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特勒沒有入侵蘇聯,而是繼續打英國,結局會是怎麼樣呢?

司馬長史


希特勒當時如果沒有進攻蘇聯的話,那他的結局想必也是好不到哪裡去的。

在經過多年的積蓄後,德國積累出了強大的戰爭實力,所以在實力達到足夠強大後,德國人開始攜帶著他們強大的鋼鐵洪流,對歐洲各國發起了致命的衝擊。


在歐洲的戰場上,德國顯示出了非常強大的力量,很多國家在他們的兵鋒所指下,不是被打垮就是馬上向他們投降,一時鋒芒無人可以阻擋。

德國沒有集中力量打英國的關鍵原因

不過在打英國的時候,他們卻遭遇了不少的問題。

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是不同的,英國是一個的島國,和歐洲大陸有著海峽的阻隔。

如果是尋常的歐洲大陸國家,希特勒還可以直接指揮陸軍一路碾壓過去,但是因為他們的海軍力量實在不是特別優秀的原因,所以他們只能通過空軍力量來對付英國。

而空軍攻擊終究是無根浮萍,所以面對著英國這個老牌強國,希特勒一直拿它沒有辦法。

而且當時在希特勒的想法中,打下英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英國在當時的世界上雖然是數一數二的強國、富國,但他們的強盛主要來自於他們龐大殖民地不斷對他們國家本土的輸血供應,正是依靠著那些龐大的殖民地,他們才擁有了那麼強盛的國力。

要是僅僅只打下他們本土、沒有打下他們其他殖民地的話,對當時迫切需求資源的希特勒來說,是沒有太多價值的。

因此現實中,希特勒並沒有把主要的力量放在英國身上,而是在佔領下波蘭還有橫掃歐洲戰場後,集中大多數力量進攻了蘇聯。


蘇德開戰前蘇聯的狀況

在德國和蘇聯進行開戰之前,德國和蘇聯展開過一段時間短暫的合作。

在1939年的時候,波蘭就是在他們兩頭餓狼的合作下被撕碎成兩半的。

而在打下波蘭後,德國開始把重心轉移向了其他歐洲小國,對他們展露出了兇惡的光芒。

那個時候蘇聯雖然制定過大雷雨計劃這樣防備、針對德國的軍事計劃,但是在看到德國把所有重心都放在歐洲本土、對自己幾乎不可能造成什麼威脅後,他們就放鬆了對德國的警惕,並沒有部署相關的軍隊對德國進行防備。

然後繼續把重心集中在了國內工業的建設以及對政界、軍界人士的大清洗中。

在30年代的時候,蘇聯內部爆發了長達數年的大清洗,蘇聯的軍隊在這場大清洗中受到了狂烈地衝擊。

不僅大量的高級將領折戟其中,許多優秀的中下級將領也在那場清洗中被滌盪得差不多一片空白,受此影響,在德國對蘇聯開戰的時候,蘇聯失去了眾多對抗德軍的優秀將領。

如果希特勒全力攻打英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德國沒有去攻打蘇聯,而是把重心一直放在歐洲本土以及英國等國家身上的話,那蘇聯最開始應該是沒有足夠能力在德國陷入僵局時對德國倒打一耙的。

但是如果德國在歐洲本土的作戰持續得太過於長久、蘇聯的實力也恢復得差不多的話,以蘇聯在大雷雨計劃中表露出來的意圖,他們絕對有可能在德軍與英國等國家作戰激烈的時候,給德國的背後狠狠地來上一槍。


那個時候,在前後受到夾擊的情況下,德軍必然遭受到慘敗。

而如果是進攻蘇聯的話,德國原本是擁有著很大勝算的。

歷史中他們之所以會戰敗,是因為他們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時間,在蘇聯雨勢最大、道路最泥濘的時間段裡進攻了蘇聯,使得自己強大的機械化部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還有沒有準備足夠的棉衣抵禦蘇聯的嚴寒以及美軍的加入攪局,最終才使得德軍在蘇德戰場中遭遇了那麼巨大的失敗。

