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欧洲时报网】新冠肆虐,中国给西班牙出口“假试纸”?一夜之间,这条消息登上西班牙与中国国内的各种热搜。

综合上海一财网、成都每日新闻报道、北京环球网报道,事情的起因是西班牙媒体的一则报道:西班牙一家试验室说,从中国采购的一批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结果精确度仅为30%,跟宣称的所谓的80%不符合。很快,这批快速检测试纸被海内外媒体称为“伪劣”产品,这件事也为全球的中国检测试剂与防护用品蒙上了阴影。

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西班牙《国家报》相关报道。(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大使馆迅速反应 发推特反转剧情

事情发酵了不到半天,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26日在推特上发布声明,使得事件出现了反转。

大使馆表示:首先,这批试纸不属于中国政府和和阿里巴巴等团体捐赠给西班牙的那批物资;第二,西班牙卫生部25日宣布的与中国达成的大批医疗物资采购协议物资还没从中国出关,也和这批试剂盒无关;第三,这批试纸的生产商——深圳易瑞生物尚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销售许可。

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驻西大使馆推特回应。(图片来源:手机截图

西班牙政府表态 这批货是通过本国供应商买的

针对此事件,西班牙政府26日也发布了一份声明,官方表示这批涉事试剂盒确实并非由西班牙政府直接从中国政府采购,而是通过一家本国供应商从中国生产商处进口的。由于这批货物有CE欧盟认证,根据法律可以在欧盟销售。

西班牙政府还在声明中表示,此前官方已经检查过本国中间供货商的可靠性。目前,西班牙卫生部表示,将继续执行与易瑞生物的合同。

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随后,西班牙世界报等媒体在头版头条帮中国解释:已拆用的8000个试剂盒,都属于无证产品。西媒认为是,西班牙卫生部门失职,买错了产品。

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资料图:成都新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对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质量检测。(图片来源:新华社)

涉事公司“喊冤”:西班牙未严格按照说明操作

消息一出,涉事的深圳公司,就被中国网民“骂翻”,呼吁中国官方立即查处这家公司,调查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出口,如何拿到欧盟认证。同时加强对所有相关的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等抗疫产品的检查,进行统一认证,统一推荐出口机制,以防不合格产品,影响中国国家形象与产品声誉。

北京时间27日上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在微博发布公告称已启动快速核查。

面对“众怒”,涉事的深圳市易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官方微信号“快检吧Bioeasy”做出了回应。

该公司表示,他们第一时间跟西班牙卫生部取得了联系,经了解,西方相关验证医院在采样和样本提取过程中,可能没有严格按照该司的操作使用说明来进行鼻咽拭子样本的采样、提取和操作,所以才导致了样本检测准确度下降的问题。

在易瑞生物在声明中,该公司表示,其于2020年3月12日正式取得新冠系列四个产品的欧盟CE认证;由于在中国国内没有注册证,目前该司相关新冠产品未在国内有任何销售,仅供科研使用。

新闻“全欧了”:中国公司出口“次品”试纸?双方各执一词

易瑞生物CE欧盟认证(图片来源:快检吧Bioeasy

出口捷克的新冠检测试剂盒也曾出问题?

近来,中国出口的试剂盒被欧媒关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捷克的新闻媒体iROZHLAS(广播电台)23日的一则新闻题目为“来自中国的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错误率高达80%”。

显然,这个新闻只是为了博人眼球。上海澎湃新闻网报道,文中引述了捷克副总理兼内政部长简·哈马切克的解释称:“出口到捷克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抗体。人体在感染病毒之后,要7天左右才能产生IgM抗体,要10天左右才能产生IgG抗体。因为有这个时间差,如果过早使用抗体检测,那感染者的检查结果肯定会是阴性的,自然是错误的结果。目前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检测,主要还是依赖于PCR的核酸检测,这种检测虽然比较慢,但仍然是金标准,尤其对于早期的感染。”

因此,捷克副总理说:“该快速检测试剂盒只适用于疾病发展一定时间后使用,或者在隔离14天之后进行检查时使用。”如果不正确地使用了检测方法,那是一个错误,“并不是一个丑闻”。

看来,疫情压力之下,捷克副总理对试剂盒的说明书研读的比西班牙试验室的工作人员要仔细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