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80年代以前,國足水平亞洲第一,而80年代以後國足水平就開始直線下跌?

曹孟德青梅煮酒論英雄


因為以前沒什麼錢,現在有了錢了,飯也吃的飽了,吃的好了,飽暖思淫慾呀閒來事非多,說通俗話,就是吃飽撐得。

再說個比方大家聽聽有沒點聯繫。說過去有位窮人做長工,財主在三九天和他打賭說,你要什麼也不穿在外過一夜,我就把家產分你一半,長工答應了財主的賭約,真的不穿衣服在外露天過夜。財主以為轉天他必凍死無疑,不料第二天一看他安然無恙,原他連蹦帶跳的在外邊過了一夜,財主無奈只好將財產分了一半給他,他從此過上了和財主一樣的興福生活,這樣過了幾年,倆財主碰到一起,老財主又提起和他再打賭,如果這次你還和從前一樣在外邊過一夜,我把所有家產都給你,你過不了,把家產都給我,他想我已經贏了你一次,還怕贏不了你第二次嗎?於是又賭了一夜,可是這次他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還如上次連蹦帶跳沒有多長時間就累的不能動了,最後凍死在了露天地當中。中國足球隊整天的過著安逸的生活,還能不像成了財主的長工的下場嗎。


手機用戶59952387039


那時候足球好像比現在普及,我們80年代那會兒上小學和初中,放學以後找塊空地,書包一擺就是球門兒,一踢就是一下午,條件很差、球也很破,但真喜歡踢球啊。三天兩頭的約球,和別的社區的孩子踢比賽,現在那還有這種情形,小孩子都上課外班去了。


吾嶽一家


我的家鄉大連是中國有名的”足球城”,曾經是大連4張城市名片之一。每當談起大連的足球,大連幾十萬球迷便“輕車熟路”,津津樂道,因為他們太瞭解家鄉的足球健兒,他們有著太多的自豪和歡喜。所以就這個問題,我就從大連的足球興衰談起。

新中國成立後,大連的足球運動就發展迅速,很多人愛踢足球。首先那時的人們都有一種主人翁精神,踢足球不單單是為了玩,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為國爭光,為本地區和單位也就是為集體爭光,有一種集體榮譽感。其次,大連不管工廠、農村和學校都重視足球,有很多自己的足球隊,而且戰績不俗。1955年10月30日在北京,由大連造船廠足球隊與中央體訓班足球隊組成的中國聯隊迎戰蘇聯國內久負盛名的列寧格勒澤尼特隊,以2:2戰和。毛主席、周總理、朱德、鄧小平、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這場精彩的比賽後,在球場接見了雙方運動員。毛主席同大連隊員李長平握手的富有歷史價值的照片至今仍掛在大連造船廠的會議室裡,曾煥起人們綿長而親切的回憶。1958年8月,大連少年足球隊首次獲得在北京舉辦的全國足球錦標賽冠軍。1974年6月,由大連第21中學足球隊代表中國中學生足球隊,在奧地利舉行的世界中學生足球賽中以5勝以1平的不敗戰績奪魁。從1980年代起,大連足球運動風起雲湧,震驚足壇。1980年5月大連電機廠隊、漁輪廠隊、造船廠隊和金縣隊包攬了遼寧省足球錦標賽的前4名。1985年,作為中國第一支農民足球隊的大連灣鎮前關村足球隊,在廣東舉行的全國首屆農民足球賽中奪魁。當時大連大型廠礦都有100多個足球隊,全市幾乎每個學校和每個班級都有足球隊,形成了“千隊萬人”的喜人局面。這既是大連足球隊日後飛躍的“源泉”,又為大連市足球運動的發展拓開了廣闊的前景。所以在1980年代以前在歷屆國家隊均有大連籍隊員,多時佔一半。那時大連足球的輝煌就代表了中國足球的輝煌。現在大連足球如同中國足球一樣輝煌早已不復存在。原因主要就是沒有了當年的主人翁精神,沒有集體榮譽感,而是“金錢至上”了。其次很多大型廠礦都不存在了,那些赫赫有名的足球隊早已沒有了,學校一切都為了升學,足球隊都解散了。“千隊萬人”的局面早已不復存在。農村的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根本見不著踢球的,所以農民足球隊也早已成為歷史。綜上所述,1980年代以後,大連的足球也就王八犢子了。


徐新舂


我覺得很多原因,其中薪酬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現在社會中成功與否,達不達成目標都與收入掛鉤。當達到自己滿意的收入時,人自然會感到滿足,也會導致喪失為更高的目標而奮鬥的動力。