不過如果能避免這些問題的話,他們取得勝仗的幾率還是要比全身心投入在歐洲戰場中大許多的。

而且蘇聯國土遼闊、各方面的資源充足,也符合希特勒的戰略需求,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希特勒攻打蘇聯都是最佳的選擇,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行將踏錯罷了。

所以說如果希特勒沒有入侵蘇聯、繼續攻打英國的話,以他們海軍實力的薄弱,他們很難取得想要的成就,當時英國的本土也無法達到他們對資源的需求,還有,如果等到蘇聯的軍事實力恢復過來的話,他們也將可能遭遇到兩面夾擊的危險處境。


孤客生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希特勒?這小個,鼻樑骨上一小撮衛生胡,整個話筒就能給你激情四射。二戰這麼大一個大舞臺,愣是被這小個攪了個風生水起,腳踹波蘭,拳打法國佬,整個西歐全掉在了希特勒的口袋裡。

就這結局,您就算是把狐大仙請來,他把手指頭掐死了,都給你算不出來,這小個咋就用那麼短的時間,就把擱世界上都是軍事強國的波蘭外加第一軍事強國法國高盧雄雞打的跟個烏眼雞似的。

順道還把攪屎棍英國佬的勢力徹底趕出了歐洲大陸,氣的大胖子丘吉爾跳著腳的罵。

要不是小個子希特勒在最後時刻手軟了一點,那超級大潰敗敦刻爾克就跑不出去四十萬人。沒這四十萬人,後來的丘吉爾吼梆子要反攻歐洲大陸,那就是擱紙條上畫大餅的節奏。

話說這敦刻爾克大撤退那叫個丟臉丟到家了,可現在愣是被英國人外加法國人描述成了一個輝煌的大勝利,這臉皮都丟到太平洋海底喂鯊魚去了。

哎,不說了,這事再說多了,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咱接著往下聊。

題主的事

那個時候整個歐洲都懵圈了。

俺是誰?俺在哪裡?俺是幹啥的?一腦殼的大問號,迷惘啊!

話說這問號不僅僅是戰敗的歐洲人,還包括戰勝了的德國人。因為西歐這嘎達已經讓德國登上了世界軍事強國的寶座,這一傢伙就幹到了巔峰。

下一步該幹嘛?打下去唄!可打哪裡呢?這可就有嚼頭了。

歷史上西歐之所以一直都沒有辦法得到統一,有兩攪屎棍整的。

一個是東邊的那喜歡整個伏特加和你玩粗的老毛子,話說這老毛子開頭擱地圖上就是個指頭大的一個地方,為嘛現在這麼大?還不是天天的擱東邊挑事,撩了這個撩那個,把個西歐攪和亂了,自己個當和事佬,一口口吃的把自己個愣是吃成了胖子。

另一個就是西邊的英國佬,這就是個拿著文明棍到處攪和的扯淡玩意,就怕西歐這嘎達太平一天,礙了自己個的眼,無風都能給你攪起三尺浪來,歐洲那會的亂局沒有他的身影,您可以把俺的腦袋揪下來當球踢。

結果呢

就這局面,如果小個子希特勒撅著屁股,全心全意的搞英國佬,這老毛子不從那西伯利亞衝下來,希特勒他就不姓希。

這老毛子從來都是個有便宜佔不夠的主,回回都會在西歐這嘎達事態平息的時候,整個伏特加蹦出來攪局。

其實當時的斯大林已經準備,武裝干涉西歐的事了,因為斯大林感覺摘果子的時候快到了,而且再拖下去,西歐這嘎達真的讓德國人說話算數了,那麼老毛子勢必要面對一個完整統一的西歐,這不符合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而希特勒盤算著自己個手裡的三瓜兩棗的,您要真的揍英國佬,勢必要用上德國海軍。

你快拉倒吧,德國人自打一戰開始,海軍就是一廢材,到了二戰除了潛艇能出去溜溜彎,其他都不算數。畢竟別人拿航母當堡壘,德國只能拿航母當玩具。

所以您要拿出別的東西運兵,那一沉可就是一船的人,德國海軍就算是拍胸脯保證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希特勒信你個大頭鬼。

反過來也一樣,英國佬海軍是可以,但玩登陸游戲那叫個稀里嘩啦嘻嘻鬆鬆,所以面對英國人防守比進攻要實在。再說只要在海岸邊上把那大西洋壁壘真真的建立起來,只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牽制住蹲在破島子上的英國人,而剩下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起來,和老毛子死磕了。

