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這些天,“散裝江蘇”突然火了。有人打趣:如果在湖北機場同時出現15支救援隊,很有可能一支來自廣東,一支來自山東,而其餘13支來自江蘇。但是這13支醫療隊的名字很特別,與其它省份醫療隊以省命名不同,江蘇的基本以市、縣,甚至是區、鎮、村命名。

近日,一輛掛著“青伊湖鎮薔薇村上海青蔬菜基地捐助湖北省”的大貨車視頻走紅網絡,網友紛紛詢問:“薔薇村這個不帶省不帶市的村是哪的啊,我先百度搜下。”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接著就有全能網友查出來了,恍然大悟,原來是江蘇宿遷市沭陽縣青伊湖鎮下轄的一個村。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一時間,“散裝”江蘇、“江蘇十三太保”等一度都成為爆紅網絡的梗。

“散裝”是怎麼來的?

說起江蘇的“散裝”傳統,有人追溯到了2000多年前的秦末漢初:“要說這個江蘇內鬥啊,還得從公元前216年徐州的劉邦帶著淮陰的韓信打宿遷的項羽開始…”

有人認為,自古以來,江蘇省內一直都沒有一個長期的中心城市,南京、蘇州、揚州、徐州等多個城市,都曾做過江蘇省的經濟、政治中心,這些都促使“散裝江蘇”成為可能。

江蘇為什麼這麼“散裝”,也有其它答案。比如從環境決定論的角度上看,江蘇的地理環境水系發達,省內有200多個湖泊,包括洪澤湖和太湖兩大淡水湖,省內18%的面積都是水面。江蘇境內的區域劃分在歷史上幾經變更,但由於湖泊,往往以“州”來命名(州與洲通,意為水中的陸地),發達的水系讓江蘇省內不可避免被分割。

從語言上看,語言就是世界,江蘇省內分屬三個不同的方言區。加之境內不同地域文化、傳統、風俗等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江蘇現在分佈的區域文化可細分為楚漢文化、淮揚文化、金陵文化、吳文化等。因此蘇南、蘇中、蘇北的關聯感並不強,促進了“散裝江蘇”的形成。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江蘇地域文化的分佈

形散而神不散

江蘇的這種“散裝”和“內鬥”,看起來誰也不服誰,其實本質上是大家都各有本領,而且互幫互助。

由於發展機遇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自然因素不同等綜合因素,導致蘇南、蘇北存在巨大的發展差距。

在2000年前後,為了支持蘇北經濟建設,江蘇提出了“蘇南提升、蘇中崛起、蘇北振興”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2005年、2006年,江蘇省又作出了支持南北掛鉤、共建蘇北開發區的決策,讓蘇南10個縣(市、區)在蘇北跨區域掛鉤共同建設10個開發區,鼓勵蘇南重大產業轉移項目落戶蘇北。

蘇南一對一幫扶蘇北:蘇州---宿遷;無錫---徐州;常州---鹽城;南京---淮安;鎮江---連雲港。這樣的一對一“幫扶”讓蘇南蘇北共贏,解決了蘇北本地的勞動力問題,也快速的把蘇北從農業大市發展成工業強市。

數說“蘇大強”

時至今日,江蘇不同的城市甚至縣級市都有獨當一面的實力,真正的做到了:散是滿天星,聚是“蘇大強”。

舉個例子,看江蘇整體實力,去年國慶閱兵時,江蘇彩車上“經濟強”,被不少網友笑言“直男”。江蘇想低調,實力屬實是不允許呀。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看一組數據。2019年,江蘇GDP排名全國第二,經濟總量接近10萬億元,富可敵國,在全世界可以媲美第13大經濟體的澳大利亞。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再看地級市的能量,2019年連雲港和宿遷雙雙邁向3000億新臺階,江蘇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所有地市GDP全部超過3000億大關的省份。跨過這個門檻,就意味著哪怕拎出江蘇最“窮”的市,放到其它一些大省裡也能排進前五。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經濟大市較多,城市財政實力雄厚,修地鐵是秀城市肌肉最有說服力的方式之一。江蘇獲准修造地鐵的城市是全國最多的,共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和南通6個城市。相比之下,GDP第一的廣東僅有4個城市,山東僅有2個。

看縣域發展,多年來江蘇的全國百強縣數量一直高居全國第一,2019年就有24個。特別是前十名中,江蘇就佔了6個,前四名崑山、江陰、張家港和常熟都是江蘇的,堪稱“蘇南四小龍”,其中崑山和江陰2018年GDP就已達到3500億左右。

