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稅務部門全力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連日來,市稅務局為轄區納稅人、繳費人“點對點”精準送政策、送輔導、送服務,確保稅費優惠政策實打實落地,幫助他們放下包袱,全力投入復工復產。

1

稅收政策紅利讓企業駛入復產“快車道”

“稅務部門在線政策送得快、解讀準!”碭山縣韻達物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徐傑說,“按照最新政策,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公司可減免增值稅1.5萬元,這項政策紅利實實在在地減輕了企業運營成本。”

企業復工復產,物流、快遞行業先“動”起來是關鍵。碭山縣稅務局稅務幹部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微信為全縣物流、快遞企業推送涉及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降成本、樹信心。

2

階段性減免社保費為企業復產添力賦能

近日,市人社、稅務等有關部門專門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明確具體辦法,迅速落實國家出臺的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

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出臺前,2月份已正常繳納社保費。經稅務部門提取徵收數據,人社部門對免徵金額迅速給予退費。“3月16日我們就收到了社保費退費20.6萬元”,公司副總經理袁少春高興地說,“這筆資金為企業生產增添了動力,讓我們更有信心擴大產能。”

據悉,全市人社、稅務系統社保費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日,集中利用週末時間加班加點開展數據核驗、系統調整、退費辦理。截至3月上旬,市人社、稅務部門累計為751戶用人單位辦理退費1400萬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紅利。

3

涉稅證明為企業復產帶來“真金白銀”

“依靠良好的納稅信用,公司剛收到了290萬元無抵押貸款。在復工復產最需要資金購買原材料的時候,‘稅融通’再次為我們助力解困。”安徽荷金來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宏祥說。

疫情期間,靈璧縣稅務局主動排查掌握轄區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積極通過“稅融通”融資平臺,為企業換來“真金白銀”。目前該縣有9戶企業辦理“稅融通”貸款4200萬元。

“從提出申請,一天之內稅務局就幫我們把納稅證明辦好了。我們申請的1000萬擔保貸款很快就要發下來!”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康鵬對公司復產信心滿滿。

在復工復產關鍵階段,宿州經開區稅務局加快對企業辦理貸款類稅收證明申請處理,無特殊情況申請均實現了當日辦結。“企業提出申請後,其餘工作全部由稅務工作人員來完成。我們把證明通過網絡傳遞到管委會有關部門,企業不用跑、稅企不見面。”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稅源管理部門負責人劉衝說。

“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涉稅證明辦理與推送明顯加快,目前出具稅收證明的企業申請貸款達3000餘萬元,有力促進了企業產能的恢復和提升。”宿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融資擔保公司的楊帆表示。

4

多項利好讓個體工商戶開門見“喜”

“我們飯店剛剛開門營業,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大,但稅務部門及時送來了政策喜訊!”埇橋區簡單味道飯店負責人覃斌所說的喜訊,指的是自2020年1月1日起,對個體工商戶提供包括餐飲住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覃斌經營的飯店2019年月應納稅費5040元。按照稅收新政,現在每月稅費全部減免了。“飯店只安排了5名店員上班,現在稅費成本下降,我已經通知10多個服務員明天就來上班,加快恢復正常經營!”覃斌說。

另外,在落實好優惠政策的同時,市稅務局充分考慮疫情因素影響,嚴格落實疫情期間個體工商戶徵管政策,按照線上調到線下,線下適當調低的原則,依職權發起對雙定戶進行定額調整,及時解決他們復工路上的燃眉之急。目前全市個體工商戶累計定額調減1.26萬戶,月減稅額82萬元。綜合各項政策利好,全市月均減免個體稅費27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