還有一點,從歷史上看來,能誕生出強大而久遠的國家無一不是陸地。您要說英國曾經是個強大的國家,但那是暫時的,因為他沒有強大的戰略空間可供使用。

打老毛子可就不一樣了,把老毛子打趴下了,就能把東歐拿下,從而統一整個歐洲,而且還能拓寬整個德國人的生存空間,拿下富饒的戰爭資源。

要知道,擱北美大陸,還有一個養精蓄銳數著毛毛錢過日子的美國佬還沒有參戰呢?

要知道,被清除出歐洲的猶太財團都去了美國那嘎達,美國的參戰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拿下英國,充其量就給自己個整個不沉的超大個的航空母艦,這玩意說不好聽點四面環敵。

但拿下老毛子這地,可就不一樣了,只要把握好了,撐下去是不成問題的,拿下老毛子就會和亞洲接壤了。

歐洲和亞洲抵抗一塊美洲大陸外加一個破島子上的英國佬,勝算還是蠻大的。

所以就題主這事,基本是不可能實行的,就算是實行了,希特勒就會立即陷入顧頭不顧腚的局面。

而要拿下老毛子,那又談何容易啊!老毛子整口伏特加,能把二踢腳當炸彈的丟,就這麼個好武的民族,三兩下就征服了,不是說說的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世界上好多事情的發展沒有如果。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以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為代表的戰爭罪犯,早已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英國、俄國還有中國都仍然還在那裡,而那些個侵犯他國主權丶領土的國家不是被佔領,就是被分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隻今還為南千島群島中的四個小島在奔波。

過去的事情都是歷史,過去的歷史不能假設。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吉祥如意


二戰時沒有打蘇聯全力進攻英國,英國應該撐不過1年,二戰的歷史將會改寫。

但最終德國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我認為未必,理由如下:

1.德國閃擊蘇聯的計劃叫巴巴羅薩計劃,實際上中國提前一天得到情報發給蘇聯,但當時斯大林並不信任來自中國的情報。而德軍進攻蘇聯時蘇軍並不處於防禦狀態,而是處於進攻狀態。所以初期蘇聯紅軍被德軍消滅和被俘將近四百萬。這說明什麼,也就是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也許沒多久蘇聯就進攻德國了。如果以德國+波蘭和法國的戰略縱深與蘇聯沒法比,很快會被蘇軍突破。所以如果德軍不進攻蘇聯,也難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德軍二戰中兩大重要敗筆就放英法聯軍撤回英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以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一個是放虎歸山了,一個是在不具有實際經濟價值的情況下消耗太多兵力在斯大林格勒,最終因為天氣原因和蘇聯大縱深的兵員和武器製造,把德軍精銳耗死在斯大林格勒,夢想佔領斯大林格勒徹底擊垮蘇聯意志的目的徹底失敗。如果當時全力進攻烏拉爾產油區,也許結局就會不一樣。那裡有石油,並且不是那麼寒冷。要知道當時德軍大量汽車和飛機用的可是酒精,德國貧油啊。

另外,德軍的夥伴意大利實在是戰鬥力太差。如果墨索里尼的軍隊有如日軍戰鬥力的一半,得意聯軍也不會丟掉北非戰場,可知道後期大英帝國的兵員和物資基本上都是來自非洲以及通過非洲運到英倫。

總之,德軍雖很強悍,畢竟國土、資源和人口都有限,要贏得二戰勝利,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除非他在美國研製成功原子彈前就已經研製完成,能用於對蘇對美作戰。


