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國會啟動戰爭狀態抗疫,能否爆發出二戰那種恐怖的生產力?

jiaoyangdier


現在美國已經啟動了戰爭狀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自己是戰時總統,美國總統號召全世界的美國企業為美國生產,現在美國不會爆發出二戰那樣的生產力的,因為醫療產業大多是一些輕工業,美國在國內保留了核心的製造業以及關鍵的軍事技術,還有很重要的航天科技,但有一個問題是美國忽視輕工業,現在輕工業的產業鏈已經不在美國了。

現在美國面臨著口罩以及防護服的不足,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讓民眾和醫生把口罩消毒反覆使用,不時可見美國方面的醫療物資短缺,因為這些都是一些無關國民經濟命脈的產業,所以美國壓根就沒想到遷回國內,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爆發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面臨的問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輕工業的生產力,所以只能要求全世界美國的工廠為美國服務。

當然美國是可以爆發出恐怖的生產力,那只是造航母,造軍艦,造飛機,但是現在這些武器並不能解決病毒的問題,現在美國方面缺少特效藥,同時也缺少關鍵的防護設備,不過美國仍然可以從世界各國進口,美國聯邦政府表示不可能為州政府當運貨員,希望州政府能夠到別的國家自己採購。現在紐約州對特朗普的政策多加抱怨,因為紐約地區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最嚴重的地區,責任全部壓給了州長,紐約州長表示,如果特朗普不救助的話,那麼會有大量的人死亡。現在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向紐約州加州以及華盛頓州派遣了國民警衛隊,但是壓根兒美國聯邦政府就不想實施全國封閉城市。所以國民警衛隊遲遲沒有到。

美國方面並不聲明實行群體免疫法,實際上就是實行的局部群體免疫法,這導致各個州的州長非常難堪,現在美國希望各個地區的產業能夠遷回美國,但是高昂的人工成本是這些企業所不可能承受的,當然美國也可以學習我國軍方發明一種能夠自動產出口罩的機器,但壓根問題是美國政府就不想實行極其嚴格的限制經濟策略,保經濟才是美國政府的重點。


害羞鬼鬼


這是肯定的,中國和日本幾乎在一個月內就將口罩等醫療物資生產恢復到了疫情爆發前,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其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工業生產實力如果發揮出來,那麼美國的疫情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即使如此,美國已經錯過了抗疫的最佳時機。


從口罩到呼吸機,美國完全可以在大批量恢復生產。口罩、防護服、呼吸機,這些美國急需的醫療物資,其生產技術要求和生產條件實際上並不高。比如說口罩,中國的五菱公司口罩日產能接近100萬隻,比亞迪的消毒凝膠日產量達到30萬瓶;日本的夏普將生產液晶屏的潔淨室轉為口罩生產線,日產50萬隻。3M公司和漢威聯合公司這些美國企業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而美國特斯拉的掌門人馬斯克已經表示:只要工藝圖與原材料到位後,特斯拉馬上就可以將車載空調的技術運用到生產呼吸機上。路透社報道,在2月28日的一次會議中,特朗普政府已經考慮通過國防生產法迅速增加國內口罩和防護衣的產量(2017年曾用過一次)。只要美國的企業像戰時那樣開動馬力,短期內恢復醫療物資的大規模生產不是問題,這就是工業大國的潛力。


即使美國轉入戰時狀態抗疫,也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從中國的戰疫實踐來看,中國在1月23日開始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疫情,以中國強大的國家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也都花了兩個多月才控制住了國內的疫情。而美國的特朗普政府已經錯過了中國和歐洲國家給美國爭取的抗疫窗口期,現在美國的疫情出現爆發式增長,日均增加一萬名確診病例的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本週超越中國累計確診病例是必然的,而由於檢測試劑不足和檢測費用太高,實際的確診病例遠遠大於公佈的數據。而美國的抗疫措施又無法達到中國的嚴密程度,一些必要的封閉和隔離措施又沒有能夠及時採取或者嚴格執行。再多的口罩生產出來人們不戴又有什麼用呢?對付新型的新冠病毒,需要體系作戰,而美國的體系作戰能力又不及中國,即使轉入戰時的生產狀態和採取和中國同樣的嚴厲防疫措施,美國的新冠疫情在上半年也是難以控制住的。


