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鹽亭筆塔位於綿陽市鹽亭縣城西門外嫘祖文化廣場上。鹽亭筆塔始建於1888年,到2019年整整131年,其間經歷過了1933年、1976、2008年三次大地震。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鹽亭筆塔為重簷歇山式樓閣塔,七層六面,高31米。鹽亭筆塔坐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144平方米,筆塔因她外觀清秀、挺拔、美麗、高裝、奪目,像一管巨筆著墨伸向藍天而得名。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鹽亭筆塔塔基周長36.8米,用巨石砌成三級臺階。塔身外用青磚和精工燒製的土陶燒製構件砌成,七級逐層上收,各層開設假窗,空心至頂。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塔身每層簷下內收斜面和下層頸部直面皆鑲嵌寬窄各二道浮雕二方連續花邊圖案,寬幅圖案由萬字格或九迭篆式條紋構成;寬幅花邊圖案中還點綴著花草蟲魚、飛禽走獸,以及山水人物深浮雕場景。底層每角稜柱皆配砌大型耳狀石鼓磉墩,石鼓上接飛角處皆塑置或上躥或下跳的青獅一尊,其姿態各異,生動有趣。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塔身上部3層每角懸掛一個鐵鈴,塔巔裝置三連寶葫蘆狀剎頂。解放後,由於東面對聯帶有封建色彩,已被水泥塗蓋,只現西面第三層以上“龍盤虎踞”四個大字。這四個字各佔一層,是用花瓷器片鑲嵌而成,十分耀眼。也許因毛主席詩詞裡也有“龍盤虎踞”,在改革開放前那段風雲叱吒的年代裡才沒被塗蓋。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底層正面開有一龕,題額:“雲蒸霞蔚。”聯:“火候文章光北斗;門前科第擢東關。” 第二層嵌一橫石,為震後新換,書“文庫”二大字,右署時間:“光緒戊子季夏之望。”左鐫序言:世傳寶臺觀址為唐相嚴公震舊宅。其字庫建於云溪蓮花池之右,由是累出榮貴顯倫者。以此庫朝鳳凰,揹負戴,為風水所環,文湖州題詩在焉。鹽邑分治,士人寶之。後歷兵燹,鞫為茂草,而科名亦寂如。今薦紳增築七級,工且竣,適為餘軺所經,陳俊廷大令囑撰額聯,並題其巔末。風水餘不能次第。聞風水關乎氣運,氣運發乎人心。心也者,吾文之寶庫也。諸君勉旃。督學使者高庚恩撰書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鹽亭筆塔寓意招喚文風,冀望家鄉振興而建。其雕刻藝術高超,造型精美,別具匠心,傳統文化氣息濃郁,在四川境內是一座建造特殊的磚塔,也是鹽亭縣城內最耀眼的古文化標誌,更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研究清代文化藝術有著重要意義,價值很高。1986年12月,鹽亭縣人民政府將筆塔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將筆塔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鹽亭的筆塔也遭毀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四川特大地震災害恢復重建按照文物修復原則原樣復建的。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我的中國行(三十七)丨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筆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