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中山西路街道:“1+5+5”工作法 強化黨建引領 推進基層黨建


回民區中山西路街道黨工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1+5+5”工作法為抓手,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突出“5個強化、5個推進”,將黨建融入教育管理、社區治理、紅色商圈、為民服務等多個領域,不斷夯實黨建基層基礎工作,推進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水平有效提升。

回民區中山西路街道:“1+5+5”工作法 強化黨建引領 推進基層黨建

強化黨員教育管理 推進黨員隊伍建設標準化

規範黨員教育管理,建立基層黨組織微信群,制定黨員幹部學習例會制度,通過“線上+線下”學習的方式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學習教育,切實築牢黨員思想根基。增強“三會一課”針對性、豐富性,通過開展志願服務、結對幫扶等特色活動,促使廣大黨員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鍛鍊黨性、過好組織生活。創新“主題黨日+”模式,豐富主題黨日內容,圍繞黨員作表率、當先鋒、樹形象,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中,開展“書記大走訪”、“送學上門”活動,實現走訪黨員全覆蓋、送學全覆蓋,面對面與黨員談心拉家常、聽民聲、解民憂。

強化基層組織領導 推進社區黨組織建設規範化

配齊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保障黨建工作運轉順暢。呂祖廟街社區黨建品牌升級為“紅色街區”,創新設置功能模塊區域,滿足基層服務群眾的需求,提升黨建陣地文化服務功能。先後打造5個“小三級”黨組織陣地,推行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小三級”組織架構建設,將黨組織鏈條從社區延伸到小區、樓棟,築牢基層黨建基礎。創新“黨建+”模式,以“黨建+文化”“黨建+創城”“黨建+治理”等模式開展系列活動,豐富黨員群眾的文化生活,打通基層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強化網格化服務管理 推進社區綜合治理能力

社區黨組織根據小區樓棟將轄區劃分為網格單元,以黨員為網格長,配強網格員隊伍,按照“社區事務進網格”的原則,將民政、計生、安全維穩、環境衛生等各項工作細化到網格,準確服務好居民。社區以“小三級”組織架構為依託,推動黨組織和黨員深入社會治理基礎網格,建立基層治理中的議事協調、服務評價、糾紛處理等機制,有效發揮黨組織的示範引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強化紅色商圈聚合力 推進商圈區域化黨建工作

街道黨工委將中山西路商圈內企業黨組織結成聯盟,成立紅色商圈區域黨工委,創建“凝聚千百萬,共繪同心圓”黨建品牌,即凝聚千名黨員先鋒力量、發揮百家示範企業帶動作用、輻射萬名商圈從業人員。創新構建商圈“三領”模式:黨建領航、發展領跑、服務領範,以“組織共建、設施共享、黨員共管、活動共辦”的形式,把企業凝聚到黨組織中來,把黨員凝聚到支部中來,變“單打獨鬥”為“團體作戰”,實現黨組織進一步有效延伸,將城市基層黨建、行業黨建、非公黨建有機融合,實現商圈經濟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回民區中山西路街道:“1+5+5”工作法 強化黨建引領 推進基層黨建

強化主題教育學習成效 推進民生工作落實落細

街道黨工委結合工作實際,採取多種舉措推進主題教育工作落實落細。黨員幹部結合本職工作,走近基層群眾,拉家常,察民意,解難題。暢通“開門納諫”“樓棟工作日”“書記大走訪”“民情氣象站”等渠道收集梳理小區治理、百姓生活等社情民意,及時解決小區汙水外溢、便民市場光汙染、商圈公共自行車治理難等86個問題,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實踐應用,搭好黨組織、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街道黨工委通過推行“1+5+5”工作法,基層黨組織工作開展更加紮實有效,社會綜合治理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進一步提升。今後,街道將繼續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立足實際,務實創新,不斷推動街道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