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乙醇發展曲折 政策導向下將成大勢

燃料乙醇在全球被認為是清潔高效的生物質能源,目前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後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不過,生物燃料乙醇在我國的發展經歷可謂曲折,尤其是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一度因過渡消耗糧食“與畜爭糧,與人爭地”備受爭議,而被取消一系列補貼,乃至叫停。


生物燃料乙醇發展曲折 政策導向下將成大勢


大力推廣 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生根發芽

2000年,我國連續5年糧食大豐收,使得農民賣糧難的問題出現。當時國家沒有建立糧食輪換機制,庫存壓力極大,出現大量陳化糧。從2001年起,為解決當時大量“陳化糧”問題,政府啟動了生物燃料乙醇試點,批准建立了四家糧食燃料乙醇企業。同時,自2002年6月30日起,在河南鄭州、洛陽、南陽和黑龍江哈爾濱、肇東等5個城市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車用乙醇汽油使用試點工作。

結合試點經驗,2004年下發了關於《車用乙醇汽油擴大試點方案》和《車用乙醇擴大試點工作的實施細則》。把推廣乙醇汽油作為國家的一項戰略: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全省被列入新的試點範圍。此外,湖北省九個地市、山東省七個地市、江蘇省五個地市、河北省六個地市也成為局部試點城市。


生物燃料乙醇發展曲折 政策導向下將成大勢


迅速叫停 生物燃料乙醇進入慢行軌道

然而,很快陳糧消耗完畢,2006年出現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揚,飼料價格上漲,以及隨之而來的肉價上漲和通貨膨脹,許多評論把這一輪消費品物價上漲的主因歸咎於燃料乙醇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玉米消耗。在燃料乙醇發展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政府毫不猶豫地選擇以糧食安全為重,迅速叫停玉米燃料乙醇的發展。

2006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加強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和《關於暫停玉米加工項目的緊急通知》,立即暫停核准和備案玉米加工項目,並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

2007年6月7日,國務院召開可再生能源會議,玉米變乙醇項目被正式叫停。在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車用乙醇汽油“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中,已明確提出“因地制宜,非糧為主”的發展方向。2007年8月,國家發佈《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要求不再增加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能力,合理利用非糧生物質原料生產燃料乙醇。

在短短8年的時間內,我國玉米燃料乙醇發展經歷了從最初的大力推廣到截然相反的嚴格限制。與此同時,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撐,並且在生產、儲存、運輸以及加工技術等方面存在諸多為題,非糧能源作物並未形成大規模的商業化發展,生物質燃料乙醇產業進入慢行軌道,截至目前,全國已有6省(區)全境和5省的31個地市試點推廣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費量已佔同期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1/5。生物質燃料乙醇產業總體產能規模僅達到260萬噸左右。

生物燃料乙醇發展曲折 政策導向下將成大勢


再度聚焦 生物燃料乙醇喜獲政策利好

2007年,國家開始實施臨時收儲政策,初衷是鼓勵主產區玉米種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然而,2011年後,由於國際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大幅跳水,中國玉米收儲價格卻逐年提升,使得國內庫存不斷堆積,玉米供給嚴重過剩。2016年,長達九年的玉米臨儲政策退出了歷史舞臺,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方式。不過,2016年秋冬季,玉米價格一路走低,農民種植效益出現大幅下滑。此外,據有部門介紹,國內玉米臨儲結餘量在2.3億噸以上,天量玉米庫存將對國內玉米價格形成持續打壓,玉米去庫存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7年9月13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國範圍將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方案一經發出便引發社會熱議,從乙醇汽油使用的社會效益到對糧食產業以及石化產業的影響隨即展開。通過燃料乙醇產業發展變化來看,政策導向在其中可謂濃墨重彩,擴大燃料乙醇生產,推廣燃料汽油的使用大勢已成。後期來看隨著政策細則的陸續出臺,短期而言,結合縮減種植面積、做大玉米深加工、養殖業北移等政策將有效解決玉米天量庫存,避免“糧賤傷農”。中後期而言不僅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能源戰略轉型的目標,同時也將促使農業生產與工業發展的結合,從而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農頭工尾”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