是,就診免費是真免費的,但要說效率和質量,很多人等著等著,就涼涼了,或者治上一個療程,人就沒了。

畢竟,全民免費醫療,連歐美那些高收入的發達國家都搞不下去,而印度的工業化水平不算高,地區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平衡,每年外購軍備方面的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一大部分,留下劃撥給公共醫療和教育的資金,其實是非常緊張的。

這導致,你要享受這種免費,就得忍受排長隊、缺醫生、缺床位、缺藥、缺設備的尷尬局面。

首先是公立醫院的分佈少。要真得了什麼急病,人家不提供120救護,需要自己去,可能趕不到哪兒,就在半路上嚥了氣;或者到了以後,在排隊掛號的過程中“掛了”。

在印度,跟西方國家一樣,醫學生的時間和金錢方面的消耗非常大,為了“收回成本”,凡是有正規學歷的醫學院畢業生,自然會選擇去待遇好的私立醫院。

這導致,醫護人員的門檻不高,醫療水平堪憂。

醫療環境更是差的難以想象。床位長期緊張,不少住院病人只得打地鋪,病沒治好,反倒被老鼠咬傷、咬死,或者傳播上了新的疾病。比如,印度曾經發生過多次,公立醫院新生兒被老鼠咬死的事件。

下圖,一位印度中產這麼評價公立醫院——“如果你想殺死一個人,送他去政府醫院”再比如,2018年3月,恰蒂斯加爾邦一共有86名婦女在政府指定的公立醫院接受了結紮手術,一週內,竟然有15人因術後感染和併發症,在極度痛苦中相繼離世。

最後的調查結果是:當地免費派發的藥因為相關部門吃了“回扣”,是假藥;而執行手術的醫療設備根本沒進過消毒處理,甚至有的都生了鏽。

這些女人接受絕育手術的動因是,為此,她們可以獲得1320盧比(約20.5美元)的補助,這已經高出了地人半個月的工資了......

相反的是,印度的私立醫院很多,治療手法正規,甚至堪比西方發達國家,加上印度仿製藥行業非常發達,用藥成本低,政府還嚴格監督和控制私立醫院的收費項目。因此,私立醫院的收費也並非就高的離譜。只要有點條件的印度人,出於愛惜生命考慮,還是多會選擇收費的私立醫院。

類似的還有印度全免費的公立基礎教育。跟該國電影《起跑線》中演繹的一樣,很多公立學校,窗戶上都沒有玻璃,小學生們缺少桌椅,乾脆就席地而坐。

據統計,印度首都圈內(類似於北京地區的概念)的公立學校小學三年級學生,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不能完成100以內的加減法,也無法用英語進行基本對話。

在印度,英語的掌握程度幾乎能決定你的階級和社會地位,如果你不能熟練掌握英文,即便是濃郁咖喱味的,那基本等於跟坐辦公室的職位拜拜了,剩下的,就幹一輩子重體力勞動吧。

此外,在火車外面密密麻麻“開掛”的乘客,他們的出行,也是免費的,不用買“掛票”。

而下圖,也是印度的火車乘客。

總之,印度是個階級嚴重分化甚說的上隔離的社會,免費的福利,保障水平都太低。在印度,無論是免費醫療還是免費教育,跟所謂的免費遊戲一樣的套路,可以免費玩,但不衝點錢,基本上晉不了級,總歸是玩不下去的。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印度一直稱為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可見他們的人數是非常多的,但目測印度的各種領域跟設施都遠比中國落後,特別是衛生飲食方面,異國人都不敢恭擁,奇特的是印度在醫療方面卻是令人點讚的,據說印度全民均可獲得免費醫療,但他們人口那麼多,如果都能享受免費醫療的話,無疑是一筆天價開支,因此這個說法到底是真是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目前世界除了美國之外,大部分的西方國家均施行了全國人民免費醫療待遇,這種免費從表面上說起來挺好聽,但始終還是要從國民身上抽會成本。德國一個人平常居民,需要從每個月的收入裡拿出三分一來交稅跟各種個人保險,其中佔較多資金的是全民醫療保險,唯有繳納全民醫保,才能享受所謂的免費醫療。這等於是德國人自己花錢給自己辦醫療保險,說是免費只不過是換種方式收費而已。