大衛153577007


從當時的態勢看,希特勒進攻蘇聯,一是時機太好了,當時蘇聯在轟轟烈烈的搞肅反,將近200個師長被殺了四分之三,往上的將軍元帥殺了大半,連戰略大師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都被幹掉了 往下的下級軍官更是殺了不計其數,再晚幾個月,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都被幹掉了。衛國戰爭初期蘇軍的迅速潰敗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高級指揮員都是從團營級直接提拔,沒有任何戰役級的指揮經驗。第二,當時雖然蘇德簽了互不侵犯條約,但是都是各懷鬼胎,誰也不信,之所以戰爭初期,蘇聯軍隊上百萬被俘,就是因為蘇聯當時在蘇德邊境突出部集結了幾百萬的軍隊,這隻能解釋為隨時準備入侵德國,只是蘇聯當時軍隊內部還沒有完成調整。所以對於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大本營來說,他們當然希望全力拿下英國,但此時此刻,如果不對蘇聯動手,將來會後悔莫及。但是德國還是低估了蘇聯的戰略縱深和戰爭能力,如果蘇聯沒有這麼大的戰略縱深,經此閃擊,恐怕早就被平推了,法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啦啦啦啦啦QWERTY


說到底,希特勒的錯誤在於侵略蘇聯。就是不該去打強大的不可戰勝的蘇聯,他的軍隊有1100多萬喪在蘇聯。

一開始他就應該指出自己決不去惹蘇聯。即使他不放心蘇聯,也只要建一條防線就可以了。

應該拉住日本滅掉英國,1940年在和英法作戰時就請日本當時世界第一的海軍到大西洋來,幫助越過英吉利海峽,必要時殲滅英國海軍。

自己得到英國,讓日本佔領東南亞英法荷蘭的殖民地。日本也有石油和橡膠了。

然後在日本海軍幫助下東面登陸美國,日本在西面登陸美國。羅斯福只好投降。當時美國的海軍還不如日本,陸軍更是不行。何況還有德國的海軍,和繳獲的英法軍艦。

不要跟我說美國的潛力如何大,德日入侵後,還有什麼潛力?甚至被德日繳獲。

德國不能聯合日本消滅英國,和日本一起滅亡美國,在跟美國作戰時一點幫不了忙,反而還拉來了強大的蘇聯,害得精銳的關東軍幾天就被蘇聯擊破。

說到底,是因為希特勒當了日本的豬隊友。


用戶97816559498


二戰初期,德軍展現了驚人的實力,以閃擊戰相繼入侵多個國家,最終與歐洲老牌強國,也是一戰時期的宿敵英國展開了對決。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假如當時德國不進攻蘇聯,全力進攻英國,英國究竟能不能抵擋住德軍?二戰結局會不會改寫?


筆者認為,如果當時德軍全力進攻英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英國確實會遭遇慘敗,畢竟在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打擊下,英國本土無法與外界殖民地聯繫,國內的物資供應會被完全切斷,單純對比本土的物資產量和戰爭潛力來說,德國還是要比英國強的。

但這僅僅存在與理論上,事實上我們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使德國不進攻蘇聯,蘇聯也會進攻德國。雖然蘇聯和德國當時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雙方在瓜分波蘭後,表面上一團和氣,背後卻早已暗流湧動。



早在1941年3月,蘇聯最高統率部就制定了“西部擴張戰略”,隨後蘇軍更是制定了“大雷雨計劃”,準備先發制人進攻德國,而且斯大林本人也在5月批准了這一計劃。雖然有關大雷雨計劃存在與否的爭議較大,但蘇聯提出加入軸心國的要求卻得不到迴音時,也確實沒有坐以待斃。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軍的2萬多輛坦克中有1.3萬輛都集中到了西部邊境;明斯克方向的西方面軍集結了50萬左右的兵力(戰爭開始後有35萬人做了德軍的俘虜),整個西線集結了130萬左右的蘇聯紅軍,而且蘇聯的動員還在繼續。這足以說明蘇聯有從背後突擊德國的意圖,就算蘇聯這麼做是為了防禦,誰又敢保證他不會趁機訛詐德國呢?而如果希特勒發動搶渡英吉利海峽的海獅計劃,蘇聯人有很大的可能從背後打過來。

事實上,斯大林一直有趁著德國在西線陷入苦戰時,從背後襲擊德國的意圖,只是斯大林沒想到1940年的法國戰役會如此快的結束,德國閃電戰只用了40多天就幹掉了擁有300萬陸軍的法國;同時,紅軍在蘇芬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也讓斯大林不敢輕舉妄動,他緊急命令重新組建機械化軍,並對原有的部隊結構進行調整,這明顯是為了打一場硬仗!德國在西線的任何挫折,都有可能燃起斯大林進攻德國的信心。



有資料認為,在蘇德分割佔領波蘭後,雖然雙方表面上興高采烈、互相慶祝,但是蘇聯已經悄悄向蘇德邊界增兵了,1941年蘇聯向蘇德邊界調集了60個裝甲師的龐大部隊(1.3萬輛坦克),蘇軍總兵力也從1939年的131個師增加到1941年的316個師。面對蘇聯的這種軍事動員,說他不會進攻德國有誰會信?


