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一家三代五口的戰“疫”情懷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李建平 李鵬 林強)

如果不是他桌子上堆積的“外出務工人員體溫登記表”,66歲的馬治學看不出與平時有什麼區別,標準的“國”字臉型雖然有口罩遮擋,仍顯得稜角分明,一雙大眼睛盯著我們:“真的沒有啥值得表揚的。”

日前,他對自己一家三代五口人參與抗“疫”的事蹟輕描淡寫,好在有信陽市務工服務辦公室派駐的駐村第一書記宋強、淮濱縣電業局扶貧幫扶隊劉寶、村支書丁一的配合,記者才如同“擠牙膏”一般,完成這次採訪之旅。

淮滨:一家三代五口的战“疫”情怀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閒談中,記者得知馬治學是1973年入伍的老兵,話題從軍人的責任聊起,引起他極大的興趣。

曾任武漢軍區防化團班長的他,在部隊生活了8年,期間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年退伍回到原籍河南省淮濱縣張裡鄉朱前樓村後,仍擔任赤腳醫生,成天揹著藥箱,走東家竄西家。對於哪家有幾個孩子、幾畝地,甚至喂有幾隻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不能讓鄉親們受病疼的折磨!”這句長輩囑託晚輩的話,宛如千斤巨石一般壓在馬治學的心底,也成為他今生今世的責任擔當。

據馬治學回憶,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他剛中學畢業,擔任村支書的馬向清——一位自家的遠房叔叔把他叫了去學醫。

“為什麼非是我去?”馬治學有些倔強,更是有些不理解。

“你去挨家挨戶看看吧!”馬治學真的到村裡走一走、看一看:泥濘的道路深一腳、淺一腳,一些得了腦膜炎、瘧疾,還有麻疹的病人坐在獨輪車上往4公里以外的公社(鄉鎮)衛生院趕,痛苦、絕望的表情一下子撕裂了他的心。

在縣、公社受過培訓後,馬治學無聲無息背起“紅十”藥箱。

經歷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財富,也是一個人不斷校正人生航標的準繩。馬治學運用部隊學到的知識和軍人行為規範,把鄉村醫生的職責付諸於實踐。

他說:“雙腳一併,挺胸收腹,標準的軍禮是山一般的承諾。”

疫情突然來襲,“切斷源頭、分離阻隔、逐個排查、消毒消殺”是他向村“兩委”提供的防疫方略。

彷彿衝鋒號聲響在耳畔,軍人、村醫、黨性三責於一身,馬治學白衣披甲、凜然上陣。

50多天的陰霾終於撥雲見日,全村500多名65歲以上的老人健康體檢、600多名慢性病人的普查和數以百計外出務工人員的體溫登記,仍忙得他電話不停。

“明天俺到鶴壁市去領孫子了,今天是專程來道謝的。”65歲的馬榮銀戴著口罩,一進村衛生室就向馬治學致意,鄉里鄉親的,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兩人對視著一下,彼此雙方努力地眨著眨眼,生怕淚珠一不留神就跳出眼眶來。

淮滨:一家三代五口的战“疫”情怀

“只想把父親的擔子分輕些”

知父莫如女。今年41歲的馬莉萍是馬治學的女兒,1998年從鄭州白求恩醫學院畢業之後,曾就職於張裡鄉衛生院,因婚姻糾葛,辭職後邊進修邊打工。春節闔家團圓時,她見父親忙得歸不了家,就主動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亮出自己的執業證並遞交入黨參戰申請。

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

一襲白裝,綠帽裝束的馬莉萍,疲倦的眼神中有種“木蘭從軍”的鎮定。

駐村第一書記宋強感嘆地說:“柔情似水的女子,轉眼間成為無畏的戰士,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立下首功。”

臘月二十八、九,村裡從武漢返鄉回來的共有10戶16人,其中梁令軍一家6口在武漢市蔡甸區長期從事蔬菜超市,是疫情重災區“三包一保”的重點對象。

隔離期間的人員生活、垃圾處理、體溫測量、消毒消殺等等,一枝一葉都要體現著關懷仁愛、謹慎之心。

“我多少有這方面的知識。”