雲霄飛翼


美國,對於新冠肺炎的認知,仍然比較全面和正確,每天都在關注中國的疫情數據,包括歐洲的疫情,中國感染人數最多,有8.1萬患者,死了3200餘人,各種數據全都彙總,可謂非常詳盡。

此外,中美兩國國家級的疾控中心,早就有了合作,自1月3日起,對美方及時通報武漢包括全國的疫情信息,對於中方的疫情美疾控中心是瞭解的。

不久,美國某些著名的製藥公司,就已准許進入中國,利用病人進行臨床試驗,服用美國廠家研發的新藥,觀察和追蹤這個藥,對於新冠肺炎是否有效。

由於美國某些著名的製藥公司,一直有人在中國前沿,在一線對中國的實際情況瞭解跟蹤,這些情況都變成了美國瞭解新冠病毒的第一手材料。

至於武漢和其他地方的防治方法,比如封城隔離、阻斷交通,關閉商場、旅館、餐店、影劇院、健身中心等,美國都是瞭解的。

但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主要關注中國的數據,同時也基於伊朗、韓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情況,美國對疫情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知。

前期,美國果斷切斷和中國的航線;現在,又果斷切斷和包括英國在內歐洲的航線,但美國的疫情只是晚爆發,不爆發是不現實。

外界都在質疑病毒源自美國本土,就連緊跟美國的小弟澳大利亞正在考慮關閉邊境,拒絕美國人進入澳洲,莫里森總理說病毒大部分來自美國,的確出乎外界的意料之外。

截至3月23日下午6點16分,美國已至少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214例,包括死亡病例533例,死亡率1.23%,破5萬例患者的指標,可謂指日可待,反映了美國疫情的嚴峻態勢。

現在,美國疫情已大規模爆發,確診人數幾乎是坐了火箭一般地飆升,美國除了將病毒汙名化以外,其實,已進入了“戰時狀態”,老特都自封為“戰時總統”了,宣佈在加州、紐約和華盛頓州三個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進入戰時狀態,正式啟用軍隊來對抗疫情。

美國對策的延誤,已讓美國本土錯失了防疫的最佳窗口期,美國人的輕視和無所謂,已沒有機會將新冠疫情徹底解決了,美國估計“未來8周時間非常關鍵”,可能過於疫情樂觀了,可能持續時間會更長。

美國《緊急狀態法》,授予總統在特殊狀態下,或者國家危機下,可以繞過國會做決定的權力,一旦啟動戰爭狀態,以美國的綜合國力,仍然能迸發出強勁的活力。

口罩、防護服、呼吸機、製氧機等防疫物資,假以時日,無需從國外進口,美國有能力自產自銷,在優先滿足國內的同時,其產能尚能做到對外出口。

美國這個國家,就歷史來說,仍然還很年輕,但卻非常自信,即便新冠肺炎錯過了防疫的最佳期,導致感染人數居高不下,還在不斷地攀升,但美國沒有自亂陣腳,未向他國開口求助要口罩、要防護服、要呼吸機等防疫物資。

在日韓、歐盟等盟國因疫情的原因自顧不暇的背景下,美國不會向其主要競爭對手開口,朝野上下都憋著一口氣,所以,美國還是能戰勝本次新冠肺炎的,不一定能有二戰時期造出150餘艘航母的恐怖生產力,但滿足本國的防疫需求,對於美國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

新藥的投入、疫苗的開發、醫療規模的擴大、醫護人員的擴容、軍隊投入抗疫等,美國終將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在疫情面前交出第二名好成績的國家。