不過有醫保好過沒有,對於生病的人來說,全民醫療保險能提供很大的幫助,使得普通家庭不至於生一場大病就拖垮了一家。如我國推行的全民醫保就很好的減輕了在職員工跟普通老百姓的就醫壓力。對於國外,其跟我國的醫療費用有所不同,歐洲的眾多國家,其公設醫院很多費用跟藥物均是免費的,就算收費,減除全民醫療補貼後,所需要當事者付的錢也很少。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雖然基本屬於免費,但服務質量就沒有那麼理想了,這些由全民醫療的醫院,一般工作效率較低,由於全國大部分病人都選擇這種公立醫院,因此每當上班時候,該醫院都比較繁忙,很多人看醫生都需要排隊,有的甚至不提前預約都看不上。而且醫生的服務態度自然沒有那麼熱烈,上班可不能不準時,但下班或中途休息均非常準時,話語簡短不囉嗦,除了必要提醒,大多數初來咋到的病者都得慢慢排隊。

所以人口越多的國家,其擁有免費醫療的醫院就更熱鬧,整日跟菜市場一樣,流水的人看流水的病。因此印度雖擁有全民免費醫療,但效率跟服務不見得好。畢竟從印度現在的國情跟經濟實力來說,想弄高水準高服務的免費醫療無疑是無法實現的,換做美國還有得一說,但印度很多家庭連廁所都蓋不起,大家都是擠公共廁所,所以他們的免費醫療也相對的低廉。

另外,由於基礎設施缺乏,印度在醫院跟醫療設備、醫務人員方面都相對缺少,但印度人非常多,平時有什麼病就想使用免費醫療服務,因此醫院比中國的還要擁擠,並且印度人經常會因為看病效率問題而埋怨醫務人員。加上是公立醫院,各種工資待遇都很一般,環境較差,作為醫務人員階層的人,待遇既不好又非常受氣,所以在印度從醫並不吃香,久而久之就更沒有什麼人想去當醫生了。

印度各方面條件都比較低,但印度政府還是優先致力把全民免費醫療給做好,努力令每一個印度居民都能享受到免費醫療服務,這一點從他們這些年的工作裡,有了良好成績。這些從世界角度上看,是值得別人點讚的。不過,由於印度人普遍收入不高,所以凡是有什麼小病大病都只能往公立醫院裡擠,而一般的私立醫院,水平高服務高,但費用太昂貴,唯有印度有錢人才夠條件進去。


貓眼觀史


在印度,免費醫療是寫入印度憲法的。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以為大小病都免費就大錯特錯,印度畢竟也是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所有的醫療都報銷的話,也是承擔不起的。印度沒有國家醫療保險制度,得大病完全自費,自費比例達到69%,每年都會有6300萬印度人因病致貧。



而且聯邦政府財政也不願意承擔這個燙手的山芋,於是將印度的醫療系統重新劃分,分成中央體系和各地方邦體系。也就是說,新德里政府只負責對接國際衛生組織與條約,並且制定國家醫療方案與疾病控制,而事實上的免費醫療責任,輪到了各地方邦財政的頭上,所以可以發現印度聯邦政府的醫療支出只有GDP的4%,而在地方邦則達到了10%以上。



但是各地方邦也有窮邦和富邦,醫療支出是個大頭,富裕邦錢多,提供的免費覆蓋地域與醫療範圍還能大點,至於窮邦,免費醫療覆蓋地域和醫療範圍只能極其有限。比如有名的窮邦比哈爾邦,一個床位要服務8789人次,醫患比例達到了1:27790。而且印度基礎設施很差,農村條件簡陋,很多公共醫療人員都不願意到印度農村去。



