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好朋友,是怎樣漸行漸遠的?

01

  昨晚,我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是邀請參加婚禮的,落款為“你的魂伴”。

  我一臉懵圈,腦海裡閃過很多人的身影,出現好多種數學題的精妙解法才想起來,原來是她啊。

  她是我高中時代很要好的朋友,長得很好看,就坐在我前面。她是英語科代表,我背不了課文,她就偷偷在我名字後面打個勾。我從來不買橡皮,因為她會把自己的切成兩半分我一塊。

  幼年多病的我,進入高中後仍然個子矮小,總受男生欺負,沒什麼朋友。所以她對我來說很重要,她給我的友情,是我的救命稻草。

  那時候,我拿出100%的力氣去待她,為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投入,兩個人曾沿著公路徒步從清晨走到黃昏,再乘車回家,一起走完她的17歲。

  我們一起走路,一起吃飯,一起學習,我輔導她數學,她輔導我英語。只要有她一個人陪,我可以不用融入這個世界。

  我們視對方為自己的靈魂夥伴,儘管沒有那麼多聊不完的話題、說不完的秘密,哪怕只是靜靜地陪伴,也十分美好。

  我們誰也沒想放過誰,要任性地糾纏對方一輩子。

  02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如願考入同一所大學,每次去找她要坐三個小時的火車。我們很難有機會聚在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遠行。


曾經的好朋友,是怎樣漸行漸遠的?

  上了大學以後,我和她的感情,很難維持原狀,因為彼此的感受永遠不可能通過電話來傳遞,曾經的親密無間慢慢變成隔閡,甚至對立。

  我甚至不敢相信,就因為我去她的大學圖書館學習的時候,吐槽了一下網速和食堂,就被認為,我看不起她的學校。

  那一瞬間,我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進入大三以後,我很少去找她了,但只要她有事找我幫忙,我基本都是不假思索就去幫,卻常常感到費力不討好。

  她的畢業論文,三番五次找我修改,我熬了好幾個通宵查資料,她似乎覺得都是應該的,只會嫌棄我的速度慢。

  我四處奔波找工作,在火車站找不到住處一臉茫然的時候,她不會修改考試報名的照片再次找到我,我讓她等我安頓好再去找網吧改,甚至我還沒說完,就聽到她脫口而出的一句“算了,我找別人去吧”,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這樣好幾次以後,我的心涼了,也不想刻意去改變些什麼,也沒責怪她。只是覺得我們都在做自己,挺好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從前很不理解,後來卻是我奉為圭臬的一句話。

  03

  曾經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漸行漸遠,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逃不開的一種無奈。

  你看著給自己點讚的人的名字,想不起來他們的臉,而對方動態下的留言,你因為沒有參與而看不懂,不知如何開口去問。

  心事不是不想說,而是能說的契機越來越少,因為無法面對面交流,有些情緒無法感同身受。伏於肩頭的哭泣,哪怕只是低聲哽咽,也要比閃爍在屏幕背後的安慰管用。

  你們選了不同的專業,去到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人和事,增長不同的閱歷。

  你們不再分享同一片天晴同一場暴雨,不再讀同一本書,不再用同一對耳機聽歌,不再坐在同一片黑暗裡看同一場電影,肆意地放聲大笑或泣不成聲。

  某一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夕陽那麼美,濃烈的色彩像是一幅經典畫作。你激動地想要與對方分享,可無論用哪個濾鏡也不能把這美景原樣復刻,語言文字都太過蒼白無力。

  隨著時間推移,當大家開始有了各自的人生目標,而生活圈越來越不重疊時,很多人就這樣漸行漸遠。

  15歲時你天真幼稚,豪情萬丈,說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直到我們把死亡分開。時至今日,你依然沒有絲毫悔意,可還是感嘆,往事休要再提。

  打敗真摯感情的,大多數時候不是時間,而是遙遠。

  04

  馮侖曾說過一個人脈原理,人的一生中,交往的關係人是10—30—60。

  遇到危機的時候,能借錢的對象不超過10個人。

  經常打交道的,做點事的,不超過30人,這30人還包括前面說的那10個人。

  最外一圈是所謂的熟人,也就是打起電話來記得住這個人,而且瞭解他的背景,最多也就60個,這60個還包括了前面說的那30個。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有選擇性地跟一些朋友揮手道別,是無可避免的小悲哀。

  朋友之間,當“單向慈善”的成分大於“相互理解啟迪,彼此幫助成長”時,弱勢的一方付出多少忍氣吞聲、費力討好,都只能讓自己的境況愈發窘迫。

  友情跟愛情相差無幾,精神層面的門當戶對,同樣不可或缺。我和你之所以會漸行漸遠,是因為我在談企業管理時,你在搜索商場打折;我在談職場資源時,你在八卦同事魅力;我說的笑話,你聽不懂,我說的悲劇,你卻當作笑話……

  很多東西我們聊起來各種不對勁,是因為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脫離了超高同質性的校園,我們之間的不一樣,才正式顯露出來。

  我就像終於見到了黃河,撞了南牆一樣,清醒地看到了答案。我回頭找你,卻發現早已與你背道而馳,我只能將我們的過往存檔,繼續往前,尋找新的同路人。

  如果找不到,我就一直一個人,走在黑暗中。

  05

  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聽陳奕迅的《最佳損友》,我都忍不住想哭,“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關於友誼的誓言,有時候竟比愛情還荒唐。曾經你覺得這人就是你這輩子最好的朋友,掏心掏肺兩肋插刀,恨不能變成一個人,立誓80歲也要混在一起。轉眼到了今天,竟然和陌生人沒什麼區別。

  而更殘酷的是,學生時代的好朋友,雖然漸行漸遠,再次相聚仍能酒暖回憶。工作以後和你推杯換盞的那些人,背叛和出賣你,僅僅是為了爭那一點點名利。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我們都在繼續著我們的生活,慢慢習慣了每天不再收到閒聊的信息,慢慢習慣了聚餐不再出現的熟悉的身影。

  人生諸事很難長情,友情也一樣,我願始終記得你把心掏給我的瞬間,並好好守護它。

  情似孤舟甫離岸,漸行漸遠漸生疏,願你萬事勝意。


曾經的好朋友,是怎樣漸行漸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