國內球員目前在世界四流聯賽裡拿著世界範圍裡也屬於高收入的薪酬。自然就會願意留在這四流聯賽裡,而不會想去更高級別的歐洲聯賽。因為去歐洲意味著現在的你很難打上主力(替補也好冷板凳也好,球員都是不願意的),收入肯定不如在國內踢球。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去刻苦訓練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的動力。更多的願意留在國內,個人技術也會停留在四流球隊的技術裡無法提高。

再好的苗子,只要他把目標定在收入高技術差的四流球隊當主力來掙大錢時,基本上他就沒有了未來。

我認為現在的中國球員就是這樣的。


石源里美


根據點點信息,外加推測,勿噴……

一,以前唯國家利益和名譽為念,不顧個人得失;現在一切向錢看,以個人名譽和利益當首位,沒有大局觀念,不會發揮團隊作用,更有甚者當“武大郎”;而足球籃球等運動,主要依靠團隊合作,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對比一下漢朝的蓋世英雄李廣和衛青就明白了一切!!

二,體校“潛規則”:重點培養“有錢無潛力”的學生,而“有潛無錢”的學生,得不到認真指導,甚至被排斥、打擊,好苗被扼殺;

三,省隊國家隊隊員的選拔又是一關……

四,教練是否可以採用野戰軍那樣的“魔鬼訓練”方式?隊員能不能接受“魔鬼訓練”?

五,球員貪圖享樂……


heshi63966


1985年的519,開始了我對足球的關注,當時教練,隊員,缺少信息蒐集,比賽少,經驗少,但拼勁實足,總有勝利的希望,成年,青年,少年,都是這樣,九十年代,中國教練,南派,北派,2000年以後,工資高了,外教來了,隊員高了,球踢的不好了,腐敗是主要原因之一,選材也是有 “四大難” :1技術好,體力差,2技術差,體力好,3是靠關係,這是球隊最大死穴,4是體力好,技術好,這個更難!夏季球場少,冬季球館少,教練少,裁判少,比賽少,職業有,中超,中甲,中乙,中丙,球隊少,聯賽少,梯隊不完善。區域賽少,小學賽,中學賽,高中賽,青年賽,大學賽,企業賽,行業賽等等都非常少,甚至沒有,基礎沒有,樓如何建的高。沒有鬥志,基本功差,不貫徹教練戰術,等等,太多了。火車上,就寫這些吧。




王府成1


80年代的運動員都是50年代60年示生的。還沒有計劃生育。各家兄弟姊妹都四個五個。小孩隨便玩。沒有壓力。我在瀋陽的同學。念初中不少是瀋陽業餘體校的足球運動員,有去八一隊的。還有是遼寧十連冠足球運動員。離隊後進廠礦,工資只有三十七塊錢。當隊員時收入也不多。現在只有一個孩,傷著咋辦。所以足球不敢太賣力氣。能有成績嗎?給多錢也沒用。僱洋人踢球真是高招。足協高人大智。


辰聲1


知道為什麼嗎?八十年代為國爭光是全中華兒女的夢想!為什麼?因為那時中國在國際上,可以說無任何影響力,更本看不到中國人的身影,只有透過體育展示中國人的才華和志氣,所以那一代人寄託著中國人的希望!他們也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中國人站起來了!不是口頭上所說,用實際行動讓世界看到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現在的體育“健兒”特別是男藍,男排及男足全是“廢才”。指望這些人,地球倒轉!


用戶6926050573525


那個時候人們的觀念還比較保守,人們的思想比較純正,各行各業比較正統正規,為國為民的思想佔主流。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是大家的奮鬥目標,足球行業也不例外,選拔球員公平公正,憑個人枝朮和能力進的國家隊,為了國家榮譽而踢球,個人刻苦訓練,教練勤奮教學,都把衝岀亞洲,打進世界盃為終極目標!而後來足球市場化了,都是為了錢而踢球,選人憑的是金錢和關係,能力好的進不了園家隊,每況愈下,越踢越臭,惡性循環,木事不行靠進國家隊去撈錢,腐敗;葬送了中國男足,加上沒搞好挮隊建設,靠歸化球員靠騁請外國教練無異於撥苗助長,引鳩止渴,糟踏了大量人民血汗錢,換回的是全世界人民的恥笑和國人的痛心疾首!可悲可嘆!


手機用戶51236565968


八十年代的青年人,常年沒有大魚大肉吃,身材靈巧,朝氣蓬勃,就象上戰場一樣拼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榮耀至上!

今天的球員,天天猛吃海喝,象懶皮病樣,只要保護好身體不受傷,工資不但不少,還有高薪。何樂而不為。

古人云: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