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1課時 評優評先畢業升學都要看“勞”力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印發,近年來被淡化、弱化的勞動教育有了“硬指標”。

大中小學以集體勞動為主

整體優化學校課程設置,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國家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週不少於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集中落實各學年勞動周要求。

根據需要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

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真實可靠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建立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全面客觀記錄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記錄真實可靠。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按年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孩子自覺參與、自己動手,隨時隨地、堅持不懈進行勞動,掌握洗衣做飯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鼓勵學校(家委會)和社區等組織開展學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動。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鼓勵孩子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社會勞動。家庭要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家長要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

不得擠佔挪用勞動實踐時間

學校要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佔、挪用勞動實踐時間。明確學校勞動教育要求,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系統學習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根據學生身體發育情況,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採取靈活多樣形式,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統籌安排課內外時間,可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好勞動周,小學低中年級以校園勞動為主,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可適當走向社會、參與集中勞動,高等學校要組織學生走向社會、以校外勞動鍛鍊為主。

學生與普通勞動者

一起經歷勞動過程

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為勞動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協調和引導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使學生與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歷勞動過程。鼓勵高新企業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願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

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