那些指望美國遭新冠肺炎打擊,國力會持續衰落,將拱手讓出霸權寶座的想法,恐怖會被事實證明不切實際,儘管美國欺行霸市,盟友都對其反感了,這傢伙就是好鬥甚至野蠻的愣頭青,但卻生命力非常旺盛,又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在科技領域一枝獨秀,至少經得起新冠肺炎的折騰。


國平軍史


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下二戰時恐怖生產力是怎麼產生的

1、二戰爆發後,美國本土由於遠離戰場,整個工業農業生產沒有被波及。

2、總統親自下令成立強有力戰時經濟管理機構

羅斯福專門成立戰時經濟穩定局,負責協調軍需和民用生產,專門成立戰時勞工局、航運局、戰時人力委員會等機構,服務龐大的工業生產“機器”

3、為了籌集費用,政府發行戰爭債券

解決了工業產能問題,再來解決錢的問題,面對二戰海量的戰爭費用,美國不惜發行戰爭債券,僅債券一項,美國就籌集1569億美元

4、大力扶持生產企業

為了確保戰時生產,美國不僅向生產企業提供貸款,更有很多政策上的扶持

5、美國工人節假日不休3班倒生產

以美國費舍曼坦克工廠為例,機器連軸轉,人休息機器不休,工廠中19萬工人全體3班倒,節假日不休,由此產生了驚人的生產效率,僅20分鐘即可生產一輛坦克。

那麼如果美國國會啟動戰爭狀態抗疫,能否爆發出強大的生產力嗎?

那麼現在的美國如果重新進入二戰時戰爭狀態的話,那就意味著美國同樣也會成立有力的戰時管理機構來協調抗疫生產,意味著政府會不計成本投入抗疫物資生產,如口罩、呼吸機、防護服、藥品、消毒液、護目鏡等等,意味著美國也會大力扶持物資生產企業,給於政策扶持,擴大的工業生產會進一步帶動美國的就業。

可以說以上條件均沒有變化,都是積極的因素。

唯一變動較大的就是曾經的美國工人集體,80年後今天的美國與二戰時的美國相比,雖然工業體系依然完整,但時美國工業體系中的低端部分早已“出口”到勞動密集型國家,美國保留著利潤較高的部分即it企業、半導體企業、高端工業、金融產業、醫藥產業,而對於工業生產最重要的技工和工程師對於美國來說卻成為了問題。

但是工人缺乏的問題也有解決辦法,一是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吸引人的待遇就會有強大的人力資源,二是由工業生產自動化解決,大規模生產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機械的勞動生產,有可能反而助推美國自動化生產水平。

綜上所述,只要美國能回到二戰時戰爭狀態,爆發出強大的生產力只是時間問題。


小油瓶侃歷史


截止24號,美國確診病例已經達到4.6萬,單日增幅超過1萬,其惡化趨勢甚至超過了高峰期的中國和現在的意大利,未來形勢非常不容樂觀。中國為全球疫情的防控爭取了這麼多時間,而美國疫情卻惡化至此,可見這完全是其領導層不作為造成的。由於各方輿論壓力和各種數據打臉,美國政府不得不有所作為,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啟動國防生產法案來抗擊疫情。這個法案是根據二戰的戰時生產法案制定的,加上之前美國宣佈的緊急狀態,其實目前美國全國已經進入了戰時狀態,這就是一場戰爭。



在二戰中,美國全面啟動戰時生產體制,一共生產和改裝了了131艘航母,近30萬架飛機,超過10萬門火炮,9萬輛坦克,利用恐怖的軍事工業產能,美國成功幫助盟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奠定了自己戰後第一超級大國的地位!那麼到了今天,美國的工業產能到底能不能重現當年的輝煌呢?
▲美國二戰轟炸機生產車間

