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還記得在電影院裡看電影是什麼感覺嗎?/ 圖蟲創意


復工變得更加現實和迫切,多數影院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僅是防疫的準備,也不僅是片源的準備,更多的還在於,對未來一個月可能沒什麼人來看電影的心理準備。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我相信不少人會回答“看電影”。


但真正會去的人又有多少呢?


據貓眼調查,截至3月21日,全國已有507家影院恢復運營,當天產生票房3.10萬元,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收入是61.14元,比前一天翻了一倍。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3月20日,廣東票房為“0”,僅用一天就增長到“55元”。/貓眼


但一家影院,運營整整一天的收入才61.14元,這筆錢可能還不夠交當天的電費。


這個數字也足以體現出,普通影迷暫時對影院還是有一定的擔心。


萬事開頭難。一個月前,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的《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就曾引發軒然大波。


據中新網統計,多達70%的影迷表達了對影院復工的不理解,認為“在影院這樣的密閉空間,感染幾率很高,復工是對觀眾不負責”。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截稿時,高達80.5%的網友不願去影院看電影。/新浪娛樂


但隨著全國各地尤其是武漢地區連續多天新增為零,以及境外歸國人員14天隔離政策的生效,影院復工的安全風險已經比一個月前低了許多。


復工變得更加現實和迫切,多數影院已經做好了準備,不僅是防疫的準備,也不僅是片源的準備,更多的還在於,對未來一個月可能沒什麼人來看電影的心理準備。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消毒,恐怕難消影迷擔憂


對於影院而言,3月16日是重要的一天。


在停業50天后,新疆中影金棕櫚影城宣佈恢復營業,這是全國最早復工的影院之一。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零新增”不意味著可以摘下口罩,但既然戴著口罩,為什麼還要怕去影院呢?/微博


這一天距離新疆“將一級響應下調為二級響應”相隔20天,也是新疆“零新增”的第27天。


這些數字表明,新疆影院的復工,合乎時宜,並且影院做的防疫準備也十分充分。


北京一位影院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做好消毒、測溫、實名登記、無接觸服務這些安全工作,並且大力宣傳出去,然後就看觀眾自己的選擇了。”


環京津網調查顯示,眾多防疫措施中,超7成影迷最關心消毒問題。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最怕消了毒,也沒多少人放心。/中新網


尤其是空調系統的消毒,最為關鍵。


太平洋影城杭州區在其公號發文稱,當前影院的空調系統大多為新風系統,需專業人士消毒,而據專業消毒公司報價——


“2000-3000㎡影城的全套消毒費用大概在5000-6000元左右(平均每平米2-3元),包括空調通風系統消毒,空調管道、空氣處理機及風機盤管風口清洗、消毒加檢測報告單等。”


相比起來,影院前臺、走廊、衛生間的消毒成本要低得多,1公斤消毒水只需20多元,稀釋後使用可以用好幾天。


但根據《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的要求,重點區域每天須消毒8次,這工作量可不小。但為了安全,這些努力都是必須的,也是值得的。


有的影院還採取了提前鎖座的方式,進行隔座賣票。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隔座,意味著單場人次的銳減。


不過並非所有影院都是如此。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存在了


最近幾乎每天霸佔票房冠軍的烏魯木齊人民電影院,就沒有采取鎖座的方式保證“安全距離”,因為來的人真的不多。就算有人來,也會主動和其他人隔得遠遠的。


為了節約運營成本,這家影院8個電影廳,目前只開4個。


目前每天的觀影人次,大約在100人左右,週末大致接近200人。對比今年1月2日工作日的587人次,現在這100多人的觀影人次還不到正常時期的20%。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截稿前,3月22日(週日)的觀影人次,是復工以來最高的。


不過這可能和片源有關,這幾天新疆上映的電影,是《誤殺》《解放·終局營救》《動物特工局》等老片,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看過了。這可能也是觀影人次低的一大原因。


話又說回來,會有哪部新片會在這種形勢下,採取不分賬模式100%讓利給影院呢?


這種100%讓利給影院的發行方式叫作“公益發行”,平時的模式是片方和院線43%:57%比例分賬發行。


3月18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公佈了第一批公益發行影片,分別是《中國合夥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與《何以為家》。


據悉,《少年的你》《夏洛特煩惱》《綠皮書》等12部電影也將參與公益發行。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距離上一次上映,已經隔了18年。


更大的驚喜是,哈利·波特系列首部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以4K+3D制式重映。雖然並非公益發行,但以哈迷的影響力,相信能網羅不少忠粉的票房支持。


隨後上映的還有《這個殺手不太冷》《天使愛美麗》《菊次郎的夏天》這樣的經典神作。


《喬喬的異想世界》《野性的呼喚》等新片也有望定檔。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況,應當是不存在了。


萬事俱備,只欠復工。而為這一天,影院工作人員們已經等待了太久。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從滿心期待,到晴天霹靂


如今回看疫情前媒體對今年春節檔票房的預測,真的讓人百感交集、笑中帶淚:


《2020春節檔前瞻:百億票房、口碑為王,這才是真正的史上最強!》


《2020春節檔前瞻:七王之戰,能炸出百億票房?》


《於冬(博納影業董事長)看好2020年春節檔,預測票房將超120億!》


誰也不會想到,就在1月23日,7部春節檔電影相繼撤檔,這一切的預測和佈局都成為一場空。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從標題中,透視風雲突變。


