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特色產業,“鼓”群眾腰包!洛南洛源鎮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發佈日期:2020-03-27 11:17:29

1867

商洛新聞網訊:“西洋參點播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行距株距均勻,種子選擇顆粒飽滿。”3月26日,走進洛南縣洛源鎮龍潭村,30多名工作人員在閔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閔小林的指導下,正在熱火朝天的整地、攏行、點播。

“兴”特色产业,“鼓”群众腰包!洛南洛源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龍潭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西洋參,是該村的一大傳統特色產業。他們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發展目標,先後成立洛南縣閔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秦嶺西洋參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以西洋參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產業鏈。目前,全村建成西洋參種植基地70畝,年銷售額達500萬元,可帶動貧困戶67戶,人均增收3000元。

而位於洛源鎮腰莊村的秦農坊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內同樣一片忙碌,20餘名工人正在進行食用菌裝袋、擺放、高壓滅菌。食用菌種植是該鎮的另一個特色發展產業.....

“兴”特色产业,“鼓”群众腰包!洛南洛源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秦農坊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是洛源鎮集中開工的扶貧產業項目,也是該鎮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目前,已建成用於食用菌研發、菌袋生產、種植、初加工的食用菌制菌廠,建成養菌和大棚生產示範基地,日用工人數達150人左右,年產食用菌菌種600-800萬袋,帶動該鎮1500餘貧困人口增收。

近年來,洛源鎮立足地域實際,堅持發展特色農業、旅遊農業、壯大地域品牌不動搖,堅持龍頭企業帶動和群眾自主發展相結合,按照“興菌、擴藥、穩糧、活三產、促勞務”思路,形成了以食用菌為主導的富民產業集群,以豆腐乾、紅木傢俱、西洋參、玉米麵條加工、洋芋為主導的特色產業,以連翹、金銀花、川烏、重樓、五味子等中藥材為主的傳統產業,建立了佈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不僅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和有效保障,也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實現群眾家門口務工,產業基地裡脫貧。

“兴”特色产业,“鼓”群众腰包!洛南洛源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自己和丈夫年齡大了,沒啥技術,外出務工不好找活,現在可以在閔農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社務工,每天收入50元,既可照看家、還可掙工資。”龍潭村七組貧困戶江淑會說,在龍潭村和她一樣在合作社務工的貧困戶每天都有40多人,同時還以流轉土地方式入社,每畝地可分流轉費600元,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

“受疫情影響,最近每天上班25個人,每天可生產菌袋1.3萬到1.5萬個,每天每人可掙工資100元左右,只要掌握了技術,男女老少都可以幹。”秦農坊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務工人員李改芹說。

“兴”特色产业,“鼓”群众腰包!洛南洛源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今春以來,我們洛源鎮堅持防疫和產業發展兩手抓,率先復工復產秦農坊食用菌、閔農中藥材、洛之源食用品、永乾銳服裝等十家扶貧產業龍頭企業,可解決貧困人口3000餘人就業,年增加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 洛南縣洛源鎮鎮長陳煒說。(作者:馮江慧 陳曉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