在冷戰期間可以說美國的工業產能依舊恐怖,由於蘇聯這個超級競爭對手的存在,美國必須保證自己足夠的軍工生產能力才能夠在軍備競賽中保持不敗之地。而蘇聯垮臺以後,美國開始了自我膨脹模式,由於美元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美國只需要操控金融規則就能夠不斷地割韭菜,並且限制其他國家發展,相比於實體經濟而言,這簡直太輕鬆了。所以美國從冷戰結束後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向外產業轉移,除了六七十年代的電子信息產業轉移之外,這一階段將更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幾乎全盤托出至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美國經濟也徹底空心化。
▲只要印鈔票就能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誰還勞動?

目前來看,美國工業產值雖然仍舊非常很高,但是主要集中在一些附加值高的尖端產業,諸如電子芯片、高端原材料、航空航天、武器裝備等等方面,一些中段和低端的配套產業幾乎流失殆盡。美國在2017年的工業產值約3萬億美元,接近德國全面GDP,但是佔全年總GDP的比例已經只剩15%左右。反觀中國2017年的工業產值已經相當於美國、德國、日本的總和,佔全年GDP的比例則達到了33.9%!到了2019年,中國工業產值已經幾乎是美國的兩倍,差距顯而易見!
▲歷年來美國
製造業增加值佔比

美國現在雖然啟動了戰時生產體制,但其實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因為美國本土並沒有多少真正的中低端醫療用品生產公司,更沒有配套的產業鏈支持!就拿最簡單的口罩來說,美國的無紡布產量還算比較可觀,但是除了3M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口罩生產線,也沒有可以製造口罩機的公司,所以必須要對外採購口罩生產機器才能最快速度建立起這樣的產能,而訂購、安裝、調試、培訓工人這幾個環節加在一起都得最少一兩個月時間,等真正生產出口罩,疫情早就失控了。

那麼美國自研口罩機可以嗎?國內比亞迪、格力、五菱、中國航天工業等企業不是兩三個星期就成功研製並且開始出貨了嗎?但是基本上做不到,口罩機生產需要各種不同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需要各種不同的工藝和機床打造,而美國本土根本就沒有這樣的產業工程師、工人和機床,也沒有配套的下游產業,甚至連最基本的無菌車間和流水線都可能找不到,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向外採購,這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比直接買口罩機花的時間可能還要長三倍以上時間!


▲中國航空工業16天就研製生產出了全自動口罩機

也正是因為美國實體經濟空心化,所以導致醫療物資缺乏,即使動用戰時體制也無法保證充足供應,因此才“發善心”豁免從中國進口醫療物資的關稅,美國政府現在甚至動員醫院和居民自己手工裁剪製造口罩,這還是那個技術領先高大上的燈塔國嗎?其實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此次疫情過後,美國肯定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產業定位,並且大力支持製造業迴流本土,而這又將伴隨強烈的抵制全球化情緒,在目前全球分工已經十分明確的情況下,美國要支持自己的製造業,必然會與現有國家產生更大規模矛盾,而這最後很可能只能通過更大規模的貿易戰甚至軍事衝突解決,這就是未來的世界!



軍武吐槽君


即使美國啟動戰時狀態,也不會恢復二戰時期的生產力。

有個詞叫做時移世易,雖然當今美國在全球依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經濟發展結構和產業分佈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二戰時期,美國開始作為中立國,藉助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出售大批軍用物資來積累財富,當時世界諸多國家要麼處於戰爭無暇顧及產能,要麼本身不具備生產核心產品的能力,美國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在二戰後迅速崛起,坐穩了超級大國的地位。