有國際醫療學術部門曾做過統計,74%的印度醫療人員都在城市,為28%的人口服務,這就意味著剩下72%的印度人口只能享受26%的醫療資源,除非進城去私立醫院治病。據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在2018年9月的統計顯示,因為糟糕的醫療環境造成印度每年超過160萬人死亡。



所以單靠公共醫療遠遠無法滿足印度人民需求的,免費醫療的範圍是有限的。輔助公共醫療的,是印度蓬勃發展的私營醫療。

目前私營醫療已經覆蓋了印度58%的醫院和81%的醫生資源,能夠提供80%的門診治療和60%的住院治療。不僅如此,許多外國人也紛紛前往印度治病,一年的消費額達到了30億美元。

但私營醫療再好也不是免費醫療,實現完全免費醫療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克觀察


印度的免費醫療確實值得稱讚,但也不要神話,全民醫療是非常燒錢的,以印度當前的經濟水平是做不到高質量的全民醫療的

除了美國以外,絕大部分西方國家都施行全民免費醫療,這聽起來真的非常不錯,但大家要明白的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所謂的免費醫療,其資金來源還是需要由全體國民承擔。

以德國為例,一個普通的德國人每個月都要拿出1/3的收入用於繳納各種稅費和保險,其中全民醫療保險是一個大頭。所以這個免費醫療是不存在的,因為大家實際上都已經掏過錢了。

對此我國也是施行全民醫保制度,所有用人單位都要給自己的員工繳納醫療保險,以此減輕員工在患病時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相比於我國和西方的醫療制度,唯一的區別可能是西方的報銷力度更大,或者是直接不用花錢,但雙方的本質是一樣的,你都得額外繳納全民醫療保險。

凡是去過歐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歐洲各國公立醫院雖然免費或者費用很低,但這些吃皇糧的醫院效率也是很低的,看醫生是要提前的預約的,而且醫生到點就下班,除非當時你在手術檯上,否者絕對不會多等你一秒鐘。

我高中時期有一個同學曾在澳洲讀書,因為一次意外他的胳膊受傷(和黑人打架),需要去縫針。這種情況在中國是可以走急診的,但是在澳洲的公立醫院他只能老老實實地排隊。

起初我朋友非常不滿,他原本想去找小護士理論,結果卻發現排在他前面的一個白人男子頭都被打破了,可這人還是在捂著傷口堅持排隊。看到這一幕,我朋友收斂了自己“囂張”地氣焰,乖乖地在隊伍中待著。

我朋友等了一個上午,好不容易輪到了他,但就在縫了一半的時候,醫生突然告訴他現在已經到午休時間了,本醫生要去吃飯喝茶,你在這裡坐著,咱們下午回來繼續縫。然後這名醫生便瀟灑的轉身離去,只留下我朋友在屋內傻傻的發呆,直到下午上班時,那位醫生才趕回來給他縫好。

這就是西方公立醫院的效率,如果你對這種服務態度不滿意,那麼你可以去私立醫院,但私立醫院是無法走政府醫保報銷的,價格會讓你淚流滿面。

西方這些富國尚且如此,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又能好到哪去?(莫迪一直承諾要為印度國民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

首先,我先對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政策表示敬佩,而且這項政策也確實值得稱讚。但限於印度現在的經濟水平,印度想搞高水平的免費醫療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錢不可能是大風颳來的,也不可能從地裡長出來的,而稅收就那麼多,肯定是不夠花的。

但即便如此,印度政府還是極力為印度國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保障,也主要是因為印度有大量的貧困人口,如果失去政府的醫療補助,這些貧困家庭是很難負擔高價醫療費用的。(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周邊聚集著大量的貧民窟)

在印度,因病致貧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印度政府必須出面承擔這些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起碼也得承擔大部分,否者印度脫貧之路將遙遙無期。

因此印度政府咬緊牙關,無論如何也要給國民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但也僅限於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印度政府的醫療支出主要偏向兒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