為生命讓路,對於疫情之下驟然陷入“冰封”的影院而言,這無異於一次涅槃。


尤其對新開業的影院來說,他們面臨的幾乎是夭折。


有業內人士稱,僅在四川,今年本想趕在春節前開業的影院就有至少6家。


其中有家影院開業後的第二天,正好是鍾南山發表“新型肺炎肯定是人傳人”的那天。霎時間,全國各地都在討論肺炎有多嚴重。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轉折,在鍾南山乘坐這趟火車到武漢後兩天。/廣州日報


嗅覺敏銳的影院老闆們立刻調整運營方向,一邊給影院做全方位消毒,另一邊把“安全”作為主要宣傳點,以求博得影迷觀眾的信任。


但這最後的努力,還是打了水漂。


對於新店而言,即使在正常時期,都一般要三年才能收回成本。


按目前這個形勢,收回成本的週期勢必要更長。而且,影院的人力成本和還貸支出還要繼續投入,眼看著缺口越來越大,只能設法自救。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自救,自救,還是自救


自救的方式之一是做微商,不為別的,只為清庫存。為了迎戰春節檔,多數影院都囤了不少爆米花、飲料、零食等食品。


有一名從業13年的影院工作人員稱,影城停業後,她的朋友圈裡越來越多同行“轉行”為微商,“花生瓜子烤魚片,啤酒飲料礦泉水”應有盡有。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靈魂之問:我在家為啥要吃爆米花?


果然,反響“熱烈”:“賣得這麼貴,還是電影院留著自己喝吧。”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服輸的影院工作者們,又心生一計,把電影兌換券搭配爆米花可樂打包成套餐銷售:


95元=4張電影兌換券+2張19.9元特惠觀影券+1張雙人賣品套餐券。


這要放在平時,光是4張電影票就得賣到至少100元,這還是十八線小縣城的票價。


類似的套餐還有許多,大一些的院線還在外賣平臺上線了產品,還有的趁機推出會員計劃,圈建用戶體系。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有微博博主主動幫助院線清理庫存。


一邊要靠微商、外賣來填票房損失的窟窿;另一邊,成本也得控制,其中人力成本佔相當大比重。


據證券時報網報道,在深圳某影院從事櫃檯售票的小黃向記者透露,從3月起她所在的影院公司全員降薪30%,停工期發最低工資70%,全年不調薪,不接受的員工可以主動辭職。


我也詢問了在廣州某影院工作的一位朋友,他稱“工資有正常發放”,但發多少比例“不便透露”。


而在四川眉山市一個影城工作的朋友則直接跟我坦誠:“我們停業這段時間連工資都沒有,相當於斷糧了,而且老闆也挺難的。”


她還稱,她的老闆連線上“賣爆米花”的動作都沒有,因為這樣就要安排人來賣,還得發工資,而直接停工還可以有理由完全省下人力成本。


一切的等待和努力,只為了三個字——活下去。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活下去的路,任重而道遠


其實,香港影院在疫情期間就沒有完全停業。甚至大年初三當天,還產生了1000萬港元的票房。


之所以沒有停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充足的防疫準備,這些也是現在內地影院為復工準備做的。


其中,MCL院線會在每小時以1:99稀釋漂白水,清潔觀眾所能接觸到的地方;所有員工都佩戴了口罩;隔行售票。另外還加長了放映間歇時間,以留足時間消毒。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香港影院的隔行售票措施。


另一個原因是,香港院線對於開工還是停業,有比較大的自主決策權。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基礎是,即便一直開業,截至目前,也並沒有因影城觀影所造成的感染的案例出現。


在香港,這是一場“勇敢者”之間的默契遊戲。一邊是付出更多勞動量、承受較大風險的院線方;另一邊,是做好自身防護、執著於愛好的買票觀眾。


當然,市場本身會做出選擇。如DC超英電影《猛禽小隊》上映首日,觀影人次只有預測值的一半,僅為1.5萬人。


其實相比起來,影院的安全性還是要高許多。不像餐廳堂食,即使隔座就餐也要摘下口罩,影院觀影是可以全程戴口罩的。


知名電影博主@院線電影資料庫在其微博說:


“影院復工這件事,不是讓大家冒著風險去看電影,而是讓情況控制較好的地區逐漸恢復到正常的娛樂活動中。全國不可能是相同步調,必然有先有後。”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空無一人的電影院。/圖蟲創意


所以影院包括主管機構,接下來宣傳的重點不只是電影定檔,而是影院的安全性,讓影迷能夠真正放下心來看電影,否則復工會加劇影院收支的不平衡。


好在多地政府已陸續出臺了影城復工的扶持政策,不少地產商也對影城進行了租金減免,減輕影城現金壓力。


雖然多部好萊塢大片也紛紛撤出檔期,但海外疫情走勢總會趨穩,消費者的擔憂總會平復,該回來的檔期,還是都會回來。


“影院復工,我也不敢去看電影”

《花木蘭》《神奇女俠2》《黑寡婦》等好萊塢大片紛紛撤檔。


說不定接下來(不知道何時會來)的報復性反彈,會創造歷史性的票房奇蹟呢?


✎作者 | 土衛六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