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文章稱:急於重啟美國經濟將是致命錯誤


《連線》文章稱:急於重啟美國經濟將是致命錯誤

本週一,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將放寬社交距離的限制,遠早於流行病學家所稱避免數百萬美國人死亡所需的時間。

在23日的白宮疫情簡報會上,特朗普稱美國很快將再次對商業活動開放,“這將比人們想象的要快”,他還表示“我們的國家可不是為了停工而建立的。”

就在特朗普對國家新冠病毒防控策略的看法發生明顯轉變一週前,他剛剛促成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推出一項為期15天的計劃,以幫助減緩這種致命呼吸系統疾病的進一步傳播。該指導方針告誡說,如果人們或家人生病了,或屬於最脆弱群體,包括老年人和那些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就應該呆在家裡。

就在特朗普發表聲明的同一天,美國CDC報告了18,185例新增新冠病毒病例,美國確診感染病例總數剛剛超過33,400例,死亡人數超過400人。確診病例激增使美國成為全球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中國和意大利。但美國病毒檢測工作進展緩慢,這意味著這些數字可能只是實際病例的冰山一角,最糟糕的情況還在後頭。

世衛組織週一警告說實際上病毒全球大流行正在加速。全球來看,達到10萬確診病例用了67天,達到20萬確診病例用了11天,達到30萬確診病例僅用了4天。

但許多流行病學家表示,連續數月保持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正是避免災難性生命損失所必需的。美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推薦這類措施僅僅一週時間,這點時間甚至不足以獲得必要的數據來了解其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連線》文章稱:急於重啟美國經濟將是致命錯誤

儘管公共衛生專家表示,在某個時刻,美國將不得不設法開始有針對性地放鬆部分限制,讓部分地區的經濟得以恢復,但他們強調,這樣做需要對病毒檢測、社區篩查、密切接觸者追蹤進行大規模部署。而這些都尚未在美國建立和運行起來。他們說,在這些制度體系無一就位的情況下,拋棄社交距離管控這種更直接的工具不僅為時過早,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全球衛生法教授Larry Gostin說:“主張人們恢復工作和正常社會生活是完全不負責任的。所有證據都表明,如果政府過早解除身體隔離,就會導致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的大幅回升。”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傳染病流行病學家威廉·哈納奇(William Hanage)表示,要理解為什麼現在維持現狀如此重要,不妨看看中國的情況。在武漢等城市全面封城約四周後,新增確診病例才開始穩定下來。哈納奇說:“這與我們所知感染者真正發病的時間相符。”換句話說,一個人從被病毒感染到確診之間有個時間差。類似的滯後現象也存在於社交距離管控措施生效到開始奏效之間。

這樣來想一下:如果你上週一感染病毒,幾天時間裡都不會發病。如果你設法做了病毒檢測,此後數天內你將不會得到結果並顯示在官方病例統計數字中。如果你碰巧屬於少數病情危及生命的倒黴蛋,你可能要到四月中旬才能出現在重症監護病房。你將搭上急劇飆升的住院曲線波峰,而人們會因為診所沒有足夠呼吸器而感到極度恐慌。如果在此期間你已經恢復工作,在你意識到自己生病以前,你可能已經感染了很多人,其中一些人可能也會被送進醫院。

另一方面,如果你一直呆在家裡,那麼你和其他數百萬也呆在家裡的人一樣,就能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別人。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新冠病毒應急響應小組在最近一項研究中解釋說,社交距離管控和自我隔離措施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新增確診病例。正如他們所說,這將“拉平曲線”,防止醫院被突然激增的病人壓垮。

為期兩週的全國社交距離管控策略所帶來的拉平曲線效果,最早也要到4月底或5月初才會開始顯現。現在宣佈勝利,只會為下半年病毒捲土重來埋下伏筆。

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預計,如果美國不採取任何社交距離管控措施,感染人數將在6月某個時候達到峰值,每天的死亡人數將高達5.5萬,到疫情爆發時會有約220萬人死亡。根據研究人員的模型,扭轉失控的感染率將需要美國採取突破性的長期行動。他們表示:“很難確定這些措施可能需要多長時間,只知道它將持續數月。”

“不管從經濟、社會還是從政治上來看,在確診病例不多的情況下采取非常激進的措施都是困難的決定,”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安德魯·洛弗說,他的模型預測,如果不實施廣泛的社交距離干預,美國國內的傳染將繼續呈指數級增長,“中國和西歐的所有經驗表明,社交距離干預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哈納奇表示,很難確切知道這種干預需要多長時間。公共衛生官員不能只是在日曆上隨便選個日期。相反,他們需要數據:最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感染、康復和對病毒形成免疫力的數據。但這類研究需要對血液中的抗體進行檢測,而目前抗體還在研發階段,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這些信息。

與此同時,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想讓人們恢復工作,他們首先必須認真加強檢測、篩查和管控,哈納奇說。對醫護人員來說增加產能至關重要,這讓他們能有效識別傳染病人並鼓勵其自我隔離。

《連線》文章稱:急於重啟美國經濟將是致命錯誤

病毒檢測所需物資的供應短缺仍然阻礙著將檢測擴展到每個需要它的人。根據新冠病毒跟蹤項目的數據,擁有3.3億人口的美國,本週完成的測試數量剛剛超過27萬次,而一週前為4,000次。

週一,特朗普暗示希望美國向韓國模式靠攏,繼續在新冠病毒熱點地區限制人們的活動,同時放寬政策,在感染率低的地方讓人們恢復工作。

白宮的新冠病毒應急協調員Deborah Birx為未來幾周可能出現的情況提供了更多細節,隨著檢測能力的提高,對紐約、舊金山灣區和華盛頓州等各州疫情開始有了更加全面的瞭解。“如果我們根據特定的郵政編碼和縣來獲取數據,我們將能夠以一種非常聚焦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Birx說。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最終要做的是在緩解疫情的同時,能夠同時進行密切接觸者追蹤與管控。現在我們只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緩解疫情上。”

在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稱:“我們不能讓解決方案比問題本身更糟糕。”他指的是英國採取的社交隔離政策引發該國經濟的迅速惡化。上週股市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週一,摩根士丹利的研究人員預計到下個季度失業率將翻兩番。據彭博社和《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擔心在其2020年連任競選中,飆升的失業率會影響到共和黨選民。

這些擔憂是特朗普渴望重振經濟的部分動機,即便面對日益加深的公共衛生危機。政府內部的衛生官員大多反對讓人們恢復工作,其中包括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所長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福西曾多次溫和“打臉”特朗普此前的言論,公開主張採取強硬的、長期的隔離措施。

《連線》文章稱:急於重啟美國經濟將是致命錯誤

預計特朗普最早將於下週重新討論全國性社交隔離政策的問題。但無論他如何決定,某些企業是否繼續關閉的最終決定權將落在州長和地方官員身上。正如特朗普和其他美國人將要了解的那樣,美國的公共衛生法律將這些決定權集中在地方層面,而非聯邦層面。

本文編譯自《連線》,作者:Meghan Herbst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


相關推薦:

  • 新加坡人說,“我們沒做啥別的,我們只是做得更好”,抄作業吧
  • 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有何影響?我們該如何未雨綢繆?
  • 《連線》:人工智能如何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
  • 你的面具掉了!中國舉國全民戰疫,且看某些西方媒體的拙劣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