時至今日,美國大量物資依賴進口,並不是美國本身沒有生產普通生活物資的能力,飛機✈️等高科技產品都沒問題,更何況是普通生活所需,而是生產成本高,比如美國生產一個杯子成本10美元,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可能僅僅需要2美金,即使加上運輸費,稅費等,本身價格也沒有優勢,於是乎大量依賴進口,專心發展和生產高科技產品。於是乎美國很多產能都轉型,企業放棄一些毫無競爭力的產品,轉而投向更有競爭力的領域,此時即使美國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徵用企業生產線,企業短時間內也難以進入狀態。

比如現在疫情蔓延,口罩,消毒用品,防護服都是重要的醫療物資,哪個商品美國也能生產,甚至質量優於其他產品,但是產能呢?本身這類企業在美國境內的生產力並不強,需要重新購買設備,增加市場線,而且國外的員工也不一定會冒險去生產,美國即使重啟戰時狀態,產能也不會短時間滿足所需。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實際上,3月13日美國總統就已經宣佈美國進入應對疫情防控的“緊急狀態”,但現在的美國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二戰期間的美國,那時候的美國工業總產值位居世界第一,而現在的美國是服務業佔到了其經濟總量GDP的70%以上,中國的工業總產值遠超過美國和日本之和。

因此,當前美國已經不可能釋放出二戰期間的工業生產能力,比如說,美國N95口罩的知名品牌3M有13個工廠就在中國,而在美國境內幾乎沒有什麼產能。再加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擴散的影響,現在這種情況下,又不可能大面積復工復產。

美國不久前還從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進口了50萬檢測拭子,我們都知道美國一直比較缺乏檢測能力,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沒有大量的核酸檢測試劑盒,一方面是它的準備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其國內已經沒有太多的生產能力。其實也不僅僅美國,就算是歐盟的那些主要發達國家也都自顧不暇,完全需要從中國進口物資抗疫。

總之,疫情已經反映出了美國的應對能力明顯不足,經濟結構早就改變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主,要說玩金融它是第一,但論工業產能和爆發力非我們莫屬,看一看火速修建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就知道我們的應急機制有多強,而這一切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都是不敢想象的事,還有我們大量方艙醫院的建設都是奇蹟!現如今,即使是還沒有全面復工復產的背景下,我們都有能力支援80多個國家的抗疫,可見一斑。


東震木


應該比二戰時期還大。

畢竟時代進步了,人類的生產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美國能生產巨型航母,大量的f35,大量的計算機心片。

美國生產一般的醫療用品,應該不算什麼難事。美國的很多大公司已經在轉產醫療用品了。

美國已經建成了大量的野戰醫院,還啟用了許多醫療救護船。


風華


不可能的,美國二戰能有那麼強大的生產力,一是因為美國當時的工業能力強大,二是因為當時的國際環境,讓美國政府不敢鬆懈,三更重要的是因為二戰之前的幾年,美國就收到了來自對峙雙方的巨量訂單,能讓國內開足馬力搞生產,擁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和原材料!不然光有工業能力,想在短時間內就爆發出平時幾倍,幾十倍的生產了,那是不可能的事!就和這次疫情前期中國那些口罩製作廠缺工人,缺原材料,那些想幫忙生產的工廠還缺設備,導致口罩生產數量短時間內提升不了是一樣的道理


有點迷茫的肖先生


不能,二戰前美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工業生產能力世界第一,工業門類齊全,戰爭動員能力和工業生產力史無前列。所以,當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能迅速開動戰爭機器。反觀現在,由於美國在全世建立起美元霸權,他可以不用費力就可以收割全世界財富。所以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去工業化,工業生產能力和加工能力嚴重退化。所以,一但戰爭來臨,美國只能依靠現有裝備和戰略儲備。而美國現有軍事裝備足以應對現代戰爭,並且航母和飛機等尖端裝備仍然保持生產和研發能力。但其生產速度以不同以前,現在美國生產一艘航母要五年以上,一但損失很難快速擬補。如果象戰爭動員那樣針對疫情也很難在很短時間內解決防疫物資的短缺,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設備的生產以及人員的培訓。只能滿世界採購,這也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