斯大林從不認為蘇德的和平能持久下去,他至少要以152個師的絕對優勢兵力,去對抗德軍的100個師(巴巴羅薩計劃的軸心國總兵力約180個師左右),不僅如此,當時的蘇聯甚至還決定組建波蘭師,準備在佔領華沙後進行勝利大閱兵。

蘇聯這一系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行動,早就被精明的希特勒看在眼裡了,所以德軍才決定儘快對蘇聯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先發制人的打擊蘇聯。


當時希特勒其實心知肚明,德軍的生產力、戰爭潛力和戰略縱深等等都不如蘇聯,去的瓜分波蘭後,紅軍最前沿距離柏林的直線距離,也就是200公里左右,所以德軍必須搶在蘇軍進攻之前先發制人。

事實上德軍一開始也確實達到了目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後,德軍勢如破竹,推進速度快到後勤都跟不上了。而且德軍剛開始並沒有與蘇軍硬碰硬,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會戰失敗之後希特勒放棄莫斯科,1942年下半年他選擇在佔領高加索油田,獲得資源補充後,一邊與英國談何,一邊與蘇聯作戰。這至少說明德國的冒險問題不大,但是豬隊友日本的突然出現,讓德國一下子陷入被動。

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日本突然偷襲珍珠港,對美國不宣而戰,地處大洋彼岸的美國人正愁沒辦法介入戰爭呢!結果日本就把理由送上門來了,隨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加大對英國和蘇聯輸血,使得德軍在蘇聯的作戰一下子陷入被動;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就算希特勒不進攻蘇聯,專心搶渡英吉利海峽滅掉英國,日本也會如期在1941年末拉美國下水,英國仍然會獲得一個強力外援,到時候德國的處境比入侵蘇聯也好不到哪裡去,一旦美國參戰,會讓德軍在英倫三島、大西洋或者北非陷入苦戰,這時候斯大林還會坐以待斃嗎?我想他會急不可耐的捅德國一刀。

綜上所述,當時的希特勒是否會對蘇聯宣戰,其實最後的結局都一樣,德國和蘇聯遲早都會走向對立面。回到這個問題,假設當年德軍沒有向蘇聯宣戰,沒有佔領高加索油田,反而被蘇聯突然襲擊,德國只會死得更快,畢竟當時的英國並沒有元氣大傷,德軍也沒有佔領那麼多的土地和資源,所以希特勒的選擇其實並沒有什麼大毛病,怪就怪德軍低估了蘇聯這個對手,也高看了日本這個隊友。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歡迎關注


兵器世界


1940年6月,德軍擊敗西歐諸國,昔日的歐陸強國法國也宣佈投降,英國人在偌大的歐洲儼然成了“孤家寡人”。

半途而廢的“海獅計劃”,望著天塹般的英吉利海峽,元首隻能望天興嘆!

