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复工后,CEO进直播间,已经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

直播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风口。

3月25日,罗永浩宣布与抖音联手,正式进军直播界,而在疫情下,越来越多的CEO选择进入直播间,不为其他,只为了“活命”。

1

CEO干起了“副业”

受疫情影响,绝大多数to C类项目销售遇阻,线下收入几乎全部归零。为了自救,创始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亲自上阵直播带货成为手段之一。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成为这段时间最有名的“创始人主播”,他直播2个小时带货40万元,相当于一个一线城市门店俩月的销量。疫情中,林清轩全体员工All in 线上,销量达到了同期的145%。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七匹狼CEO李淑君“转型”主播,通过互动畅聊、抽奖、满额送礼等丰富形式,也实现了销售与口碑的双赢。仅仅1小时,两大直播间互动总数超13万,观看总人数超2.9万,单直播间销售38万,含时段秒杀销售额超128万,众多七匹狼2020年春夏新品瞬间售罄。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红星美凯龙5大总裁亮相直播间,联手9大高端家居品牌引爆流量上限,狂揽112.72万人次在线观看,包揽家居行业直播四项第一,直播每小时观看人次KO千万级网红,跻身全淘宝直播TOP10。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主营榴莲食品的“榴莲西施”品牌创始人施威直播后,网店销量同比增长了300%,还帮助公司获得了200个区域分销商。直播卖货的体验甚至让她发现了自己的另一个可能性,她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为公司品牌的超级IP。

互联网珠宝品牌搜饰盒在疫情期间,5家线下门店暂停营业,直接损失数百万元。创始人林朝晖也选择了在直播间卖珠宝,珠宝故事和设计师理念他都能信手拈来,绘声绘色讲述一番。虽然只有1700多观众,一次直播却带货10万元。

除此之外,上海海尔智家总经理李计坤、梦天家居集团营销副总裁屈凡军、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他们都在春节复工后进入直播间,干起了“副业“。

此前,银泰百货的相关负责人媒体介绍,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的班。

不仅CEO走进了直播间,就连一些地方官员也干起了主播的活。

“自古以来,衢州就盛产柑橘,椪柑是其中的代表……”48岁的浙江衢州市市长汤飞帆,手上拿着半个剥开的椪柑,在直播间里为衢州农产品“带货”。

地方官员不仅要当“营销员”,还要当“网络主播”,熟悉互联网话语,用具有亲和力的方式“带货”。

直播,俨然成了一个全民运动。

2

直播并非万能风口

但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直播。

2月29日,海里捞、小龙坎、辣府香天下等9家火锅店,在淘宝直播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局”,多位总裁和高管纷纷出镜,消费者们可以边观看直播,边点外卖,同城当即可送。

“相比主播,我们可能更了解产品,比如火锅的地道吃法和原材料。”小龙坎电商业务负责人李曦称。整场直播有10万多人观看,谈到销售数据,李曦略带羞涩地表示,“我那场不太高”。

即便如此,李曦也没有放弃摸索。他们正在考虑成立一个直播部门,她称,小龙坎未来会一直尝试,但是直播并不会成为小龙坎的核心战略。

她有自己的考虑,“直播确实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促进火锅外卖的销量,但是现场吃饭的体验感和与友人进餐的酣畅淋漓,不是一顿火锅外卖可以比的”。她相信,堂食依旧是餐饮业,尤其是火锅的未来,但直播作为引流工具,依然是值得尝试的。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上李佳琦的直播间,确实给我们带来销量的一个比较大的增幅,但大主播的佣金和抽成比例都很高,同时要求我们给到的价格也是最低的”。一场直播下来,更像是赔本赚吆喝。

或许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直播。

对于直播,他们更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新的渠道费用是否低于原有的渠道费用,若能,则商业模式可以跑通,若不能,直播带货对其而言只是一个伪命题。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与其说CEO直播带得是货,倒不如说带动的是人心。CEO们频繁出镜,既是对产品能力的背书,也加强了品牌输出的能力。

更大的命题在于,当直播成为新的趋势,如果不跟上时代,再优秀的公司终究躲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3

网红经济的未来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用户规模达5.04亿人,增长率为10.6%;2020年用户规模预计达5.26亿人。

电商直播也成了必行之势。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翻一番。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号称2019年“带货一哥”的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有媒体报道,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多家公司净利润不及一个头部网红。

一些此前没有带货业务的MCN、KOL,也纷纷跳入直播带货赛道。疫情期间,一些博主也尝试直接转型为主播。

2月10日,KOL“梁笑笑”第一次直播后,当天快手粉丝涨了40万,卖出30万元的货。

CEO变身“李佳琦”,不为出名,只为“续命”!

甚至,一些与直播毫无关联的公司也主动关门,拥抱这波浪潮。

据淘宝直播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每天约3万新商家入驻淘宝,淘宝直播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倍,新开播场次同比涨110%。疫情发生后,已经有超过100种线下职业在淘宝直播上“云开工”。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短视频/直播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直播的平均薪酬为9423元/月,直播领域今年三季度的平均招聘薪酬较2017年三季度下降了6.59%。

“当我们看到李佳琦等网红年赚过亿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绝大多数网红所赚甚少。但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的网红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需求并不会在短时间内降下来,而行业想要长久发展,走向规范化、产品质量有保证是根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谈到。

线上市场无限无量。这显然已渐渐成为大众共识,对于具有巨大购买力的年轻群体来说,他们无疑更喜欢线上消费。

各行各业想要从事直播带货,都会有一段摸石头过河的历程。不管哪个行业,利用直播带货似乎都是目前最好的“自救”手段。

*首图来自云掌财经,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其余均来源于摄图网。

Tech星球:《请不起李佳琦,CEO们涌进直播间带货》

网络传播杂志:《直播带货还能火多久?》

零售商业评论:《从CEO到导购,直播成了「后流量时代」的阵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