馬莉萍每天準時用電瓶車馱著50多斤重的消毒器去消殺、測量體溫,把村裡統一購買的食品及生活用品送到他們家門口,

長期的隔離,又讓這些人員滋生煩躁、焦慮、恐懼、厭世的極端心理。馬莉萍連夜收集疫情防控的有關知識以及中央各大媒體發佈的權威政策信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對戰“疫”的最新指示、部署,幫助這些鄉親理性對待隔離,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閨女,辛苦你啦!”

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公里的朱前樓村859 戶、2897人,把馬莉萍真正地當作了親人,一聽她那電瓶車的喇叭,老遠地隔著門窗,送去真誠的問候。

2月20 日,在戰疫的最關鍵期,馬莉萍通過以往的業務渠道,用自己的打工收入,購買50只N95口罩和200個醫用帽子等捐獻給鄉衛生院,給村委會捐贈100個醫用口罩。

“你給我往後面去!”

一個“黨員志願者”的紅袖標,承載著記憶、故事和黨員的使命,讓宋強心潮起伏。

大年三十,從浙江蕭山建築工地打工歸家的馬濤,是馬治學的長子,2014年入黨的他,見父親、妹妹都投身到了一線,覺得堂堂七尺男兒絕不能退縮。

“我是黨員!”

他向村“兩委”請求,日夜堅守在與新蔡縣交界的老竹園卡點。

妹妹身小力弱,好幾次他命令妹妹站在他的身後,兄妹相爭的場面,讓白袍、黨徽在疫情恐怖的鄉村令人心安。

沒有人組織、也沒有人發動。3 月 21日,疫情得到遏制後的第一批覆工復產,馬濤和村內 10 名志願者黨員乘上“直通車”的那一刻,父老鄉親們揮手送著他們的心中英雄。

民族的偉力來自於千錘百煉,鄉愁、鄉音、鄉情的涵養,源於人間愛的。2016年剛剛脫貧的朱前樓村,“兩場戰疫都要打贏”的希望絢麗如織臨時的牽掛,終將要服從於未來發展的疆場。

“不能撇下我!”

噼裡啪啦的鍵盤聲,“滴滴”的手機短信、微信提醒聲,聲聲催促著22歲的馬樂樂快馬加鞭。

在與時間賽跑中,他來不及、也無心去梳理自己的髮型。

這個標準的“90”後,是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17級的學生,也是馬治學唯一的孫子。

“爺爺,讓我去吧?!”

稚氣未消的馬樂樂,聽爺爺對奶奶說村裡無紙化辦公沒人,上面的防疫措施等難以下達到基層的對話時,放下手中的遊戲機,央求著爺爺。

馬治學面呈難色,沉思著,倒是他的妻子、與他同歲人的梁令芳果斷剛毅:“聽說樂樂去年就寫了入黨申請書,是騾是馬也該讓孩子出去遛一遛。”

“好吧!”馬治學一咬牙,帶上樂樂轉身要走,梁令芳從後跟著叫:“那也不能撇下我!”

大年初一,馬樂樂既是村部的通信號、網管員、打字員、公交接收員,又是值班員。

上面千條線,他的“一根針”,把指揮調度、政策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分工、疫情上報等“串”得珠聯璧合。

這種性格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從馬樂樂奶奶梁令芳的身上,我們似乎窺出一點頭緒,這位在村裡曾擔任過婦女主任的“半邊天”,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不能負重前行,她對丈夫說:“我一個人拉扯著10畝地,春種秋割,是村中的老少爺們幫襯著,大夥兒都知道,你安著心臟支架還去為他們做檢查,這個時候,咱有啥說啥、能幫則幫,起碼對得起村民們。”

對得起同村村民,底線意識和責任意識渾然一體,心貼心、手拉手,涓涓細流終匯江海。這就是情懷、這就是智慧、這就是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0376-688037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