剛開始,希特勒是感覺英國人可能會“跪下”的,畢竟昔日英法的綏靖政策才給了他打敗歐洲的勇氣,如今,法國人已經下跪了,英國人應該不遠了。

令元首沒有料到的是,英國換了個丘吉爾首相,不僅通過激情昂揚的演說鼓舞了英國人的士氣,還組建了戰時內閣,進行了全面戰爭動員,逼迫英國人投降已經不可能了。

結果,等到希特勒決定入侵英國,法國人都投降了快3個月了,而對英國人的戰爭還沒開始準備起來。

本來,飄飄然的德軍將領們覺得:空軍負責掩護,海軍負責渡海,把強大的德軍一路運過英吉利海峽,士兵們就可以上岸廝殺了,不用多久,英國就能被拿下了。

可能,將軍們對地理、環境等等知識並不懂。

等到科學家們把詳細的海峽海流和潮汐的情況給元首和將軍們講清楚、說明白,大家就懵逼了,元首才明白渡海作戰沒那麼簡單。

更要命的是,轉眼9月了,馬上隨著海流變化,英吉利海峽的風浪會變得特別大,根本不適合登陸作戰。

沒辦法,經過激烈的爭吵,大家還是決定先取得制空權再說,只要打掉英國人的制空權,剩下的問題就不難了,只是需要時間去準備相應的海軍力量、設備、船隻以及登陸部隊。

但令希特勒意外的是,雖然德國陸軍在歐陸上所向無敵,但是面對相對數量上佔劣勢的英國空軍,德國空軍的表現並不讓他滿意。

在幾次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損失慘重,大批護航的戰鬥機和對英國進行轟炸的轟炸機被擊落,每一次,能夠順利返航的飛機越來越少,德國始終沒有掌握英國上空和海峽上空的制空權。

而一次英國空軍對德國柏林的大規模轟炸,則給希特勒和德國人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這幾乎使得希特勒感到絕望:英國人的空軍竟然在第三帝國的打擊下越來越強……

隨著雙方空戰的頻次加強,從荷蘭、比利時到法國的西歐沿海的許多港口也遭到了英國空軍的轟炸,損失慘重,不僅使得大批用來準備登陸作戰的船隻和裝備被毀,渡海作戰的準備工作也只能停滯下來。

雖然德國已經準備了25個師用於未來的登陸作戰,但是一直無法取得海峽的制空權、沿海港口和大批船隻被破壞,這使得已經定案的海獅計劃被不斷延遲,最終流產。

當然,除了海獅計劃,德國人還擬過一個“大陸方案”,就是佔領地中海上的要道:直布羅陀和蘇伊士運河,掐斷英國人的海上生命線。

但德國人要佔領直布羅陀,必須經過西班牙,因為各種因素,佛朗哥保持了戰爭中立,這條路就斷了。

至於蘇伊士運河,因為德國海軍壓根就繞不進地中海,畢竟當時的大英帝國海軍還是一支遍佈全球殖民地的世界性海軍力量,而意大利的海軍是壓根打不過在埃及的英國海軍的。

這個大陸方案也基本上沒戲。

如果接下來繼續強攻,那基本上就是繼續沒完沒了的空戰和空襲,這對德國人來說,幾乎就是漫長的煎熬。

至於德國海軍,根據他們的估計,要對抗英國海軍,至少得1944年才能準備好。

而到了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此時都快1941年了,美國人不會等,蘇聯人也不會等。

對於希特勒來說,向東搶先消滅蘇聯,鞏固實力和後方,然後在美國參戰前就具備對抗美國的實力,英國人到時自然也就跪了。

這也逐漸成了希特勒唯一的機會選項。

但無論如何,第三帝國還是在顯赫一時之後,迅速滑入了失敗的深淵。


雲中史記


如果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討論一下二戰爆發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同於一戰,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霸權地位,更重要的是對領土、人口、資源這些硬性條件的需求。

比如說我們的鄰國日本,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自然資源很匱乏,並且日本的自然環境也比較惡劣,常常發生地震海嘯。

其他二戰的法西斯國家也有著同樣資源匱乏的通病,比如德國。通過一戰二戰使用石油的數據對比就可以看得出,二戰石油使用總數竟然是一戰的十倍之多,可見這場戰爭帶來了多大的消耗與損失。

前面我已經講到了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資源匱乏。戰爭必然需要強大的資源,不光是石油,還要有人口等等的支持。

但是很顯然,這正是法西斯國家缺乏的。他們的戰略思路是依靠強大的工業技術,以及軍事實力來獲取戰爭勝利後,以戰養戰。

按著這樣的思路,德軍就不可能和英國硬拖,他必須要贏得戰爭的勝利。

所以德國在英國沒有佔到便宜後,迅速將矛頭轉到了資源雄厚的蘇聯。雖說此前德國和蘇聯之間簽訂過互不侵犯條約,但兩國都是各懷鬼胎。

下面回到我們的題目中來,如果德軍繼續攻打英國,而不是選擇蘇聯的話,會怎麼樣呢?

