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百年一遇大肅殺”,臺灣經濟復甦路在何方?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沐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大面積擴散使得臺灣島內輸入型病例暴增,確診病例數一週內翻了一番,目前已超過兩百例。民進黨當局被迫自3月19日起開始“封島”,宣佈非臺灣人員除特別原因一律限制入島,入島人員必須隔離兩週。

目前看,島內疫情迅速升溫對臺灣經濟社會發展衝擊加大,臺經濟前景更趨暗淡。

島內航空業、旅遊業首當其衝,都市商圈百業蕭條

民進黨當局宣佈“封島”首先衝擊島內航空運輸業。臺灣主要航空公司(如華航、長榮)國際航線營收佔比非常高,“封島”負面影響極大,當天長榮股價一度跌停,新成立的星宇航空直接宣佈停業,公營航空企業華航也宣佈“減薪,力求不裁員”。島內旅遊業更是哀鴻遍野,數百家旅行社營收冰封,掀起降薪、裁員潮。頭部企業雄獅旅遊股價由最高時186.5元新臺幣(下同)跌至最低45.3元,市值縮水三分之二。

疫情蔓延還加重島內社會恐慌氛圍,除超市出現生活用品搶購風潮,城市商圈人流迅速減少,各百貨店門前冷落,餐飲、住宿業則更為慘淡。島內上市餐飲公司2020年以來股價普遍下跌三至四成,龍頭王品集團2月營收同比暴跌47%,其他公司也普遍出現三到五成衰退,有臺灣媒體悲哀地稱之為“百年一遇大肅殺”。

疫情全球擴散嚴重影響島內產業發展

臺灣產業鏈深入嵌入全球產業鏈中,與中國大陸密切相連,或以中國大陸為目標市場,或以中國大陸為生產基地、以全球特別是歐美為目標市場。最初中國大陸暴發疫情時,民進黨當局和島內綠媒還以隔岸觀火心態暗自竊喜,認為這將助力“臺商迴流”,可促使兩岸經濟進一步“脫鉤”。但隨後中國大陸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眾志成城,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歐美多國卻因重視不夠、治理失能導致疫情爆炸式增長。目前看,歐美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甚至“震中”,控制、消滅疫情將不得不花費更多時間。專業醫師出身的臺北市長柯文哲都表示“疫情可能會持續六個月”。

疫情全球擴散不僅直接衝擊臺企產業鏈全球佈局,使其面臨“斷鏈”甚至各處“碎鏈”的風險,生產經營活動將大受影響。同時,歐美疫情蔓延已使得自身經濟遭遇重創,未來需求勢必出現較大萎縮,這對以出口為經濟命脈的臺灣而言,不啻於雪上加霜。

近期臺灣“央行”已下調了2020年GDP增長預測值,由2.57%降至1.92%,意味著臺經濟將再度面臨“保2”困境,而有境外機構更是悲觀認為增速可能只有1%。

大陸經濟復甦反彈在即,臺灣能趕上嗎?

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中國大陸自身經濟發展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多家預測機構都認為中國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很不理想,將出現幾十年難得一見的低增長率。但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國大陸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復甦,被壓抑近兩個月的數以萬億的消費需求正在逐步釋放。如果疫情不再出現較大反彈,大陸經濟很有可能在第三、四季度出現一個漂亮的拉昇。加之中共中央正在密切佈局推動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大陸經濟極有可能“化危為機”,藉助科技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臺灣經濟遭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時,經濟增長率一度跌至負值,但隨後便依靠兩岸經濟合作,大陸市場強力拉動迅速走出低谷,2010年經濟增速甚至出現10.8%的高峰值。但時過境遷,今天的兩岸關係在民進黨當局“漸進式臺獨”政策破壞下已滿目瘡痍,島內不少有識之士都在悲嘆“兩岸關係回不去了”。

大陸赴臺旅遊人次最高峰時每年超過400萬,可為島內提供超過千億元旅遊收入,但蔡英文上臺後,大陸游客赴臺人次急劇下滑,此次疫情更導致大陸游客“清零”。即使疫情過去,如果島內“反中拒統”氛圍不散,大陸游客赴臺市場也只會持續蕭條。大陸強力推動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為以電子信息科技產業見長的臺灣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機會,但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死抱著“疏遠大陸,靠向美日”的“臺獨”經濟政策不放,拒絕與大陸進行深度經濟融合,那島內很有可能會出現新一波臺商臺企“出走潮”。

所以說,未來臺灣經濟的復甦關鍵仍在兩岸關係。

客觀而言,生存發展是第一法則,“臺獨”意識形態激情當不了飯吃,更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絕路。島內外的“臺獨”分子一直篤信所謂“中國崩潰論”,拒絕正視中國大陸經濟社會所擁有的巨大韌性,更拒絕承認中國大陸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所具有的合理性和優越性,只願意躲在“自由民主”喃喃自語中期待某一天依靠外力實現“臺獨夢”。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崛起幾成不可扭轉的大趨勢,如果有人執意一條道走到黑,相信跳船求生將會是更多人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