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構建大中華文明圈了


是時候構建大中華文明圈了

邵旭峰


在疫情全球氾濫的當下,談論這個話題,似乎···但長久來講,這確實是核心和根本問題。

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世界秩序的重構》一書中認為世界已經進入文明的衝突——個人和國家都開始思考我是誰?並付諸行動,最明顯的就是保守主義興起。

但筆者認為亨廷頓沒講清或純粹沒講文明是咋回事,然後直接劃文明區,講可能性的對抗和戰爭。

是時候構建大中華文明圈了

所以筆者寫作了《世界主要社會形態及走向》一書。筆者認為,說是文明的衝突和對抗不太準確,“文明”由於歷史形成,但有現實的已經變化了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所影響,“文明”自身也在變化。

總之,筆者認可對抗,但不僅僅是文明,而是不同的社會形態,對抗的是整個體系,不僅僅是語焉不詳的文明。


言歸正傳,筆者認為相對於經濟的一帶一路等,更應該做的,是構建“大中華文明圈”,同時經濟零關稅或極低關稅、文化無壁壘,高度融通交流,政治平等對話。

從寬泛意義來講,東亞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及東南亞國家,還有蒙古,中亞5國等,都屬於大中華文明圈。

關於經濟儘可能零關稅無壁壘,完全自由貿易,就不多說了。這是基礎。

還有平等的政治對話,這是前提。起點都是兄弟,完全平等,至於到底誰是核心和老大,讓自然生成。

說說文化,這裡的關鍵,是繼承推揚傳統文化,首先是自己重視和夯實——從鴉片戰爭以來,國內越來越沒有傳統文化的立足之地,且經過多次大掃蕩,把好的壞的,全部弄成一片廢墟,且殆盡。

是時候構建大中華文明圈了

有些人總說是新國新時代了,舊的糟粕就得祛除,於是一股腦拋棄和攻擊。是新時代了不假,但你還沒有換民族,民族的根本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又有些人說舊的東西,阻礙前進。那日本臺灣韓國香港新加坡這些地方,很重視繼承大中華傳統文化,阻礙他們前進了嗎?歸根是自己的問題。

做不好繼往,就更做不好開來,所有發達國家,都是如此,歐美、以色列、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

繼往都做不好,怎麼談開來?一個人要進步,得不斷反思和總結昨天,何談一個民族?

說自己是五千年文明,但最核心的都捨棄忽視無所謂,不就是從根本上否認了嗎?

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至今的,只有中國——歸根是文化的傳承沒有中斷,這唯一也是最宏大的人類文明之流,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事實上,最值得也最應該自信也最應該善待的,就是從沒有中斷的綿延數千年的文化長河。

是時候構建大中華文明圈了

這條人類最宏大的長河,不應該斷絕乾涸。


對待傳統文化,應該讓潮流和時代去甄別和抉擇,不要光憑領導決斷,除過權力,真沒資格。即使暫時用不上的,也留下,在博物館和別的地方,最不行可以供後世瞻仰和研究。

完全否定、徹底掃蕩,那是典型的窮人思維,本來啥沒有,還喜歡絕對摧毀。

事實上,正是這種狹隘極端不自信等劣根性,才是最需要捨棄的。開放、包容——就如大海,接納一切,但都“化”之,這是最需要的。

應該在全民的層面重視和夯實傳統文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重新形成漢唐那種禮儀大邦的土壤和氣度姿態。和經濟一起潤物細無聲滋潤輻射周邊。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文化的培植,是基礎工程,不是揠苗助長,更不是讓一幫投資鑽營者複製粘貼造假、濫竽充數,那是在掩耳盜鈴,不談影響他人,相反讓人噁心。

文化是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心靈、靈魂和感情核心。

經濟上高度融通,文化心有靈犀、情感上相親相近,政治上平等對話,這個大家庭就成了,就會其樂融融。

而不是割裂地處理,一會兒經濟扶貧施捨(現代人都精神獨立,即使你施捨也不大喜歡乃至於厭惡,除非不太要自尊的)或與強得多的國家爭奪,一會兒政治套近乎,但基本的精神和情感是割裂的,這一般效果不大,即使有效果,也只是一時,不會一世。

最後,就是體制改革,能和大家庭成員有融通處,而不是截然不同——沒溝通處,就也沒法正常交流,只能意會,且經常大相徑庭。

大中華圈裡,至於誰是老大,讓自然生成,而不是主觀認定。先切實做好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補充:關於海峽對岸,也可以考慮類似···這是親兄弟,完全一個民族,打斷骨頭連著筋,暫時兩種制度,更好搞。

綜合,是一個胸懷、氣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