結果自然是不需多言,必然是以德軍的失敗告終。英國與德國之間如果全面對抗,英國作為當時世界上一流國家,實力雄厚那是自然,德軍沒有強大的海軍作保障想要迅速拿下英國純屬妄想。

德國如果一味地在英國戰場硬磕,最後只能是德國的後方匱乏,導致戰爭失敗。

那麼有的人可能會懷疑,那英國呢?英國與德國一樣都面積不大,資源方面英格蘭三島也並不很充分。

但是請大家別忘了,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除去本土外,在海外擁有很多殖民地,比如印度,這才是英國巨大的後盾,能為英國提供很多支援。

雖然德國在二戰初期迅速佔領波蘭、法國,在前期的這些戰爭裡收穫了很多,但依舊是不能滿足德國的戰爭需求。並且德軍在二戰當中的戰術“閃電戰”,從名字就可以理解,要求的是速度快,攻擊力強。

這也是資本以及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成果。

希特勒依靠坦克、飛機等現代化武器,一夜間滅掉波蘭,後來法國的滅亡連閃電戰發明者希特勒都瞠目結舌。其實對於德國,法國是有防備的,我們都聽說過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就是為了抵禦德軍而建立在德法邊境上,與之齊名的還有當年日本在我國東北地區建造的東寧要塞。

馬奇諾防線之堅固,依舊是沒能抵擋住德國閃電戰的進攻,法國迅速覆滅。但閃電戰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資源後盾作為依託。在前期德軍總是碩果累累,也是因為希特勒準備了大量石油資源的結果,且戰爭突然,法國等國家並無過多防備。

有人說,德軍如果打贏蘇聯,很可能會統一歐洲。確實,蘇聯擁有很強大的工業實力,當時每年僅是石油產量就達到了1800萬噸。

但德國在蘇聯初期雖然嚐到了甜頭,甚至即將要把戰火燒到莫斯科,豈料蘇聯絕地一擊,抵擋住了德國的進攻。此後,不斷打擊德國的石油工業,通過這樣的手段,竟然導致德國五百多輛坦克因為沒有燃料而無法使用,被盟軍全殲。

有人認為希特勒缺乏基本的戰略頭腦,如果不進攻蘇聯不進攻英國,德國就有了喘息的時間,既便就此罷手德國也是歐洲一霸,且蘇聯絕不會進攻德國,英國人也不會單槍匹馬與德國為敵,蘇聯期盼德國與英國人開戰,英國人又希望德國進攻蘇聯,所以說德國佔有天時地利優勢,可事實是希特勒太狂妄註定會走向毀滅的下場。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希特勒反而成為了日本的豬隊友。


小小嬴政


希特勒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是戰術上的高手戰略上的低能兒,他的一切成就都停留在“閃電戰”方式的進攻上,一旦進攻停止其覆亡也將開始。

蘇聯特別廣闊的國土以及特別寒冷惡劣的氣候,以及蘇聯人特別勇敢堅韌的性格,還有蘇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而且蘇聯有著僅次於歐洲強國的工業化水平特別是重工業非常發達……這些因素都沒有使希特勒好好考慮一下進攻蘇聯意味著什麼!在英國都沒有打下,英法聯軍大量殘存的情況下去開闢規模異常廣闊的蘇聯戰場是愚蠢的!

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考慮,德國都不應該先去打蘇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已經簽訂,和蘇聯共同分享歐洲利益是最好的策略。然後穩住陣腳大造艦船,發展導彈、原子彈等特殊科技,滅掉英國後美國在歐洲就喪失了據點也就翻不起什麼大浪來。滅掉英國後揮師南下佔領整個非洲,那裡有無限豐富的各類資源。待新科技發展出來後集中全力打垮美國,佔領美國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一切島嶼,相機在美國本土登陸。

但是歷史不能假設,德國和日本這一對戰略上的盲人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稀巴爛,根源在於其邪惡本性使其迷失在了自我能力陶醉中,認為自己的力量無限強大,最終在自己編織的童話裡覆滅。這是世界的幸運!也是人類正義事業的幸運!跳樑小醜永遠是小丑主宰不了人類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