其實換個角度看,無論是“內鬥”還是“散裝”,其實是江蘇省內地域競爭活力和不斷增長的實力的表現。各地不斷挖掘自身特色,發展優勢產業,加強自身競爭力。“散裝”江蘇,其實形散而神不散,面對疫情,能量瞬間集聚成“蘇大強”的硬核,這也是省內各地經濟實力帶來的底氣。

“蘇大強”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大而美、富而強,對於“蘇大強”來說,算不得溢美之詞,而是真實的寫照。現在的“蘇大強”有了一個新目標——要變成“高富帥”,其中“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個高對於江蘇而言,可不是指身高,而是指的高科技或者說是創新,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江蘇省“兩會”擘畫的產業發展藍圖,提出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包括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發展“5G+工業互聯網”;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

對於江蘇而言,以個人消費端為主的互聯網市場,已較難突破。但以企業供給端為主的互聯網市場,江蘇則有天然優勢。

先進製造業集群+工業互聯網+金融科技,三者均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作為底層技術,一次升級就可以形成新實體+新金融的良性互動,並將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為“三新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而這一藍圖正在逐漸顯現。

從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來看,江蘇的新產業可謂實力強勁。江蘇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軟件、新能源、海工裝備等產業規模居於全國第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二,節能環保產業佔全國比重達25%,光伏產業佔全國比重近50%,海洋工程裝備產業佔全國市場份額超過30%,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3D打印等智能製造逐步實現產業化,機械、石化、紡織行業主體裝備4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5%的骨幹企業實現生產裝備自動化。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臺積電(南京)項目

江蘇本來就是製造業大省,基礎好、實力強,再加上這幾年來,持續的產業轉型升級,在先進製造業集群方向發展迅猛。

“5G+工業互聯網”,是促進“江蘇製造”向“江蘇智造”進行業態轉變的重要步驟,也是搶佔工業互聯網制高點,實現製造業整體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後,徐工信息漢雲平臺第一時間調配在線設備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為施工進度保駕護航。此外,平臺還通過調配在線設備馳援河南、北京、西安、珠海、徐州等地,助力各地建設“小湯山”醫院。漢雲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能夠及時搭建起協同辦公類平臺,規劃生產協同並風險預警,還可以實時採集相關數據從而提升生產透明化程度,這些優勢在疫情期間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徐工漢雲獲評江蘇唯一2019年十大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

除了漢雲平臺外,江蘇還有亨通光電、大全集團等企業藉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支援武漢的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5G+工業互聯網”要想發揮更大效用,需要供應鏈條上的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心企業共同接入,才能形成產業鏈條的互聯互通、高效協作。而這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只要戰略方向選定,技術、資金很快可以到位,有序推進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工業互聯網信息化改造投資規模大、回收慢等因素,卻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積極性和信心。因此,江蘇要想抓住“5G+工業互聯網”的戰略機遇,還需要行業、政策等多方共同發力。

金融科技方面,該產業的發展,在促進江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促進創新和產業升級等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省內金融科技企業開鑫金服一直聚焦於供給端,並依據江蘇省金融業發展,結合蘇南、蘇中、蘇北不同的區域位置和不同的區域產業特徵,因地制宜開展合作。江蘇當地對開鑫金服的發展,也給予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散裝江蘇”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在哪裡?

這幾年來,開鑫金服通過供應鏈金融抓手,已形成了新實體+新金融緊密互動的有效樣板。隨著這一模式的深入推進,金融科技將為江蘇工業互聯網的深入推進提供強效“潤滑劑”,也將為江蘇先進製造業集群持續做強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態圈。

今年1月,民革江蘇省委在“兩會”書面發言中指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將成為新型基礎設施,而江蘇的家底還不夠厚。江蘇要想“三新經濟” 爆發式增長還需補齊這塊短板。

3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勇,在參加杭州市“戰疫情 促發展”工作推進會上表示,這次疫情之後,將掀起新一輪數字經濟基礎建設的投資高潮,並建議杭州要真正抓住全面數字化的機遇。

同樣的方向、差不多的時點,大家都關注到下一階段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這一重要戰略方向,但圍繞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的新型基礎設施如何發力佈局、基於新技術的行業應用如何協同步調,將影響著各方最終的落地成果。

新賽道的哨聲已經吹響,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黃金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