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他鄉都挺好

黃岡日報全媒記者 張青松

一聲平安道出了遊子的艱辛,更緩解了慈母的牽掛。

“媽,我們已平安到達深圳了,我在這裡都挺好的!”3月21日,潘慧峰給在羅田的婆婆打電話報平安。

祖籍湖北孝感的潘慧峰,2006年大學畢業後來到深圳。後與在深圳工作的羅田籍汪先生相識相戀並結婚,如今在深圳買了房子,兒子在深圳讀小學二年級,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年1月12日回到湖北,先去了孝感,20日回到羅田縣鳳山鎮,這樣一呆就是兩個多月。

潘慧峰說:“兒子在家上網課非常不便,很多學習用品不齊全。我自己在家呆太久心裡也挺焦慮,一直希望儘快返回深圳。”

在羅田商會幫助下,潘慧峰夫妻帶著孩子,按照商會要求,提交了社區蓋章的健康證明、復工證明、個人承諾書, 3月20日下午4點30分,與其他500人一起,第一批乘坐商會組織的點對點大巴準備返回深圳。整個行程非常順利,第二天早上5點40分就抵達深圳。

“到深圳後,首先給婆婆報平安,然後跟姐姐、父母報平安。他們得知我們順利返回深圳也特別開心。”潘慧峰說。

“現在就是整裝待發,3月30日,我們公司就可以正常辦公了。”潘慧峰高興地說。

回到浙江公司的私營企業老闆陳建平也非常開心。

陳建平是蘄春縣張塝鎮大竹村2組人,今年1月17日回家。3月17日,陳建平一行51輛車200多人,在張塝鎮委鎮政府安排下,由政府領導、派出所民警、醫護人員一路護送到浙江。

返回浙江嘉興建利紡織有限公司後,陳建平迅速組織公司50多人,投入生產,目前他的3個工廠全部開工。

陳建平介紹,他們返回浙江後,剛開始兩天當地政府要求他們隔離,後來憑健康綠碼到當地村委會登記,就可以直接到公司上班。

“非常感謝家鄉的政府,感謝為我們辦實事的好領導,我代表張塝鎮全體務工人員對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真誠地道謝一聲,你們辛苦了。”這是陳建平返回浙江後打的第一個電話,向蘄春縣張塝鎮領導道聲謝謝。

在深圳從事光通信工作的徐先生,在3月17日之前,一直被困在浠水縣老家,足不出戶,時間長達兩個月。工作需要,只能使用電腦進行遠程工作,但效率不高。

3月13日,浠水縣防疫指揮部宣佈逐步解封,深圳浠水商會立即開始籌備幫助浠水務工人員返深返崗。

3月15日,徐先生接到深圳浠水商會通知,有“點對點”的包車前往深圳,於是到村裡辦理了健康證明,並與單位接受證明一起,交給深圳浠水商會登記和審核。

在歡送現場,深圳浠水商會執行會長聶小剛帶領工作人員給每一輛車上返深人員,講解深圳市防疫指揮部33號文件精神及到深圳後“點對點”的出行方案,講解相關注意事項並派發口罩,一直到最後一位老鄉坐上車,才離開歡送現場。

3月16日晚9點,徐先生抵達浠水縣體育館,乘坐深圳浠水商會的免費“點對點”包車。3月17日中午12點,包車順利抵達深圳。

深圳接收現場,深圳浠水商會工作人員迎接了他們,給每一位鄉親測體溫和登記信息,發放飲用水,給每人發放50個口罩。在深圳浠水商會的幫助下,徐先生回到了家裡,按照社區規定申報和接受隔離。隔離期間,外賣和快遞物業都會幫他將所需的生活用品送到他的家門口。

3月20日,徐先生所在的社區宣佈對持有湖北健康綠碼“點對點”包車返深的人員解除隔離。

3月23日,徐先生就開始正常工作,當天他就高興地打回了“我在他鄉都挺好”的報平安電話。

據深圳市黃岡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慧介紹,自3月9日以來,黃岡市各縣市區紛紛採取包車、專車、專列等方式,向深圳輸送了大量務工人員,商會通過詳細諮詢深圳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政策、入粵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社區隔離要求等,及時推送給會員和黃岡老鄉,安撫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順利成行,讓家鄉人感受到深圳市黃岡商會一家親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